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羔羊
“霍華德的到來讓我身上所背負的壓力減輕了好多,我覺得我可以扮演一個普通角色球員了,未來我可以毫無壓力的去發揮實力。”這是魔獸加盟火箭時林書豪說的話,相信那個時候他一定沒有想到,擁有兩位超級球星的火箭遭遇三場失利之后,他真的開始在隊內扮演自己的角色了——黑鍋!前七場比賽,林書豪的表現絕對稱職,但是他的處境卻越來越尷尬。就像噩夢會延續一樣,上個賽季被雪藏,被質疑,到了這個賽季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改觀,反倒變本加厲了。
對陣快艇,貝弗利因傷缺陣,已經被按在了替補席的林書豪被提了起來。但是這好不容易得到的先發要面對的卻是當今聯盟第一控衛克里斯·保羅,這注定是一場只要輸球林書豪就會被扣黑鍋、要承擔所有錯誤的比賽。賽前帕森斯還特意去督促林書豪和布魯克斯,務必要對保羅施以高壓防守。可是,全場比賽結束之后,保羅拿到了23分、17次助攻和2次搶斷,其中僅第一節就送出9次助攻,不僅沒能給保羅造成任何限制,反倒是林書豪在防守端被保羅打成了篩子。
這里并不是要為林書豪開脫,他本身就不是那種擅長貼身防守的球員,在防守端準確判斷傳球路線從而進行抄截才是他的特長。對位保羅,這根本就不是他能防守的球員類型,況且,聯盟里能夠給保羅制造麻煩的又有多少呢?盡管賽后林書豪也說自己防守CP3不力,但是大家卻只記得這個,沒人記得他也拿下了14分和8次助攻。要知道,魔登組合一共也就拿到28分而已。林書豪的表現并不次于他們,但是防守端被完爆讓所有人都忽略了他在進攻端的優秀表現。于是,教練和隊友都指責他,表現并不好的哈登也在指責他。甚至于,他還遭受到了孤立。火箭隊喜歡孤立某個人這早有先例,當初麥迪就曾告訴過姚明:“你將會被孤立!”可那已經是塵封往事了,沒想到在全新的火箭隊里,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后對陣湖人,林書豪同樣穩定,全場貢獻16分、3次助攻、2次封蓋和3次搶斷。而且多數得分都是在球隊落后的時候得到的。可是,比賽的最后時刻,林書豪負責防守的布雷克利用掩護跑出空位接球跳投三分絕殺,于是,黑鍋再次扣在了林書豪的頭上。全場高效的表現,追身大帽的驚艷都被人忽略了。而且也沒有人注意到,在追防布雷克的時候,他先是被納什抱了一下,然后又被加索爾擋了一下才沒能追上布雷克,而火箭的其他人沒有過來補防的,直到布雷克接到球還沒有人注意到他已經眼前一片開闊了。甚至可以說,火箭隊幾乎等于目送布雷克絕殺的。
再戰快艇,林書豪的黑鍋堪稱職業級別。第三節最后6分鐘,火箭隊集體啞火,此時林書豪正好在場上,倒霉的是,林書豪的4次失誤都出現在這段時間里,他還吃了小喬丹一記火鍋。于是,火箭隊領先11分被對手翻盤的責任自然要落到他的頭上。因為他沒有在大家啞火的時候站出來拯救局勢,他居然和大家一樣啞火了,那么好吧,只要你沒能成為英雄,那么這口黑鍋就放在你的身上吧。可是,沒人關心哈登和霍華德單節一共才6投2中。賽中被教練叫到場邊訓斥的是林書豪;被哈登叫到跟前耳提面命的,還是林書豪。
這七場比賽下來,林書豪是火箭隊里搭配雙塔出場時間第二多的后場球員,第一是哈登。但是,林書豪和雙塔搭配的時間里,火箭隊的進攻效率差得離譜,57分鐘的時間里進攻效率僅為88.3分,攻防效率凈值為-11.6分。反倒是失誤率高達21.5%,有效命中率僅為44.2%。當然,作為組織后衛,林書豪確實沒有組織好全隊的進攻,這也是麥克海爾和魔獸公開批評外線球員喂球能力不足,以及魔獸對火箭隊一號位不滿的原因。但是,這不能全都怪在書豪的頭上。在排出一大四小的陣容時,他的表現可是絕對出色的。讓林書豪引領一大四小的陣容他們可以轟出111.8分的進攻效率,而他們的防守率也能達到88.6分。
雖然這樣的陣容能讓火箭隊攻防兩端煥然一新,但是這卻會造成霍華德的不滿意。要知道,林書豪單防不行,很容易被對手利用速度或者擋拆擺脫掉。而林書豪的第一層防線決堤之后,霍華德就不得不頂上來,這也就意味著魔獸的犯規數也會跟正上漲。總要為別人擦屁股,不要說霍華德,任勞任怨的大本鐘也會不爽。本賽季,當林書豪和霍華德同時在場的時候,對手的罰球率要比林書豪坐在板凳上、霍華德在場上時高出近五個百分點。論起隊內低位,林書豪比不上霍華德。魔獸是火箭隊的攻防核心,更是火箭隊沖擊主場優勢甚至于爭奪冠軍的保證,無論從哪個層面講,火箭隊都非常需要魔獸。但是,第一的中鋒卻因為犯規過多而只能在板凳上消磨時間,毫無疑問,林書豪必須扮演替罪羊的角色。
