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得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基礎教育發展策略中,把英語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培養英語綜合素養不僅依靠聽、說、讀、寫,還要從潛意識里進行英語國家文化的教育。因此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文化意識被作為和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塊,受到了空前的重視。
關鍵詞:交往能力;互動;英語教學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英語學習的提高。英語是一門語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語境,因此在學習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每一個學生都是興致勃勃地開始學習A、B、C,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就要靠教師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語言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既要適合學生的年齡、能力、興趣,又要讓他們感到一定的挑戰,滿足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成就感,維持學習的興奮點。如,教師可以“競賽激趣”。競賽以其競爭性、主動性、靈活性與多樣性等特點在英語課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針對學生喜歡活動的特點,每節課組織一場形式各異的競賽,能促進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的互動、交往意識。
二、有創新思維的教師是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的基礎
教師對學生的互動、交往能力的培養起主導作用。所以一個教師自身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互動、交往能力。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教師必須自己本身要有較強的求知欲。具有與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興趣?;竟υ鷮?,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和進行交際的能力要強,而且必須具備相當的外國文化知識,經常應用跨文化非語言交際手段來組織教學。而且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英語教學法理論。這就要求教師要多鉆研業務,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新穎的教學方法、模式、手段來指導我們的外語教學。
三、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的動力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因此學生能更好的培養互動、交往能力。中學生處在成長發育階段,他們頭腦靈活、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做是他們的階段性特點。而傳統的“師傳生受”的教學觀念束縛并忽視人的發展,勢必影響學生潛能的開掘,遏制學生的智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應保護學生敢想、 敢說 、敢做這份銳氣,滿足他們的好奇和欲望,鼓勵他們不要滿足單一的答案,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對學生新穎、獨到的見解要及時表揚,讓他們感受愉快與興奮的成功體驗。同時在課堂上的練習及回答應允許他們出錯、改正和保留意見。當其說錯、做錯時,教師應首先肯定其勇氣,再以誠懇的態度進行疏導,使其心悅誠服,從而避免挫擊其積極性以達到保護和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的有力保障
所謂“多媒體教學”是指在以班級形式授課的課堂教學中,在繼承傳統教學手段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礎上,恰當地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二者有機結合,各展所長,相輔相成,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開拓學生的創新精神。
如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事先教師按教學內容,在軟件里設置相應的情景,在教學中通過聽覺和視覺的刺激,營造對話氣氛,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加深知識理解認識的同時又加深記憶。又如在學習課文后進行課文內容提問時,在屏幕上設置一個顯示題目的窗口,一個圖示窗口,圖示窗上畫一個孫悟空,并設置一段短少而輕快的灰諧音樂。若學生回答正確時孫悟空會樹起大拇指并配有音樂說:“Right”“A good job!”等表揚鼓勵的話;若錯時則說:“Sorry, please try once more!”再答錯時則孫悟空搖搖頭說:“很抱歉,你又錯了”。在伴有音樂時屏幕上出示正確的答案。在這樣的氣氛下,令學生在思考回答時有期望表揚的心理,那么練起來干勁就十足了。在明快的動畫和音樂中給學生增添了趣味,也在更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教學能維妙維肖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五、創設語言環境,營造學習語言氛圍,是培養學生互動、交往能力的重要環節
中學英語教學應注意創設鮮活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生動、活潑的語言情境中產生共鳴,展開思維和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語言環境,營造學習語言氛圍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來參與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語言思維的能力 。情境教學樂在其中,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常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個生活畫面,包括人物的活動和漢語對話。學生覺得十分有趣,教師提問,畫面中的人物如果用英語對話又如何進行呢?于是同學們展開了自主學習,學本課的單詞、句型、聽錄音等。然后讓同學們扮演畫面中的人物,用英語對話,輪流操練。而且我特別注意用“實物演示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以圖畫勾勒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景”、“以生活展示情境”讓學生憑借想象的翅膀,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千變萬化的現實生活中去。同學們在玩中學習,學中玩,自然培養了學生的互動、交往能力。
總之,組織交往、互動模式強調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交往、互動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地、有計劃地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并讓他們在平等、自由、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下發展求異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操作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互動、交往。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應有進取、創新的精神,不斷的研討和改進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以自身強大的內驅力,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學生的英語學得更鮮活、更輕松,更具有生活性、社會性。
參考文獻:
[1]賈玉新. 跨文化交際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1997: 73-76
[2]劉衛東.論在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