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小高科技企業與傳統的中小企業在風險方面有著獨特的特點,首先研究中小高科技企業自身的特征,并結合中小高科技企業生命周期分析不同生命周期的風險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小高科技企業風險規避的機制。
關鍵詞:中小高科技企業;生命周期;風險規避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1-0018-03
中國計劃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這一偉大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中國未來經濟能否實現轉型升級、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而戰略新興產業絕大多數都屬于高科技企業,中小高科技企業能否成長與此目標能否實現息息相關。
一、中小高科技企業的特征
(一)高科技性
高科技企業之所以為高科技企業,貴在其產品具有高科技性,產品的科技含量高,具體表現為構成產品的成本中有很大比重是研發成本和人力成本,其產品的經濟附加值要比傳統產品要高得多。
(二)高投入性
高科技企業另外一個特點是高投入性,這里的高投入性在高科技企業的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投入特點,在高科技企業種子期主要表現為研發等無形的投入,而實體性投入并不明顯,在初創期和快速成長期則主要表現為資產設備等大量有形資產的投入以及研發的投入。從高科技企業的投入特征來看,其有無形投入大的突出特點。
(三)高風險性
高科技企業存在很高的風險,風險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表現不盡相同,從國外的中小高科企業存活率來看,美國大概只有18%的企業可以存活,一些特殊的項目的企業存活率不到3%,即便是成功的企業,其產品能維持五年以上旺盛期的不足30%。
(四)高收益性
高科技企業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高收入性,由于其產品附加值很高,所以一旦產品獲得市場認可,企業將會從中獲得豐厚的收益。從國外風投來看,其投資的項目成功率只有30%左右,即投資10個項目有7個會失敗,然而一旦有三成的項目成功,風險投資便可獲得巨大的收益,這主要是由于項目的高收益性決定的。
二、中小高科技企業各階段的的風險分析
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看,高科技企業生命周期可以分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蛻變期。各個階段表現出不同的風險特征(如下頁表1所示):
(一)種子期風險分析
此階段企業的主要風險是技術風險,包括首先研究的方向選擇是否正確,一旦研究方向選擇錯誤那么后期將會走很多彎路;另外技術本身是否可行,如果技術本身根據現有條件無法可行,那么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沒有效果;最后是技術是否有超前性,如果只是簡單模仿改進別人的技術,該技術實現的產品將無法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二)初創期風險分析
此階段會產生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是由于該階段發展所需資金需要通過外部獲取,那么必將產生財務支付壓力;另外一個風險是市場風險,產品剛投放于市場,需要市場的檢驗。
(三)成長期風險分析
該階段企業進行快速成長期,隨之產生管理風險、市場風險與人才風險,這些風險之所以會在此階段出現,是因為該階段企業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業務也變得復雜起來,此時企業需要進行日常的管理決策和重大事項的管理決策,這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另外企業需要塑造產品品牌形象,需要更多的市場營銷。
(四)成熟蛻變期
該階段企業已經從成長期過渡到業績穩定并逐步轉向衰退的時期,企業需要進行轉型,如果不及時轉型,那么后期必將面臨市場的無情淘汰,此次企業呈現的突出風險是轉型風險,或者說是二次創業失敗的風險。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科技企業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企業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和風險特征,如何有效規避以上風險,使得高科技企業能夠健康發展并最終實現順利轉型,則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規避機制。
三、建立中小高科技企業風險規避機制的建議
中小高科技企業的風險規避機制,應當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進行建立,宏觀層面是要有金融保障體制和高科技企業信用體系,微觀層面是企業自身需要建立一整套風險規避機制。
(一)宏觀層面
1.完善金融保障體制
金融保障體制的建立除了宏觀層面需要進行完善之外,高科技企業自身需要不斷提升信用水平。根據各個階段的不同風險特征,尋求階段性的融資路徑。如種子期以自有資金為主,初創期以商業貸款、風險投資、自由資金為主,成長期以商業貸款、風險投資等為主。不同的成長階段融資路徑的選擇要有所取舍。另外國家應當進一步完善金融保障體制的建設,尤其是注重對民間資本的引導和規范。
2.建立中小高科技企業信用體系
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了中小高科技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隔閡,要消除這一隔閡的關鍵在于讓外界能夠了解并認識高科技企業,構建中小高科技企業信用信息檔案庫對于讓外界了解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應當盡快完善針對中小高科技企業的信用檔案庫建設,架起外部與高科技溝通的橋梁。
(二)微觀層面
1.建立技術創新評價機制
企業為了控制風險有必要建立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評價機制,首當其沖的便是建立相應的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中小高科企業來說,技術創新能力有多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技術是否先進。技術是否先進要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是否有明顯的突出優勢;如果沒同類產品可比,那么應當看其是否有明顯的使用價值。(2) 技術是否能夠有有效的支撐。技術即便先進,其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從企業自身和外部因素進行評價,看其是否具備相應的開發條件。(3)技術是否容易被替代。如果技術的可替代性很強的話,那么該技術缺乏足夠的創新性。
2.建立市場營銷體系
好的產品需要有好的營銷將其推向市場,中小高科技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在開發產品的時候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高效快速開發相應的高質量產品系列,產品應當盡量豐富化、多樣化;在此基礎上構建高效的營銷渠道體系,提升企業自身的產品營銷能力。
3.加強管理人才培養
中小高科技企業的初創者一般都是技術型人才,其在企業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當高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管理風險會不斷增加,所以高科技企業應當關注管理水平的提升,應當積極開展各種人才培養工作。如外部引進或者內部培養,內部培養方面企業應當定期開展內部員工業務培訓,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4.建立內部激勵機制
高科技企業要想保持持續的競爭力,關鍵在企業必須一直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內在動力,這就需要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內動力,激發員工內動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便是激勵,企業應當建立一套內部激勵機制,使得員工從內心深處有創新的激情和熱情。該激勵機制的核心是鼓勵員工進行創新,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