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初中階段英語學習尤為重要,因此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所要解決的問題。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英語;習慣;學生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都對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做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學生受益匪淺,終身受用,教學的基本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習英語的習慣,如影之隨形,有“滴水穿石”的力量。讓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學習方式,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師應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培養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必要性
在我們這個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學習英語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長期的堅持與努力。在這樣日新月異的年代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因此舊有英語學習模式的轉變十分迫切。 在人類的知識在不斷飛速增長的同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眼前在校學習的需要,而且也是未來繼續學習和終生學習的需要。
二、培養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課前預習、上課、課后復習這三個環節特別重要,培養學生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就要求學生要認真學習、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培養獨立學習的習慣、主動探索的意識、積極進取的態度。
1.學生課前預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如果能在上新課前做好充分預習的話,不僅老師在課堂上可以相對比較“輕松”,而且可以增加課堂的容量和深度;學生自身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好地學習英語。先預習再學習,先復習再練習,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們可以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去聽課,課堂上有的放矢,聽課的效率會明顯提高。相反,學生如果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那學生在課堂上依賴老師,不能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久而久之,效果和信心都會慢慢泯滅。檢測課前預習的方法有很多,如讓學生完成“自學案”;小組預檢;課前抽檢;記載反饋;課前提問等方式來評價預習效果。
2.課堂上教學方法優化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地,高效的課堂氛圍能夠造就出善于思考,學習主動性強的孩子。只有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保障,具體做法如下;
1.1課外口語能力的培養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去最終目的是為了人們更好的交流,因此養成良好的說英語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課前口頭表達”能夠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用英語表現自己生活、自己個性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展、主動地學習。可以通過表演童話、典故、小故事、詩歌等語言材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推動學生學好英語,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1.2課堂教學方法多樣性
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深挖把教材內容,適當加以擴展,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形象生動的語言交際情景,善用多媒體,調動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可以通過情境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好學,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英語的學習是學習語言的運用,學以致用才能訓練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只有在愉悅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才能充滿自信,高質量的參與學習。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擴大學生參與學習的面和點。如播放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組織英語角,英語表演會等,使不同性格的學生,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課堂才能成為全體學生的學習樂園。
1.3從課上的內容到課外的擴展
課外知識適當的補充對學生的學習也很重要。廣博的知識面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擴展學生的視野。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有著積極的作用。做到課內外兼修是非常有意義的。 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活動的設計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還要延伸到課外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提供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機會,培養語感。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英語文娛節目,英語詩歌小組都是很好的培養興趣的方式,讓學生學以至用,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營造說英語的氛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是在短時期內就能養成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引導和督促中,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才會培養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是我們的基礎教育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