大人我冤
林書豪與魔獸的兼容問題很明顯,但是外線防守被打成馬蜂窩,就只是把林書豪按到板凳上就能解決的嗎?如果真的要將責任歸咎于一個人身上的話,那么哈登才是那個應該負最大責任的人。在雷霆時代,哈登就不擅長防守速度型的球員,破解擋拆時也不夠機敏。當然,他單防大個后衛和三號位的球員還是得心應手的,因為下手快,移動和干擾也非常積極,效果非常不錯。季后賽防守科比時就能看出,哈登如影隨形的防守讓小飛俠急得在場上直接發飆。但,來到火箭隊之后,之前的這些好習慣都沒有了,身為球隊老大,他再沒有當初的耐心和韌勁,防守端看球不看人,防無球隊員時簡直就像是在散步。
打湖人隊的時候就是這樣,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畫面,納什在高位持球,林書豪一跟防,霍華德此時也撲出來幫忙防守,而哈登在左側底線防守布雷克。可是哈登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納什的身上,被忽略的布雷克輕松抄了火箭隊的后門。類似這樣的畫面,在他們失利的三場比賽中屢見不鮮。火箭隊外線防守不佳,但林書豪是否該負最主要的責任呢?顯而易見,作為領袖,在球隊防守、輪轉換位沒有形成套路的前提下,哈登沒有起表率作用,而且還往往成為球隊的外線漏洞。哈登的責任才是主要的,只要他的這個點被刺穿,球隊整體防守瞬時就會完全坍塌。
前七場比賽,火箭隊場均讓對方投中9.6個三分,這在聯盟里排在第三,前兩位76人和老鷹。而失利的三場比賽里,他們場均被對手投中13.3個三分,而且還讓對方保持41.2%的命中率。當然,對方的命中率高也是有原因的,這三場比賽,火箭隊一共給了對手86次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出手的機會,這一數據在聯盟里高居第二,只有魔術隊比他們差。在防守空切和擋拆這兩項上,火箭隊的水平全排在聯盟的后5位。擁有最好的內外線組合,可外線防守卻像紙糊的一樣。但這些卻都要歸咎于阿豪,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
防守上林書豪的冤情真的很大,那么他的被剝奪掉先發就在情理之中嗎?林書豪和貝弗利是特點完全不同的控衛:林書豪擅長的是突破分球,這種打法需要有球在手;而貝弗利的特點是擅長防守,以定點投籃為主,貝弗利并不需要占據太多球權。雙塔同時在場時,從追求防守、增加一個投籃點的角度上看,有定點跳投,防守能與內線形成呼應的貝弗利的確更適合首發控衛。
可問題在于,麥克海爾現在的態度。用“刻舟求劍”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他的認知仍停留在上賽季。但是,經過夏天的苦練,林書豪如今的跳投有了很大進步。前7場他三分14投6中,命中率42.9%。在無人防守下跳投是10投6中,命中率60%。定點跳投以及接球后的順勢上籃一共16投9中。至少新賽季前10天,林書豪的跳投已經精進到了頂級的水準,他證明自己有能力扮演外線投籃點。同貝弗利相比,林書豪任何一項投籃數據都更好,貝弗利本賽季的跳投已經遠不如上賽季,三分命中率只有31.3%,無人防守的情況下跳投命中率為41.7%,定點跳投以及接球后的順勢上籃的命中率只有33.3%,孰強孰弱,一目了然。但是悲哀的是,麥克海爾沒有看到這些,他仍舊將對兩個人能力的假想當作自己安排陣容的依據。
說完進攻,再說防守。麥克海爾之所以讓貝弗利出任首發,主要目的就是強化后場的防守。可問題是,貝弗利并非保羅·喬治、巴蒂爾、詹姆斯這種全能型防守者,他無法以一己之力帶動整條外圍防線,二號位的防守漏洞,只靠他根本無法填補。當他跟哈登同時在場時,火箭每100回合丟掉105.3分,比哈林在場時多了5.3分。另外,麥克海爾讓林書豪出任替補,也是為了給哈登留出更多的球權,畢竟魔獸到來后,火箭的球權需要重新分配。可是,從前7場來看,麥克海爾對林書豪侵占哈登球權的擔憂純屬杞人憂天,因為,林書豪的球權占有率只有19.6%,但在球權占有率降低,場均出手數降到8.8次的情況下,他仍打出了19.02的個人效率值。現在的林書豪多數時間在扮演的是反擊中的突擊手、陣地戰中定點射手,即便哈登大量持球,林書豪也能利用哈登的突破、霍華德在內線的牽制力來取分。只可惜,麥克海爾卻固執地將他用作第六人……
