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在幼兒園階段,對幼兒實施保護和安全這方面的教育,應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周圍的生活開始,通過事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重點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以預防為主,同時讓幼兒知道一些簡單道理??梢哉f,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用藥安全”、“玩具安全”、“用電安全”、“用火安全”、“著裝安全”、“體育運動”、“五官保護安全”、“保健自救安全”、“緊急撤離、疏散、逃生安全”等等。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總結多年的幼教工作經驗,我覺得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 創設溫馨自然的安全教育環境
幼兒從早上入園,一直到晚上離園,可以說幼兒園是他們生活的一個家。我們的安全教育應與生活相結合,創設溫馨自然的安全教育環境。著名教育家布羅菲、古德和內德勒為幼兒園環境設計提出了11個目標,其中有“能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有積極的情緒氛圍,促進幼兒自信心發展”等。因此,我們可以精心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綜合性的教育。通過有趣的圖片、漫畫、標志符號、照片等布置安全宣傳欄或墻飾,讓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如“過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紅綠燈和交通標志”、“不能玩火、不能玩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爬窗戶”、“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門我不開”、“遇到火警、生病和壞人應該打什么電話”、“上下樓梯要靠旁邊走”等,定期更換。還可以利用大量的廢物和玩具、資料,創設“警察崗亭,公共汽車,救護中心,消防大隊”等區角,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模擬扮演,從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規則、火災或生急病的報警電話和搶救方法。根據幼兒喜歡追跑,容易發生相撞的現象,引導幼兒找一找活動室的哪此地方有危險,可以貼上相應的安全標記。如在窗臺張貼禁止攀爬的標一記,在樓道口張貼禁止擁擠的標記,在電源插座旁貼上禁止觸摸的標記。還可以指導幼兒自己制作各種各樣的安全標記強化教育效果。通過直觀、形象而生動的教育,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
2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幼兒體驗安全防護技能。
讓幼兒體驗安全防護技能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主渠道,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經歷整個過程,增加體驗,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如,開展“注意飲食衛生”主題活動,通過討論“路邊的小吃能吃嗎?”“三無食品能吃嗎?”告訴幼兒不吃路邊的小吃,不吃“三無食品”,使幼兒懂得要吃清潔的食物,飯前便后要洗手等衛生習慣知識,讓幼兒初步感知飲食衛生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再如,開展“發生火災怎么辦?”的主題活動,通過觀看錄像、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火對人們的幫助和害處,通過模擬逃生的游戲,使幼兒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識,學習保護自己。還可以開展“保護自己辦法多”、“小小安全員”等類似主題活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讓幼兒親身體驗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強安全防護意識。
3 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安全自救的技巧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充分利用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自救技能訓練。如針對幼兒對“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開展角色游戲《交通警》,讓幼兒扮演他們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失時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幫助,學會較熟練地說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或用電話求救。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戲《你知道怎么辦嗎?》中創設一些情景:“你一個人在家,有個陌生人敲門怎么辦?”、“夏天很熱,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辦嗎?”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教育時,要注意兼顧幼兒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健康與安全;強調正面教法;啟發幼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著重實踐;信息要清晰明確。有的教師或家長為了防止幼兒去做危險的事,往往會不自覺地采用類似恐嚇的手法。例如發生了幼兒誤食藥丸引致中毒死亡的事件,教師和家長就要再三提醒幼兒采用正面的教法就是要盡量避免用禁止式的手法,同時要加強教育,讓幼兒學會做某些事情,知道正確使用物品的方法。有的家長或教師喜歡用禁止式的方法。
例如告訴幼兒\"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電插座的孔內\"\"不用繩索套在頸項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滾燙的東西\"等。禁止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很可能還來不良的效果:幼兒原來并沒想到要做的事,經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想嘗試一下,這就弄巧成拙了。
總之,幼兒安全工作是掛在嘴上的話,也是記在心里是事。作為幼兒教師,安全工作要常常提在日常的生活中。小朋友經過我們的細心教導,也比以前懂得保護自己了。我們還要堅持不懈的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更好,爭取做到:讓孩子在幼兒園安全、健康、幸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