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基礎教育也在逐漸完善,小學體育教學也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由于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優良品質,被廣泛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1]。本文就將圍繞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其效果和影響進行分析。
一、情景教學的含義和方法
情景教學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利用想象、聯想等方式進行加工,使之變成形象的、生動的、有情境的活動場景,并利用一定的技巧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當中,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能夠深入理解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并促進學生身心共同發展的教學方法[2]。
情景教學中情景的創設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源自社會生活和實踐,強調的是生活情境與教學過程一體化。因此,情景的創設應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并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積累、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及情感需求等,在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基礎之上,創設出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以充分地理解并熟練地掌握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
二、問題能培養學生勤學善思的品質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的積累也較少,他們的思維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景,使小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放松身心,并以問題的形式來激發小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他們勤學善思的優秀品質。同時,由于小學生有著渴望教師關注的心理,小學體育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期待,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向小學生們提出問題:螞蚱、青蛙這樣的小動物是怎樣跳的呢?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并使其能夠描述出螞蚱、青蛙等動物的跳躍動作。通過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景,不僅能更引入教學內容,而且能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這樣一個問題情景中不知不覺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積極地進行思考,如人是怎樣跳躍的,立定跳遠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從而加深了對立定跳遠的印象,更好地達到了立定跳遠的教學目標。
三、游戲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
如果學生能對體育運動抱有極大地興趣,那么這堂體育課通常都能取得極大地成功。這是由于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最好的催化劑,它能使學生深入到教學內容的學習當中,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3]。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應用情景教學時應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盡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小學生天然便對游戲有著極大地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師應綜合考慮小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游戲情景,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掌握體育運動的知識和技能,達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例如,在上述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立定跳遠,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與立定跳遠相關的游戲,比如“青蛙過河”,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小學生在游戲的情景中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此外,由于小學生對游戲有著天然的熱愛,在體育課堂教學結束之后他們通常也會自動自覺地進行這個游戲,這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立定跳遠的技術要領,達到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要求。
四、競賽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競賽能夠促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而良性的競爭環境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進競賽機制,設計內容豐富,充滿趣味的競賽情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并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上述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設計了“青蛙過河”這一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進競賽機制,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賽。而在學生熟練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能之后,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比賽。教師可預先設置一定的距離,如1.2m,1.3m等,讓學生進行比賽,比誰跳的更遠。同時還可以進行團隊賽,將學生分為兩組,比較兩組學生的成績。在這樣的競爭機制下,小學生不服輸的競爭意識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兼顧大局,團隊合作的精神。
總之,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進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善用情景教學,激發小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提高其學習質量,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武榮華.情景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電教,2012,11(15):31.
[2]劉玉紅.情景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3,12(15):250.
[3]張海琴.將“情境教學”引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實踐意義[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3,8(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