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鐵路物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弱化的表現形式及成因分析,提出加強鐵路物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對鐵路物流企業財務如何內部控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鐵路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1-0203-02
財務內部控制是指為維護資金、資產安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而采取的相互制約、相互鉗制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建立和完善鐵路物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經濟資源的有效利用,防止錯誤和舞弊行為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鐵路物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完善。企業對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重視不夠,意識淡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有關內容不夠科學合理。有些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內控制度,但只把制度“寫在紙上,貼在墻上”了事,很少執行。遇到具體問題,領導或具體辦事人員就以強調靈活性為由而不按規定程序辦理。
2.干部業績考核制度不完善。對干部的業績考核只強調目標利潤,根據完成情況予以增資和獎勵。有些企業領導為自己的私利而故意隱瞞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有時候甚至授意或暗示財務人員弄虛作假。而一些財務人員為迎合領導,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就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遞延資產”和“折舊”等科目上做手腳,使其成為企業利潤的調節器。為了盈利,企業該提的折舊不提或少提,少計成本,也不處理企業不良資產,企業明盈實虧。
3.企業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財務執行人員的實際運作水平。近幾年,隨著鐵路物流企業業務的發展,一些財務人員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需要,精通全面業務的人少,熟悉新業務的不多。有的財務人員職業操守或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中違規操作,以致于記賬串項、憑證審查不嚴等差錯時常發生,甚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財務核算的質量。
另外,企業財務人員大多由本單位負責人選用或聘用,他們長期工作在所屬單位,會計人員的收入、福利均依賴所在單位,他們很難堅持原則,維護各方利益。特別是聘用人員,因害怕違背領導意旨被解聘,更是不敢堅持原則。在這種人事隸屬關系下,對內部控制不利也在所難免。
4.內部監督弱化。一些鐵路物流企業忽視對財務工作的內部監督,弱化了財務的監督職能。有些單位領導對財務法規知之較少,法制觀念淡薄。不少單位領導在財務報銷原始憑據上只有領導一人簽字,無經辦人也無會計審核,造成有些票據雖不合法,但因有領導簽字,財務人員不敢抵制就報銷入賬;有些會計事項財務人員不知詳情,出納報銷,會計只是事后記賬,檢查時一問三不知;有些工程項目的合同、協議、決算在領導處保管,財務檔案中查不到。隨著時間的流逝,領導保存的財務資料就不知去向。有的領導、財務主管對有章不循、違規違紀問題失察或者查處不力;事后監督流于形式,延時監督的現象時有發生,再監督圖有虛名,使操作人員的一些違規做法得不到及時糾正,管理監督乏力,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機制。
二、強化財務內部控制的對策
1.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應以《會計法》為基礎,進一步完善財務制約機制,加強財務會計工作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監控力度,建立一系列操作性強、適應性廣、易于會計人員實際操作與運用的制度和方法。強調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根據業務變化和管理要求,隨時對有關制度進行修訂完善,確保有章可循。對于各項業務工作和管理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均應明確指出風險點以及內部控制的措施。同時,要強化制度和紀律約束,“嚴”字當頭,狠抓財務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完善財務制度和操作規程,注重制約機制建設。
財務部門應科學合理地設置財務崗位,明確各自的具體職責,根據崗位職責和人員的業務素質狀況,優化崗位人員結構,實行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責,做到工作崗位清,工作范圍清,職責權限清,同時,還要建立財務控制責任制,把單位內部財務控制的責任落實到各單位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并對違反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責任人員的處罰條款作具體明確規定,避免實施過程中出現互相推逶的現象。
2.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財務管理人員是企業財務內控制制度的執行人。因此,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制度執行的效果。因此,企業要全面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造就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精、工作扎實、作風正派的財務管理人員隊伍,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財務工作的需要。
3.強化內控意識,落實內控責任。《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作為本單位會計行為的主體,要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因此,單位負責人應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不斷提高執行財經法規的自覺性,加強對本單位會計工作的領導,完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有責任和義務建立健全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領導要帶頭執行內控制度,理解和掌握國家政策,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組織領導,不能以行政命令代替國家法令,更不能授意、指使、強令財務人員違規操作,做到與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明確,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與執行的監督制約程序明確,并有責任和義務對本單位報出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公允性負責。
4.監督要有力。拓寬財務監督思路,堅持內部監督、同級監督和下查一級相結合監控原則。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發揮內部審計、稽核部門在財務內控中的監督作用,強化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堅持企業自查與上級單位檢查相結合,并與經營者的年度考核、獎懲掛鉤,而不僅僅考核企業利潤指標;對于違規操作的人員堅決給予處罰,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實施不流于形式。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唐廷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河南科技,2012,(5):47.
[2] 劉曉東.中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其對策[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9,(5):55-57.
[3] 楊建榮,祝郡,周迎春,周曉明.淺析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5):149-151.
[4] 淺談如何規范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J].現代營銷,2013,(2):13-14.
[5] 張丙雨.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J].河南科技,2012,(7):47-48.[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