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低年級的看圖寫話則是作文教學的準備階段,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必要途徑,能為高年級的篇章訓練打下堅實基礎。在幾年的低年級教學中,我發現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這里我就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談一點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語文教學;看圖寫話;低年級
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有效經驗,我認為培養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應該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提升:
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兒童,未認識的事物很多,這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多認識事物。其次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內環境,讓學生在校園里就進行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在校園里就可以進行找春天的活動,還可以觀察蚯蚓、蝸牛等小動物,寫觀察日記等等。還可以利用假期到處走走。另外讓學生閱讀課外書,參加各種游戲,看幼兒節目,參觀等,盡量讓兒童的生活豐富多彩,有了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就不愁寫不出話來。
二、訓練學生會“看圖”
1.激發興趣,引導看圖
對于一幅無聲而靜止的畫面,要讓學生看出“動畫”來,這是一個難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低年級的興趣培養很重要,但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自制力不強,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動,引發學生愉悅的學習情緒,誘發學生“我要說”的強烈欲望,進而慢慢過渡到“我要寫”。同時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看圖說話寫話,則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學生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使他們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例如,教學《植樹》這幅圖,在引導學生觀察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2他們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們在干什么;5他們怎樣干,會說什么,會想些什么。問題提出后,學生仔細看圖,發言踴躍,想象豐富,思維活躍。
針對一幅畫面,我們可以教給學生先中間后周圍,或者從上至下,從左到右地觀察順序;針對于多幅畫面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先整體連續觀察畫面,判斷出這個故事或事件的重要內容,然后再一幅圖一幅圖地看。最后把每幅圖的意思連起來。教師應多給學生觀察的機會,并適時指導。
2.通過想象,豐富畫面,發展思維能力
在觀察畫面的同時,教師應適時點撥,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畫面上的內容,又要想象出畫面外的內容。例如,看圖寫話《救小鳥》,圖中內容是:一個小男孩看到一只貓爬上樹,想吃樹上的兩只幼鳥,正向幼鳥逼近……。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四個問題:1圖上畫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2當小朋友發現貓要吃小鳥時,他當時是怎樣想的?3他想出了什么辦法?4他是怎樣救小鳥的?讓學生把自己放在畫面中小朋友的處境上,說一說,演一演,通過引導,兒童能說出各種各樣新奇的答案。同時與畫面相關的細節、想法及情感也融進了畫面,兒童的創造性思維活躍了,畫面豐富了,寫出的話也生動了。
三、訓練學生會“說話”
這個時期學習寫作的兒童,需要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來擴展思路,只有說得明白,才會寫得清楚。每節語文課前我都安排一分鐘的“巧嘴巴”活動,讓一兩個學生上臺來說一、兩句話,說得好的給予表揚。還常開展講故事、講笑話、猜謎語等活動,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特別要保護兒童說話的積極性。在教學《我愛吃的水果》課上,要求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一位同學站起來介紹說:“我喜歡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樹,一到秋天,爺爺就用叉子叉下來給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滿嘴都是水,好吃極了……,”于是,我連忙鼓勵說:“說得很好,把老師給說饞了,我仿佛看見爺爺在‘叉’梨的情形”,聽到老師的真誠表揚,每個同學都積極的想把話說好。說話時可采用自己小聲說、同桌說、小組說、指名說等形式。老師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要及時小結,積極肯定優點,提出改進意見。
四、訓練學生會“寫話”
1.訓練學生寫通順的句子
《語文課程標準》把第一學段的作文稱為“寫話”,目的是為了降低難度,激發興趣。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識字量的限制,寫話訓練時,要求不能過高,無論寫得好與壞,只要通順就可以了。開始可讓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圖片,附上一兩句話,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審美能力,能消除畏難情緒,樹立自信心。例如:1小紅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調皮。3奧特曼真厲害。這樣簡短的句子老師啟發擴展如下:1小紅的裙子怎么個漂亮法?漂亮在哪里?為什么會這么漂亮?2小明怎么個調皮?這樣調皮好嗎?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奧特曼哪些地方厲害?再發展寫兩句、三句話……,然后再發展到寫自己喜歡、熟悉、常見的事物。
2.訓練學生寫具體生動富有個性的話
由于句子上連詞語,下通篇章,是學生從字詞學習進入作文訓練的過渡,因此,我特別重視寫句的指導,讓學生寫出高水平的句子,為寫好作文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從閱讀中領悟語感,用詞造句。課外,安排“讀一讀”、“背一背”、“熟記成語”、“我的采集本”等內容,應讓兒童多讀、多背、多記,盡可能多地積累詞、句,為豐富學生的語感打下基礎。
五、愛心批語,走進學生心靈
任何一個學生在他的內心深處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而低年級的小學生更在意教師的評價,一句贊揚,一句鼓勵,會使他們心花怒放,信心十足。因此,每次對寫話的批改,我都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批改,找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發現每一個閃光點,寫上他們能讀懂的話語,尤如面對面的親切交談。為了鼓勵每一個同學,每周我都表揚一些有進步的同學,并獎給他們小紅花,使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快樂,從而更加喜歡寫話。
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應讓兒童多“看”、多“想”、多“說”才能“寫”得生動具體,富有個性。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到初學寫作要從小著眼,千萬不能貪大貪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功,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