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教育資源實施有效教學,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技能實施有效教學,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了自己看法。
【關鍵詞】教育資源 創新教學 教學技能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惟教案獨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對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意外情況,要么把學生毫不客氣地訓斥一頓,要么自己被氣得七竅生煙亂了方寸,或者簡單地以“這個問題我們課后來解決”來打發。 因此,像這樣一堂美術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評價來看,顯然沒有完成原定的教學計劃,屬于不合格的美術課。但在課程改革中,這樣的觀念已有變化。我們要重新確立教學觀念,創設有效的教學。以下是本人對有效教學的幾個策略:
1 利用教育資源實施有效教學:
我們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資源,而是缺乏善于發現和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眼睛。對于那些在設計好的教案外和常規課堂內外突然出現的有效教育資源,尤其需要我們積極對待,即使抓取。如:上《太陽》一課,剛好碰到“久雨初晴”的日子,我讓學生到教室外體驗太陽。由于“久雨”和“放晴”所形成的反差,格外增強了學生對“太陽”的感受,使體驗產生了最佳的效果。也許有的老師會說,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正好你要上課天氣也正好“久雨初晴”?這是事實。但是人是活的,教師的教學也應該更加靈活機智和隨機應變,若沒有合適的天氣,老師可以暫時不上這一課,若恰巧遇上好天氣,也可以提前上。那種按部就班地教學的時代已經過去,教師要樹立起“課程與教學一體化”的意識,更加主動地把握教材和教學的關系。在新課程中教材已成為一種參考與提示,或是一系列主題和內容,每個教師都有改變、開發和設計的權力,從而形成每個學校各具特色、每個教師各有風格的多元化格局。
2 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要敢于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學模式下,可以出現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即使是同一個課程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我們教學領域中經常使用“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和“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教學模式”,但并不是說只有這兩種教學模式,在這個教學領域中還有更多的教學模式引用到教學中。如:“低年級美術(聽、看、摸、想、說、畫)六步教學模式”,“美術五環節教學模式”等,而這兩種教學模式也同樣適合于其他領域的教學活動中,這些都要視教師掌握的教學理論、教學思想和教師個人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狀況而構建、研究和選擇,絕不可盲目照搬和套用。正如專家所說那樣:“沒有一種教學模式在任何時候適合所有的學生。”比如:上《看誰畫的魚最大》這一課時我把“低年級美術(聽、看、摸、想、說、畫)六步教學模式改為(聽、看、想、演、畫)五步教學模式,我是這樣實施的:“聽”聽海浪和海豚的聲音,初步感知魚;“看”看各種魚類,深入了解魚;“想”想象魚兒在海底生活的情景;“演”表演魚兒在海底自由自在游泳的情景;“畫”小組交流如何把魚畫大;最后全班選出并展示優秀的作品,師小結。因此,教師要根據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逐步構建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是當前課程改革中關鍵的工作,因為它能使教和學變得有效。
當然,教師無論運用什么模式上課,一定要尊重差異,因為尊重了差異的存在,才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的具體落實和體現。
3 提高課堂教學技能實施有效教學:
3.1 提高導入技能
我們知道“萬事開頭難”,上一節課成功與否,能否激發學生美術課的積極性,能否很好的激發學生創造欲,導入活動確實是個重中之中,那么如何設計導入活動呢?
根據觀察與實踐,我認為要作到先聲奪人,起到好頭,首先你要了解學生的特征,了解他們的水平與各個時期不同狀態。一般說來可以有幾種:1、故事導入,2、日常情景導入,3、游戲導入,4、想象、幻想導入等等。如:上《花的世界》的時候就采用了想象導入的形式:“一個小姑娘來到了花園里,啊,花園里好美啊?”美在哪里呢?我不告訴學生而是啟發學生已有經驗去想象。到后來很多學生回答說“有蝴蝶,有五顏六色的花”等等。學生的作畫積極性、創作欲望得到很好的激發。這就為我后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這可以看出導入技能的重要性,它可以把學生的作畫積極性、創作欲望點燃,并非是浪費時間。這提醒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課堂導入的作用,把導入看做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備課時鉆研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關聯點,尋找切入點,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我們的課堂。
3.2 提高使用多媒體技能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著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說我在《穿花衣的熱帶魚》這一課時,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以及會說話的小鴨子,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這樣以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維的特點,他們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維過程,按照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有趣的電腦課件、精美的范畫的情境的設置等),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欲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多媒體教學優勢多多。凡是制作過課件的教師都知道,課上的瀟灑是來自課前的“漫漫黑夜”,也正是這些黑夜讓我們理解了每一節課的內涵,化繁為簡,從抽象到具體,把它轉化為樸素的生活語言、圖片,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得心應手,學生才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當前,教學中多媒體運用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下兩點切不可取。
⑴ 盲目下載,意義何在
信息時代既造就了一批英才,又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一些懶才。在教師隊伍中也不乏其人,他們不去忙著鉆研教材,找素材,制作自己的課件,而是一門心思想“拿來主義”,從網上下載課件,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生,是否把教學內容貫穿其中,盲目使用,害了學生也毀了自己。
⑵ 胡亂拼湊,主題不明
胡亂拼湊,濫用多媒體,其結果必然導致主題不明。任何網站的資源都不是真理,都是活生生的幕后人智慧的結晶,都會存在不足,我們不可全盤網化,應該學會優化網絡資源。所以“博采眾家,點擊精華”才是我們制作課件的原則。
我每次準備某一方面的課件時,都會在網上搜索,絕不放過有用的信息,會先把它下載下來,放在自己的文件夾中,慎讀之,仔細品味撰稿人的思想精華;再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取舍;最后把他們的智慧結晶先自己武裝起來,在通過學科的有機聯系內化成一些具體易操作的平面結構知識網絡融入某一節課。這樣做學生就會在自己的思想領域展開想象的翅膀,主動探究與合作,共同去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美術新課程教學法》
[2] 《美術新課程案例與評析》
[3] 《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指導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