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解決初中政治理論教學的困頓,本文從教學實踐的角度,探討了政治教學中的語文知識、歷史知識和數學知識的運用以及其他學科知識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根本目的是化枯燥的理論為生動的事例,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使其在驚異中求取知識,接受道德理想教育。
【關鍵詞】政治 教學 巧用 興趣
隨著初中政治課考試方式的變革,理論教學的困難性頓時突現出來。這迫使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師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針對感性思維為主、活潑好動的初中生,如何將政治課上得精彩和生動。如果我們深刻體會素質教育的本質,這一問題恐怕就能迎刃而解。眾所周知,素質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習知識的興趣,政治課也不例外。政治教師的任務就是激發起學生對學科學科潛在興趣,讓學生走入政治學習的樂園。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擬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簡要論述初中政治課堂巧用科目知識,激發學生興趣,達到教育目的問題。
1 巧用語文知識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古代政治教育與文學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孔子曾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蛢热荻允钦Z文,就思想而言就屬政治了。政治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政治學習中遷移語文知識,從而理解政治理論觀點。筆者組織初一“意志”一節教學,講到“處事果斷”表現時,提到了語文課本中的《曹劌論戰》。我讓學生閱讀《曹劌論戰》,并要求指出文中表現曹劌處事果斷的句子,分析果斷帶來的好處。學生通過分析明白了處事果斷要具有目的明確、膽大心細、甚至敢冒一定風險的思想。通過政治與語文結合,學生于深入淺出中理解了處事果斷的要領。再如講意志表現之三:為堅持不懈時,筆者讓學生聯系語文知識列舉名人名言,學生一口答出了荀子:“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币约罢Z文書中的海倫·凱勒:“信心是命運的主宰?!狈街久簦骸安灰^,不要氣餒,要奮斗,要持久的奮斗,把各人所有的才能智慧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等表現名家對意志堅強的理解的句子。整個一堂課效果很好。
把政治與語文結合起來教學,既有利于政治理論觀點的理解,又使教學生動有趣;既拓寬了教學的知識性,又增強了各門學科的聯系性。
2 巧用歷史知識
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政治教學中,通過歷史故事的講解,深化學生對政治理論的感悟,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仍以“意志”一節為例,筆者要求學生列舉歷史上著名人物意志作用助其成功的例子。有學生回答:司馬遷遭受宮刑,發憤著《史記》;蘇武被扣邊塞二十年牧羊仍不降;屈原被逐憂憤著《離騷》;左丘失明著《國語》;李時珍三十年如一日著《本草綱目》;文天祥被俘寫出感人肺腑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貝多芬失聰寫出《交響樂》。這是意志正面作用的例子:面對挫折,迎難而上,最終成為后世敬仰的人物。從學生們舉的例子看,大家只知道因意志堅強而給自己帶來成功的歷史人物。筆者又問:可否舉一些因意志薄弱而使自己遺臭萬年的人物呢?學生回想歷史,加以尋找:和珅意志薄弱因貪被抄家;秦檜因為意志薄弱叛宋投金,成為遭受萬人唾罵的賣國賊;汪精衛因為意志薄弱投靠日寇為虎作倀,遺臭萬年等等。最后,筆者加以總結:人如果具有堅強的意志,則可能成功且受到人們的敬仰;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就會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
如此聯系,學生興趣盎然,自然認識到遇到困難時意志堅定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在困難、挫折中磨煉意志,成為意志堅強的成功者。
3 與數學結合
政治是文科,數學是理科,二者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眾多的政治問題需要數學去解決。
筆者在講授“剩余價值”一節時,為了形象說明“剩余價值”概念,運用一道數學題:某資本家以生產毛線暢銷全國,資本家按合同雇用一個工人,每天支付工人工資6美元,資本家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生產毛線12磅,每磅毛線實價20美元。每天工廠的機器工具的折舊和原材料等共花費216美元。請問資本家每天可榨取剩余價值多少?不難計算,這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工人每天創造價值為12×20-216=24美元,減去工資6美元,資本家每天可榨取剩余價值為18美元。通過數學計算揭示了資本家發家致富的秘密,讓學生理解了資本主義的本質。
再如,筆者在講解“遺產繼承”一節時,談到遺囑的作用時,也用了一道計算題:一位老漢去世時留下遺產,為防止兒子因遺產發生爭執,立下遺囑:“老父去世了,留下15個金元寶,寶是身外之物,盼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應因寶損了兄弟手足情。分配如下:小兒子還未成家,就分給金元寶總數的1/2,二兒子雖成家但家庭貧困,分給剩下的1/2,大兒子家境較好,就分給三個金元寶。按要求把金元寶分完,兄弟三人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記,切記!”請問,老人立這個遺囑有何目的,這三兄弟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遺囑?
題目出現,學生議論紛紛,對這份遺囑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開始思考分配的方法。一位學生敘述道:老漢是通過遺囑告誡三個兒子要付出才有收獲,要心想手足情而不是金元寶。首先讓主持分元寶的一人自己拿出一個元寶來參加分,這樣一來,小兒子分得元寶總數1/2為8個,二兒子分得剩下的1/2為4個,剩下的4個除去主持分元寶者拿出的一個剛好是大兒子應得的3個。學生敘述結束,掌聲四起:好妙的遺囑如此分配,豈不妙哉;老漢如此暗示,苦心豈不動人哉。
教無定法,面對抽象的政治理論,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出趣是廣大政治教師關心和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所述,實為拋磚引玉,旨在激發同行對跨科教學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