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過程,而且也是情感發展的過程。可見,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情感的培養,其結果只能是學生在認知上掌握了政治課的有關知識,而行為上卻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的事情來。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了情感教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理服人,在“透”字下功夫。
雖然初中思想政治是常識課,但我在教學中不停留在教理論、背理論上,而是從教材提供的情境材料入手,引領學生討論交流,我適時點撥。在點撥時有意把課本上的理論學習的內容融入進去。這樣,增加了知識的可信度,使學生不僅口服,而且心服,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感情上把政治課真正當成一門科學而嚴肅認真對待。在這種情況下,教與學的對立就容易得到統一。
二、以情動人,在“活”字上下功夫。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投入,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思維和智力活動處于興奮狀態。同時,除了課本上的實例外,補充一些同學感興趣的例子,深入淺出的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課堂“活”起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自己就更能發揮在情感教育中的導向作用,從而促進教學的進行。
三、寓教于樂,在“樂”字上下功夫。
配合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學,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組織同學認真參加學校的每項活動外,還先后組織了社會調查、義務勞動、野炊活動,同時,還組織了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詩歌創作朗誦會、歌曲欣賞會、班歌創作評比等活動。同學們在活動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才干,而且感受到無比樂趣。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動了教學工作。
四、聯系實際,在“用”字上下功夫。
學生都不會反對政治課知識的正確性。他們之所以缺乏學習動力,是認為學來沒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強調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用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解釋成長中出現的種種困惑。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他們還真正體會到只有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看問題才能更深、更透、更遠,體會到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總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沒有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學就失去了神韻和靈魂。只有充分重視情感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并認真把它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進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質的一代人才,我們的社會才能發展進步,不斷地走向健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