大衛(wèi)·法爾克(喬丹經紀人)
1985年,邁克爾新秀賽季就參加了印第安那波利斯全明星賽。我們開著他的雪佛蘭到芝加哥奧黑爾機場,他甚至忘記了出口并繼續(xù)沿著路邊向前開。相比菜鳥賽季,邁克爾已經比“魔術師”約翰遜和伊塞亞·托馬斯收到了更多廣告合同,在扣籃大賽上,邁克爾穿著自己專屬的耐克球鞋完成了罰球線起跳扣籃,約翰遜和托馬斯對此感到很不高興,打算通過冷處理的方式給邁克爾上一課。以前我們從沒遇到過他被冷凍的情況,但回到芝加哥之后,我們都意識到這的確發(fā)生了。他臨走前關掉了暖氣,我們坐在他的公寓里,實在是太冷了,邁克爾已經說不出話,這里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

布拉德·塞勒斯(前公牛隊前鋒)
二月初我們有一次西海岸的客場之旅,臨走前我問邁克爾:“你為扣籃大賽做準備了嗎?”于是,我們多停留了一天,他練習了幾個高難度動作。他站在底線籃板后的位置,然后突然從籃筐下閃躲著跳出來在空中轉體180度之后把球扣進。他讓我也試試這個動作,我說:“你瘋了嗎?做這個動作會受傷的!”聯(lián)盟會給贏得扣籃大賽冠軍的球員頒發(fā)12500美元的獎金,邁克爾告訴我如果他贏得獎金會把錢平均分給所有隊友,他想讓我們都有一同參與比賽的感覺。
布萊恩·麥金泰(NBA高級新聞官)
多米尼克贏得了1985年扣籃大賽,邁克爾因傷未能參加1986年扣籃大賽。而1987年邁克爾贏得冠軍時,多米尼克卻因傷未能參加。1988年,兩人終能一決高下,有693家媒體爭相報道,芝加哥球場沒有足夠空間容下全部媒體,于是我們在停車場搭起了帳篷。
沃爾特·奧斯二世(體育畫報攝影師)
扣籃大賽開始前3小時,邁克爾坐在看臺上,我和他溝通了比賽中的拍攝問題——我問他能否告訴我從哪個方向跑向籃筐,這樣我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拍攝位置。我問他:“可以告訴我你扣籃時助跑的路線嗎?”他說:“當然可以。”我說:“通過何種方式告知我呢?”他把右手食指放在了右膝上并告訴我:“到時候我會指給你。”我又問:“你確定會記得提前告知我嗎?”他說:“走著瞧吧?!?/p>
蒂姆·哈勒姆(公牛隊公關總監(jiān))
比賽開始前,我在更衣室找到了邁克爾,他正在穿球鞋,面容看起來非常鎮(zhèn)定。我問他:“今年扣籃大賽冠軍的獎品是什么?”他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是當你把獎品放進我車里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是什么了?!?/p>
羅恩·哈珀(前公牛隊得分后衛(wèi),因傷缺席了1988年扣籃大賽)
扣籃大賽比全明星賽更加振奮人心,扣籃大賽對邁克爾意義重大,在更衣室他曾告訴所有人:“是時候上場表演了?!?/p>
特倫特·塔克(前尼克斯得分后衛(wèi),
1988年全明星三分球大賽參賽者)
拉里·伯德已贏得過兩次三分球大賽的冠軍,當他走進更衣室時,我們問他:“拉里,你在找什么?”他說:“我正在找誰能夠獲得第二名?!庇谑撬众A了,在最后一個球即將入網前把手指舉向天空,一如既往的自信。三分球大賽結束后我們都沒有離開,我們知道,接下來一定會有前所未有的事情發(fā)生。
鮑勃·尼爾(1988年扣籃大賽TBS電視臺的現(xiàn)場廣播員)
我來到了曾經報道超過100場比賽的地方,但這一次比公牛大戰(zhàn)凱爾特人或公牛迎戰(zhàn)活塞“壞孩子軍團”更激動人心。多米尼克和邁克爾就像兩位槍手在火拼,盡管有其他球員參賽,但我已無法記得其他人的名字,因為比賽更像是多米尼克和邁克爾的單挑。
杰羅姆·科西(前開拓者前鋒,參加了1988年扣籃大賽)
比賽幾乎成為邁克爾的個人表演。起初賽場并不喧鬧,所有人都在等邁克爾出場,之后賽場變得熱血沸騰,而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湯米·霍金斯(前NBA球星,1988年扣籃大賽評委)
我自詡為扣籃高手,但我卻從未見過有人能達到邁克爾和多米尼克這樣的高度。當他們一同進入決賽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等待主角的登場。
