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是我們做老師的和每位家長都有必要了解、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中國夢;育人環境;師德修養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興趣”能促使我們把一件事做得更快更好。“興趣”就像磁鐵的吸力,它能自覺或不自覺地使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種活動之中。當自己認為在做非常有興趣的事情時,自己才會更積極、更主動地去做,甚至你不要他去做,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去做。小學生學習這件大事也是如此。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是我們做老師的和每位家長都有必要了解、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談點自己膚淺的認識。
首先,是現代社會對知識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要實現中國夢,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我們需要有大量的人才,特別是高素質的人才。這樣的社會大背景將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不斷學習,努力學習。學生會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自覺或不自覺中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重要的東西他會更有興趣去做,即使沒有興趣他也會自覺地去做。
其次,學校要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以吸引學生來校學習的興趣。(即硬件建設)
良好的育人環境包括干凈、整潔的校園、教室;包括張貼合適的標語、名言警句、圖畫;包括栽種一定的花草樹木;包括有適量的體育娛樂場所和一定的設施。同時也要有相適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也包括有一支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和稱職的領導層。讓我們的校園成為真正的“兒童樂園”。讓兒童從小就感受到學校是一個能給他們一生帶來幸福和快樂的搖籃,是一個神圣的地方。
學校要讓兒童感受到老師就像他們的朋友和父母。讓他們時時看到的是一張張慈祥、友善,威嚴而又親切的面孔。(教育者自身素質建設)
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首先,教師要有合格的專業知識。若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古人云:“師高弟子強”。
其次,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懂得關愛學生。要把每一位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看待,關心他們的冷暖疾苦,體會他們的感受。自己既是一位長者,又是一位大兒童,心靈應和學生相通。這樣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
課堂就像是老師領著一群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每堂課的教學質量都關系著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要上好一堂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師要明確課程目標,閱讀各種有關的參考書。吃準教材。認真研究本班學生的情況。再此基礎上,認真擬訂好每堂課的課時計劃。也強調教師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教師要善于駕御課堂,活潑——嚴肅,嚴肅——活潑。沒有一點兒笑聲的課堂行嗎?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學生一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走上學習的正軌,學習的興趣大增,將會產生預想不到的良性循環效果。
學生人格應該得到老師的尊重,自尊心應該得到保護。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的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加敬重老師,能較好地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如果經常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消極情緒,甚至會產生怨學情緒,致使教育者的教育目的難以實現。
尊重學生家長就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家長,學生家長就會積極配合學校對他的子女進行教育。學生觀察到某位老師很尊重他們的家長,學生心理會覺得老師看得起他們,學生也就會不自覺地尊敬老師。你上的課他也會盡心盡力地去學。
全社會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會使兒童產生長大后要成才的潛意識。我們做老師的可千萬別把孩子們拒之門外啊!
我們的黨和政府,他們高瞻遠矚,著遠未來,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對全國農村中小學實行了“兩勉一補”的政策,解決了千百萬個貧困家庭孩子上學難的根本性大問題。現在又實行營養餐補貼,網絡電教逐步引進課堂。這些措施大大激發了孩子們來校學習的積極性。它將會大大促進我國的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國家將會是人才濟濟,更加繁榮富強,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參考書目:
[1]李小融 主編《小學教育心理學》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