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型的教育價值觀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時空觀,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一種平等的、對話的、相互作用的新型關系逐步建立。這種新型關系可以達到師生間廣泛的交流和溝通。使雙方在這種交流和溝通中獲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性。下面,就任職以來班主任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把微笑送給學生
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不茍言笑”聯系在一起。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辦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學生,他們就更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給學生一個燦爛的微笑,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悅,智能得到發展。中國有句諺語:“誰也說不清哪塊云彩會下雨。”而我卻相信我的每塊“云彩”都會“下雨”。因為 ,我擁有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比如說,我們班有個學生,剛開始每天作業總是愛拖著不做,因此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意。怎么辦呢?訓一通吧,不行!我試著尋找他的優點,結果發現他這個人還真有不少優點:很愛勞動,每次教室里的飲用水吃完,他總是自告奮勇地去把水給換來了。另外他非常懂禮貌,每次見了老師總會笑嘻嘻地打招呼。從此以后我只要一發現他做了好事,便會在班會上表揚他,然后在課后再悄悄地微笑著問他:“作業好了嗎?要抓緊一點喲!”他總是搔著頭紅著臉對我說:“還有一點點了。”我還是笑著對他說:“等一下我可是要來查的。”他從我的目光里讀出了鼓勵,久而久之,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后來還變得在課上敢于發言。在畢業考試中取得了語文85分、英語82分的好成績。在學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去寬容。因此,我用微笑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我想說:微笑是一把閃閃發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們茁壯成長。
二、用真情溫暖學生
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給予關心,而且還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不論是家庭富裕的還是家境不好的,不論他是犯過錯誤的,還是表現優異的。班主任都要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帶偏見,要尊重學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班上每一位同學,拓寬師生情感交流渠道,這樣才能讓師生關系融洽起來。讓學生學習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場所,這樣他們才能好好學習,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例如:我班有名學生,母親離家出走,不知去向。他獨自一人居住,雖有伯父照顧,但總見他愁眉苦臉,學習上毫無動力,有時交費也總是拖拖拉拉。同學們也不太樂意與他交往。了解了這種情況,我便召集班干部開了一個會,說了他的情況,同學們便決定齊心協力幫助,當時學校正在訂校服,同學們便你捐一元,我捐二元的開始捐款,我也湊了二十元,為他訂做了一身校服。當我把嶄新的校服交到他手里的時候,雖然他沒有說什么,但我從他含淚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感激和上進的決心。果不其然,他上課開始專心聽講了。在我校的一次長跑比賽中,還為我們班爭了光呢。這些小事常常會發生在你我身邊:比如,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學生請病假還校后,我會主動為他補課,并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再個人空間上,每每讀到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感激之語時,我總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充盈心頭。
三、以創新喚醒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據這一點,我在教學中采用了質疑問難的方法,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在課內課外通過為課本知識“添枝加葉”來激發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如開展詩歌朗誦、發表演講、排練課本劇等等,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實踐證明,“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需要填充的機器,而是一支等待被點燃的火把,”接著就是創新的熊熊火焰。教師只有不懈努力探索,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會舒展雙翅在知識的天空自由地飛翔!新世紀現代教育的挑戰不僅是針對學生,更重要的是針對老師,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具有開拓和創新的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使之貫徹到現實生活中。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優美的,讓我做綠葉的事業吧!她總是謙遜地垂著綠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縱然歲月消逝了我的青春,我依然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