文斯·卡特(小牛隊前鋒,2000年扣籃大賽冠軍)
我11歲開始扣籃,但那時我只能扣進網球。當時,我在佛羅里達的家中錄比賽,我曾錄制所有的扣籃大賽,這是我的家庭作業(yè)。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我從來不為扣籃大賽做專門的準備,所有扣籃都是臨場發(fā)揮。如果告訴你我是如何想出風車扣籃的,你或許都不會相信。高中時的一次訓練,我們嘗試著看誰能夠做出最瘋狂的事情,而我完成了一次風車扣籃。我從不花時間來完善風車扣籃,因為我從高中比賽時就開始做這個動作了。
比爾·史密斯(公牛隊攝影師)
我看過邁克爾的訓練,知道他想嘗試罰球線起跳扣籃,但不知何時會使出這個撒手锏。我計算了很多次,到底應該在什么位置拍攝,我想讓人們看到他在空中舒展的動作,并捕捉到即將把球扣進的瞬間。我的工具是一部佳能相機,配備常規(guī)的50毫米鏡頭。當你摁下快門后,需要等1到2秒閃光燈才能再次使用,所以我只有一次機會。
蓋爾·古德里奇(前NBA球星,1988年扣籃大賽評委)
當你要評判一次扣籃大賽,你必須要問自己,是什么讓你感動?就這么簡單。
霍金斯
決賽第二扣,我們給了邁克爾47分,球迷噓聲一片。邁克爾所做的一切在旁人看來都是完美的,如果你不認同,那你就站在所有人的敵對面。但我坐在那里是為了給出公正的評判,我是經歷過60年代和波士頓爭奪總冠軍的球員,不會被嚇倒。
哈珀
現(xiàn)在咱們來討論多米尼克的最后一扣,就是邁克爾得47分后的那一扣。多米尼克做的是雙手大風車,實在太棒了。

威爾金斯
我虐待了籃筐,這一扣充滿力量,是我最好的扣籃。
科西
他跳得太高了,充滿力量感和觀賞性,所有場下的人都在高喊,“50分!”他的前兩扣都是50分,但最后一扣僅得了45分。這怎么可能?我們場邊的所有人都搖著腦袋,看著多米尼克,他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我還有什么必要待在這里?”
尼爾
我在芝加哥長大,我知道芝加哥這座城市評判的標準,但我真的非常震驚,多米尼克的最后一扣為什么只有45分。
麥金泰
所有在場的人都在想,這一定是芝加哥共和黨為多米尼克打出的分數(shù)。
塞勒斯
邁克爾準備開始自己的最后一扣,他需要得到49分才能取勝,現(xiàn)場的呼聲響成一片,這座球館里從未如此嘈雜過。所有人似乎都想表達:“來吧!邁克爾!我們花了那么多錢買門票等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邁克爾看了我一眼,我試圖告訴他做一個訓練中的高難度動作,但他什么也聽不見。
喬丹
我看了看我的伙伴,他們讓我做一些別人不曾做過的新動作,我大腦一片空白。突然我的目光轉移到“J博士”身上,他示意我去底線,于是我想到罰球線起跳,這是我一整天聽到的最好的建議。
古德里奇
他在球場中央運了幾次球,看上去像是不知道想要做什么,但那都是在作秀,邁克爾其實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
哈珀
當他走到底線時,我們便猜到他要做什么,只有一個動作才需要退后到那么遠的地方。當他開始助跑,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邁克爾好像在告訴“J博士”:“現(xiàn)在,這個動作屬于我了?!?/p>
奧斯
在他開始第一扣之前,我打量著他,他把手指放在右膝上,于是我往左挪了一點,找到了合適的拍攝位置,他每一扣之前都會向我示意。當他走向對面底線位置準備嘗試罰球線起跳扣籃時,我站在籃筐下面,背靠著籃板支柱,他降落在了我的腿邊,這次扣籃以失敗告終。隨后他再次向底線走去,這次他朝我揮動著右臂,示意我向左移動,我最終停在離籃板支柱左邊5英尺處,于是就誕生了那張罰球線起跳扣籃的照片。
巴克利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扣籃選手:一種習慣單腳起跳,另一種習慣雙腳起跳,我就偏愛雙腳起跳,多米尼克也是如此。如果你試圖從罰球線用雙腳起跳,那你不會接近籃筐,而邁克爾是一名單腳起跳的扣將,起跳后能漂浮在空中。
