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是一種休閑,體育也是一種生活,只有使體育真正地融入到休閑生活中去,體育一些隱含的功能才會發揮它的功效。
一、海納百川——拓寬學生的視野
我們可以挖掘身邊的體育活動,例如傳統體育活動、民間體育活動、競技類體育活動、特色體育活動。傳統體育活動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車……等。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體育活動,并且所需場地不大,花費不多。大家三五結群就能組織一場精彩紛呈的比賽。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民間體育主要是指一些非競技類體育項目,例如,武術、舞蹈、登山、保齡球、桌球、晨跑、拔河、跳繩等。此類體育活動起保健、養身之功效。特色體育活動就是能反映主題的體育活動。例如農運會上的插秧苗、拋秧苗、搶險、防洪抗旱,還有一些地方舉辦的鋸木、割草等具有特色的比賽活動。文化類體育活動包括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軍棋、橋牌等一些智力占主導因素的活動。縱觀學生的體育活動,學校收得很緊,并沒有完全放開,沒有充分拓展體育的外延。因此學生的體育活動無非是跑跳之類。我們應該創設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寓教于樂,讓學生對身邊的體育有一個重新的審視,積極地融入體育活動中去,在體育活動中能夠放飛心情,并且在活動中讓心智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有容乃大——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曾經有一次,我和學生在觀看二人自由滑,學生一片嘩然,愕然不已。隨之,羞怯之情溢于言表。聞其內因,只因運動員裝束過于淺短,可見我們學生的思想受縛于傳統思想的枷鎖,還不能真正接受藝術的形式,更是對于性認識的一次挑戰。于是,我靈機一動,充當了解說員,向學生介紹冰上舞蹈的特征,它是動作技巧分、藝術表現分兩者相加的綜合分數。因此,不僅要求舞者動作要美,而且還要有藝術感染力。藝術感染力就包括對音樂的選擇,對服飾的選擇,對作品的理解,節奏的把握,還有表情的真實流露。只有這些溶于一體,才能表現藝術美的最高境界。這樣學生能夠自然地接受前面一些他們認知中的“不和諧”。又有一次,我們在觀看NBA,同學們對膚色的甄別顯得有獨特的天賦。一眼就認得場上“健康膚色”,但他們并不怎么能夠接受,出現了一些“歧義”的語言。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呢?同學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挑剔身邊的人與事。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如果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妄自尊大”變態人格,這對于一個人的發展是起著極為負面的影響,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背道而馳。那是不能彌補的教育缺失。所以我們就應該從小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我向學生曉之以理,告訴他們人天生就有膚色的差異,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我們并不能因為有了膚色的差異而歧視別人。他們雖膚色與我們不同,但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也在貢獻他們的力量,我們應該和他們和平共處,彼此以誠相待,相敬如賓。我還列舉了他們在社會中取得的成就,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還有在體育事業上做出的貢獻。學生們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我的觀點。
三、百鳥爭鳴——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從內心感受到體育活動所給予的快樂,才會接受并積極參與。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離不開組織者的策劃,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讓他們輕松而又愉快地進行體育活動莫過于游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玩的天性,把有些單一、枯燥的學習內容溶于游戲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跑的練習,有變向跑、加速跑。我用“貼膏藥”的游戲把跑的兩個內容串聯在一起。整個活動,變向跑又不僅僅局限于左右的躲閃,也可以是前后的移位,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下肢爆發力以及加速跑的能力。整個活動又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學生們玩得興趣盎然,樂不勝收,有著激昂的情緒和濃厚的興趣。
其二,學生都有一種好斗,好強的心理。我們就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營造課堂氛圍。“斗”不是耍嘴皮,而是要“亮絕活,論實力”。比如說街舞中的斗舞,就要有扎實的舞蹈功底和鮮明的動作創意。當然小學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水準。那我們可以仿造斗舞,來個籃球中司職后衛隊員的“基本功大擂臺”。后衛,是場上的“發動機”是核心掌控著全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就要有非凡的領導能力和組織才華,要有全面的技術和開拓的視野。玉不雕不成器,對于組織后衛我們要嚴格訓練,技術一定要精雕細琢,嚴把質量關。為此,圍繞這個核心,我設計了一個比賽:第一關,運球過障礙,要求速度快;第二關,擊地傳球進籃筐要求精確度;第三關,定位傳球,要求穩、準、快;第四關,運球上籃。學生們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正是這種好強,好斗的心理激發了他們主動請纓、充當先鋒的內心驅動力。
其三,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每一個的心理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發現的需要”。我認為發現的需要有兩種詮釋:一是主動地發現未知的東西或事件,是心智上的范疇。二是每個人都想有一種被人發現,被人賞識的需要,是一種感情上的投射。所以我們對于學生這種積極的情感應該給予響應,讓他們萌動“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相遇之情,從而對自己的表現更為釋然,越能夠創造自己的個性,流露靈動、豐富的內心情感。
四、華山論劍—— 營造體育文化氛圍
體育活動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但有時,未必能天時、地利。所以我們要因時因地制宜,選擇好課的內容。比如冬天的時候,氣候干燥,手腳冰冷。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參加一些劇烈的活動。那么踢毽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單人計數比賽;可以兩個人對踢;也可以仿造藤球的規則,在規定的場地進行比賽。此類活動既有助于驅寒,又可以鍛煉身體。
在班級期刊里,進行有關2008北京奧運會的宣傳,播報及時的動態訊息,并且介紹有關比賽項目的規則,能夠從中獲取知識,懂得欣賞。讓更多的學生關注2008年北京奧運會,形成人人參與奧運的文化氛圍。
體育活動不僅讓學生娛樂中有所獲,還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促進了個性的發展。他們在快樂的學習中,錘煉了意志品質,完善了健康的人格。體育活動還形成了有特色的學校辦學,形成了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對學校提升辦學檔次起著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