何處伸冤

林書豪在這支球隊里可以繼續隱忍下去,不過,這一定是最壞的事情。替補身份無法發揮他的全部功率,將來的生涯也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林書豪現如今的處境已經很明顯,在擁有哈登的火箭隊,他永遠無法享有“林瘋狂”時期的高球權占有率。哪怕他的跳投、左手突破都有很大進步,但仍舊無法改變自己的尷尬地位。
想想,領著830萬年薪的林書豪,在火箭卻無法發揮自己的價值,他拿手的擋拆進攻、分球也很難展現,卻被麥克海爾改造為了一個風格更偏向于得分后衛的球員,說是暴殄天物也不過分。林書豪的合同還剩兩年1700萬左右,既然無法利用他的價值,用830萬養一個替補又太過奢侈,火箭還不如將其交易來補強四號位。一方面,林書豪的合同明年夏天到期,對于很多想要騰出空間的球隊而言,他的合同很有價值。另外,他本身也極具價值,拋開其商業價值不提,其球場價值也能滿足諸如湖人等多支球隊的要求。或許,交易林書豪會成為一個雙贏的好事,至少,現在看對林書豪來說是好事。
事實上,如果交易林書豪,他的下家會把火箭隊的門檻踩平。除了前文已經提到的犀利擋拆、精準射術,林書豪的突破也已經步入聯盟頂級水準。本賽季林書豪前6場場均突破12次,聯盟第三,僅次于埃利斯、勞森,其總突破次數達到了58次,聯盟第二;每場利用突破為球隊砍下的分數達到12分,高居聯盟第三。交易林書豪,對于火箭和林書豪而言或許是雙贏,火箭不必再糾結于林書豪、貝弗利的首發、打法問題,同時還能引進他們真正需要的球員。而林書豪也能加盟一支適合自己的球隊,至少,可以安心做一個角色球員,不必再做辛苦背鍋的球員。
當然,更多的人希望看到的是林書豪可以留在火箭隊里。如果這樣的話,火箭要想解決問題,或者也可以從主帥這個位置開刀。上賽季,麥克海爾帶著一支平民版的火箭成功殺入季后賽,很多人都開始對他刮目相看,然而本賽季麥克海爾頭上的神奇光環消失了,手握哈登、霍華德兩大球星,還有一眾能征善戰的角色球員,按理這是可以一統天下的陣容了,可麥克海爾卻連出敗筆,這讓人們很難不懷疑他上個賽季是不是運氣有些太好了。
對于麥克海爾來說,他最明顯的敗筆就是雙塔戰術,無論基于何種目的,麥克海爾的雙塔試驗都只能用徹底失敗來形容。7場比賽,雙塔同時在場87分鐘,火箭每100回合得分僅為86.4分,防守端每100回合卻丟掉102.5分,攻不進守不住,開局慢熱居然成為了火箭的習慣做法。7場比賽,火箭有4場比賽首節落后,5場比賽半場落后,同快艇一戰雖然首節領先,但開局雙塔在場,火箭一度落后10分。不夸張地說,至今,麥克海爾都未搞明白自己手下這支球隊最擅長什么,他到底有哪些王牌可以使用。
火箭最犀利的進攻模式是擋拆、反擊、三分輔以內線進攻(突破加背身單打)。但首節前6分鐘,火箭卻將主攻點放在了雙塔那不靠譜的低位背打上,7場比賽他們開局前6分鐘的背打回合占有率為17.5%,霍華德和阿西克在擁擠的內線合計13投3中。雙塔攻不進,對手可以輕松擴大防守,火箭外圍在此期間也啞火,定點跳投總共15投3中,內外皆如作繭自縛一般。
在使用林書豪上,麥克海爾也顯得帶有偏見、過于固執。本賽季,林書豪作為擋拆持球人進攻19投12中,命中率63.2%,絕對聯盟最頂尖的水準,其定點跳投每回合得分高達1.4分,命中率56.3%,這比聯盟86%的球員都要出色。但在麥克海爾手下,林書豪的特點并未得到充分發揮。總體而言,如果不想出辦法激活最強的霍華德,如果哈登不端正自己的防守態度,那么即便掉交易林書豪,或者是炒掉麥克海爾,也救不了如今的火箭,更別提什么奪冠目標了。這讓人覺得有些悲哀,人們本以為火箭隊夏天的成功運作會給林書豪帶來好日子。對于林書豪來說,何時才能有人像德安東尼一樣慧眼識真,好好開發他的能力;何時才能不因為別人的錯誤而遭受到指責;何時才能讓人們真正注意到他的價值。
如果輝煌之前總要經歷磨難的話,那么現在的這些也許就都是挺進之前的陣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