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鄉鎮農村的小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從三年級時才開設英語課程,一周只有3節課,有時一天都沒有英語課,課外更談不上如何復習或是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語言,這給學生產生了一種誤解:英語課并不那么重要。所以課堂上學生不認真聽課,搞小動作,開小差,甚至講小話現象時有發生,這也是免不了的。甚至有剛參加工作的女老師在英語課堂上被學生氣哭的現象。如果我們任由他們、放任他們鬧下去,教學任務是很難當堂完成的。那么,作為英語老師該如何處理這樣的課堂問題呢? 教師應該停下課去狠狠地批評不聽話的學生嗎?這樣做一定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其實,大多數的老師都想停下課來整頓課堂紀律,狠狠批評那些不聽話的學生。課堂上遇到此類事情我們都會生氣,甚至有想打學生的沖動。但是,作為老師是不能用過激的語言罵學生,更不能打學生的,我們只能把快到到嘴邊的過激的話語往回吞,把舉起的手往回縮。
我從沒有當堂破口大罵過我的學生,也沒動過打學生的念頭。但是,那天,我差一點兒就動起了給那個學生一個巴掌的念頭。
那是一天下午的第一節課。這一節課我要教的內容是有關水果的四個英語單詞和相關句型,在教拼讀單詞時,一個學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敲起桌子,還哼起歌來。我以提問方式提醒他,可他回答完問題繼續敲他的桌子,哼他的歌曲,把整個課堂鬧得亂哄哄的。這時,我正好教到pear這個單詞??山虂斫倘?,部分學生就是不會讀,他們也不聽,只是嘴巴動動做個樣子,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個學生的身上。
那個學生的無理取鬧使我生氣極了。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教具,板著臉氣呼呼地走到那個學生身邊,望著他,舉起了我的右手。這時,教室里的空氣一下子像凝固了似的突然安靜了下來。而那個搗亂的學生因為教室里的安靜這才回過了神,看我生氣的樣子他似乎意識到自己闖了禍,縮在座位上一點不敢動了。
學生們好像都在猜,我舉起的手會不會打那個學生,或者只是拍拍桌子嚇唬嚇唬他而已?這個時候的我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些過激了,但舉起的手難道就這樣放下了嗎?我靈機一動把舉起的手輕輕指那位學生的眼前,做了一個提問的手勢:Do you like pears?他回答道:Yes.我搖搖頭:You can’t use your mouth again. You should use your ear or I will use my hand.Pa Pa.p+耳朵(ear)=pear.
這時,全班的學生都笑了,都跟著我學說這個單詞,嘴里還不停地說“p+耳朵(ear)=pear”。在這樣的氣氛里,可想而知后來的教學很自然就可以順利進行了。
我慶幸自己當時只是產生了打學生的念頭而沒有真正的行動,并適時把當時的不利于教學的氣氛轉化成了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嘿嘿,這一次的課堂突發問題還算處理的比較靈活。這也為我提了一個醒:永遠不要在學生面前暴跳如雷,那只能證明自己的失敗,要學會冷靜思考、靈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