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自加入WTO以來經濟呈飛速發展的階段。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詐騙手段,作為會計人員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平常的業務活動中,影響會計人員素質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合自身知識結構的得到完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的一個過程,最終總結出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五點方法,新時期下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的素質及能力,并提出會計人員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能力的途徑與對策。希望會計從業人員能夠恪盡職守,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充分發揮當前經濟下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
關鍵詞:會計人員;素質;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1-0190-02
會計在經濟活動中具有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會計的核算職能就是為經濟管理搜集、處理、存儲和輸送各種會計信息。會計監督是指通過調節、指導、控制等方式,對客觀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有效性進行考核與評價,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響,以實現預期的目標。傳統的會計核算與監督主要是事后的核算與監督。隨著管理要求的提高,會計的核算與監督職能已經拓展到事中與事前領域。會計監督與會計核算是緊密聯系的,對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同時也是實行會計監督的過程。會計的職能決定了會計工作并非獨立的一個工作體系,可以說會計工作在整個活動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影響會計人員素質的主要因素
會計人員作為會計活動的發揮主體,自身因素起決定行作用。“出淤泥而不染”固然是高風亮節的表現,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客觀環境因素等其他影響也不可小覷。下面綜合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來談談影響會計人員素質的主要因素。
1.會計環境因素。會計環境是指會計工作進行的所有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又叫大環境,如當前國情下的經濟體制、法律法規、自然環境、企業管理條例、企業對會計工作的態度等。內部環境又可以稱為小環境,是指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專業環境下的人文氛圍、同事之間的專業技能、單位內部會計機構環境等等。不管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環境,會計環境都直接作用于會計實踐,決定著會計工作的質量及會計工作的發展方向。另外,會計環境也對會計人員對待會計工作的態度、會計人員本身的職業素養的形成、職業道德、法律意識等各個方面產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
2.會計工作的特殊性。會計工作不僅要保證企業的利益,還要保證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相比較其他工作性質,可以說會計工作具有平衡著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特殊性質。目前,國家已經出臺相關較成熟的法律法規來規范會計活動,做到有法可依。但會計工作的法制性、嚴肅性并沒有真正地體現出來。迄今為止,仍有不少的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不能得到企業的承認,甚至有人把會計人員視為機械的操作人員,會計工作聽命于單位領導的隨意安排和調遣。尤其是當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會計工作的獨立性難以保證。會計人員在企業的壓迫下保護自己的個人利益往往會損害國家的利益。會計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發展。
3.會計人員自身的經驗。會計工作的專業性和時間操作性相比一般的工作而言更強,不僅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還需要熟悉本單位具體行業的操作規范和流程。擁有充足的實踐經驗不僅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會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降低工作中的重大失誤,避免給國家和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自身的教育程度。由于會計職能的要求,現代會計人員不僅要求對統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有較深的學習,還需要定量分析提出科學的經營決策。無紙化辦公的普及也要求會計人員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這些要求都需要較好的文化水平和相關的業務技能。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完善都會影響會計人員的素養和能力。
二、會計人員當下所需的素質及必要性
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市場經濟也隨之不斷發展。計算機的普及使得會計工作也向無紙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形式下,國家、企業為了保證會計工作更好的開展不得不對會計人員在會計處理和財務管理方面、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及知識結構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1.適應國際化發展,具備創新、開放的大思維、大胸懷。自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就一直在“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的方向前進。當前國球經濟一體化的模式下使得會計工作也走向了國際化的道路。會計工作的日益開放對傳統的會計模式形成了很大的沖擊。提起會計,人們不再拘泥于從前的帶著老花鏡、穿著長布衫、撥弄著算盤的賬房先生形象。會計工作也從單純的算賬轉向預測、管理、決策、統籌等新職能。工作特點也從被動型向自主型、能動型轉變。所以,具有完整的工作思路,創新的工作思維,高瞻遠矚的工作視野是當前會計人員需要的新型工作素質及能力。
2.經濟迅猛發展下對競爭性的正確對待。市場經濟不同于計劃經濟的最突出方面就是受市場經濟的調節性大。有市場就有競爭,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競爭范圍擴大到了全球的競爭。提高競爭力在經濟增長中不容忽視。競爭提醒會計人員向更高、更好、更強的目標前進。正確面對競爭,要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個人的關系。要保證是在正確的、不違背法律的、公平公正的條件下競爭。會計人員要提高自身的修養,保護公司重要機密文件,在競爭體系中做到有禮有節。
3.知識結構的完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企業的競爭與企業人員的工作素質、知識能力不可分割。而會計人員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影響更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具有專業的會計知識,還要有知識更新的能力。與會計相關的交叉學科更要完善學習,觸類旁通。外貿的發展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良好的英語能力,無紙化辦公也需要會計人員有良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相關法律的推陳出新無不要求會計人員在學習中自我完善。所以當代會計人員還必須擁有良好的學習素質,從而改變傳統的單一性知識結構。
三、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方法
1.開展講座,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完善職業道德,提升法律意識。通過開展講座的形式強化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到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強調會計的基本職能,了解當前會計行業的最新動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定期的學習交流讓會計人員保持清醒的頭腦,煥發精神與活力。
2.強化業務培訓,創建優秀隊伍。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堅持業務培訓能夠給會計人員注入新鮮的血液,加速知識的更新交替,增加團隊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在學習中反思工作,在工作中體驗學習,讓學習為工作服務,積累經驗,提高自身修養,構建出一支優秀的會計隊伍,為企業的運行保駕護航。
3.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職業素質的提高需要自律與他律兩者有機結合。他律包括企業的法律法規、國家的法律法規、社會輿論等。自律相比他律更能發揮主觀能動型,優化自身素質,自覺遵守相關法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更能強化他律和自律,充分調動積極向上的輿論監督作用,從而有效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構建企業文化,形成良好氛圍。企業文化是指是一個企業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在無形中敦促企業員工。公平公正、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可以讓企業員工更加具有使命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擁有好的企業文化可以讓會計人員更加以身作則、廉潔自律。
5.建立激勵機制,賞罰分明。激勵機制是心理學的一個范疇,它通過影響員工的心理從而間接地影響員工的行為。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會計工作中更加具有創新性和積極行。薪酬分配作為一種激勵手段更加直接地促進會計人員在面對金錢誘惑時潔身自好,不因利益鋌而走險。正面的激勵還能幫助員工重拾工作熱情,克服工作中慵懶懈怠的消極情緒。功有賞,錯有罰,讓會計工作人員按照貢獻大小領取相應的薪酬,正確履行會計職責。
一支好的會計人員隊伍在企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個好的企業必然需要一個好的會計團隊,希望會計從業人員能夠恪盡職守,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充分發揮當前經濟下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王愛鋒.新形勢下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商界,2009,(8).
[3]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寫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第3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8.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