哈珀
他腳踩罰球線的那一瞬間,似乎一切都慢了下來,就好像慢鏡頭播放一樣。
法爾克
我見過邁克爾在大學的第一次強有力的扣籃。北卡羅來納做客馬里蘭的比賽還剩最后5秒時,邁克爾抓住對方失誤的機會,單臂持球高高躍起,把球狠狠砸入籃筐。人們覺得他是個樂于表現(xiàn)的人,但他自己從不這樣認為。他不想單純地成為一個扣籃王,追逐總冠軍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但在芝加哥的扣籃大賽,當全聯(lián)盟都希望看到他扣籃時,他沒有讓所有人失望。
霍金斯
如果你反復觀看視頻,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從空中下落后,落地時腳踩在底線附近,他的沖力實在太大了。他從罰球線邊緣起跳,飛越了一個完整的罰球線到籃筐的距離。通常,如果有人嘗試罰球線起跳扣籃這個動作,結果都會讓人失望。但邁克爾在將球扣進前的那一段距離,頭部仍然
高過籃筐的位置。我聽到了現(xiàn)場“哈利路亞”的大合唱,他們在膜拜神一樣的邁克爾。多米尼克隨后來到裁判席,他對給邁克爾50分而給自己45分而感到不滿。一些人認為裁判是為了迎合主場球迷的意愿而打出了不公正的分數(shù),但事實并非如此。
大衛(wèi)·卡恩(森林狼總經理,曾經是報道過1988年全明星賽的體育記者)
邁克爾起跳時踩到了罰球線,但沒人去關心這一點,這無所謂,他已經飛得足夠遠了。
古德里奇
這一扣看得我們頭皮都快炸開了。
喬丹
我們有一些非常棒的球迷,他們可能已經發(fā)瘋了。
威爾金斯
邁爾克告訴我:“我們晚點再談?!焙髞?,我們確實討論了扣籃大賽的問題。當時我很生氣,但我們從未成為敵人。體育運動本來就存在爭議,我們只是想知道是如何輸給對方的。
尼爾
沒人說,“這只是一場扣籃大賽,只是一次表演?!彼腥硕急淮箫L車和罰球線起跳所震撼,這是籃球史上的經典時刻。
麥金泰
沃爾特·奧斯盯著他的相機鏡頭,不錯過每一個瞬間,他看的似乎不是一張張圖片,更像是,哦,天哪,你又為我做了這個動作。他拍下了邁克爾在空中最棒的瞬間,懸掛的大型記分牌就在邁克爾身后。
科西
邁克爾或許可以把整個過程做得更加有特點,吐著舌頭,手中的球搗來搗去,向人們展示他所有的特質。我當初應把票投給多米尼克。

史密斯
我拍攝了很多照片,一直到午夜兩點。我把膠片送到亞當斯街的一家24小時營業(yè)的沖印室,早晨8點我回到那里去取照片。沖印室的桌子下面打著光,你把底片放在桌上,就能夠大致瀏覽照片效果。我粗略看了前面所有膠片,直到看到扣籃大賽的照片時才慢下來。我的手在顫抖,害怕看到照片的框架。有太多的攝影差錯會發(fā)生,他可能閉眼了,胳膊也可能會把球擋住,但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那些照片就如你所看到的那樣,還算成功。那時,如果有人想把你的照片登上廣告,你大概會得到600美元至1000美元的報酬。耐克給了我3500美元,我覺得我狠狠敲了他們一筆。1989年,當我去泰國旅行時,在曼谷的一家體育用品商店的櫥窗中看到了用那張圖片做成的廣告。我同時也是芝加哥熊隊(NFL橄欖球隊)的攝影師,熊隊的很多球員都會問我,“你也為公牛隊工作嗎?你是不是拍了很多喬丹的照片?”我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那些珍貴的底片,把它們鎖在了一個防火保險柜中。
尼爾
我只找邁克爾要過一次親筆簽名,盡管我們有規(guī)定不允許向運動員要簽名,但那次是為了我的兒子。
卡特
球在耳邊位置,兩腿伸展開,挑戰(zhàn)地心引力,我把這張海報掛在了家中的墻上。過去的扣籃大賽的動作,現(xiàn)在都已經被其他球員重新演繹過,只有罰球線起跳,在我心中沒人能取代。
“魔術師”約翰遜
他來了,他來到了只屬于三個最頂尖球員的房間:我、拉里,還有邁克爾。
喬丹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被所有人所認可。
塞勒斯
一周后,邁克爾把獎金分給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