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國內連鎖零售商們必須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使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各種信息能夠及時有效的在鏈條的各個節點暢通起來,讓“源頭采購,中間物流,終端銷售”整個鏈條不出現斷“鏈”。這樣,就可以在這些信息數據的指導下,做出正確快速的經營決策,實現快速擴張與有效管理的統一、跨地區經營和實時控制的統一、規模效益與集約經營的統一。對功能性商品應當采用效率型供應鏈,對創新性商品應當采用反應型供應鏈,以實現供應鏈與商品類型的戰略匹配。
關鍵詞:零售行業;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試圖在各企業間形成一種緊密協作的網絡業務模式,也就是從產品需求的角度,通過企業間的集成與合作,在各企業間形成一個虛擬供應鏈,實現企業行為與市場更緊密的結合,從而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并降低經營風險。零售企業的供應鏈庫存管理就是通過對客戶、生產、運輸等資源的不確定性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緩解與控制,通過庫存量的優化以提升顧客滿意度并增加利潤。
一、供應鏈中的庫存模式與商品管理
庫存管理模式從“生產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商品流向中,零售企業承擔了商品的流通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決定了供應鏈的發展模式。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兩種供應鏈模式的異同。
在以生產商為主導力量的模式下,零售企業的力量相對較薄弱,處于供應鏈上游的生產商主導了商品的庫存及流通模式。生產商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來計劃、組織生產,并推動所生產的產品的銷售。這種模式我們稱之為“推動模式”。隨著生產力的極度提升和零售企業力量的飛速發展,伴隨著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生產商的生產、運輸、設計的方面全面與市場動態接軌,并隨時按照市場的反饋作出改變。在這個過程中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在供應鏈中起主導作用。
通過對推動式和拉動式供應鏈模式的比較分析,不難看出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對于優化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合作,它使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客戶多方受益。有研究顯示:合作對供應鏈進步的貢獻率為40%,合作性計劃可使庫存減少15%,合作性預測可使準確性提高15%,減少開支20%~30%,節約運輸成本3%~5%。本文通過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分析,希望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在供應鏈管理中能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目前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商品管理系統,像METRO的GMS系統(GoodsOrderingSystem),即使一些小型的零售企業暫時還沒有商品管理系統的,也都按照一些固定的訂貨模式對商品采購和庫存水平進行監控與管理。
二、零售企業商品與供應鏈戰略匹配
零售企業的商品類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特性劃分為功能性商品和創新性商品。功能性商品是指那些用以滿足基本需求、生命周期長、需求穩定且邊際收益較低的商品,例如超市銷售的各種日用百貨、冷凍冷藏食品、常溫加工食品等。功能性商品的生命周期長、需求穩定并可準確預測,從而使供求可以達到近乎完美的平衡,這使市場調節變得容易,其商流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零售企業可以集中幾乎全部精力來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與上游供應商的密切合作,加速庫存周轉,及時補充存貨,采取高效率低成本的采購,對供應商的選擇側重成本和質量,根據市場預測保證均衡有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實現整條供應鏈的庫存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顯然,功能性商品要求效率過程,經營此類商品的零售企業應當采用效率型供應鏈。
創新性商品是指在設計或者服務等方面創新的商品,例如時裝、高檔電器、時尚用品和奢侈品等。這些商品能夠帶來較高利潤,但是由于其生命周期短暫和商品的多樣化,需求卻很難準確預測,并且大量仿制品的出現會削弱創新商品的競爭優勢,企業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更加新穎的創新,從而使需求更加具有不可預見性。創新性商品具有的高度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了供求不平衡的風險,因此其主要成本是商流成本而非物流成本,需要零售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靈活地響應顧客需求。選擇供應商要考慮的不是低成本,而是獲得速度和柔性;庫存和生產能力的關鍵決策不是使成本最小化,而是響應速度和靈活性,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三、零售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必要性
實施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零售企業競爭力,實現其競爭戰略,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有利于零售企業實現供應與需求的有機銜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在零售領域中,存在著供應商——零售商——顧客這樣一個最基本的供應鏈條,實施供應鏈管理可以避免信息失真、提高顧客信息反饋效率,使供求有機銜接、協調一致、反應迅速。
2.有利于零售企業實現精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是零售企業經營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對于零售企業供應鏈來說,供應鏈的贏利就是從顧客那里賺取的收入與供應鏈的全部成本之間的差額,供應鏈的成本越低,就意味著企業的獲利空間越大。供應鏈管理就是要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說供應鏈管理就是不斷優化,提高資源利用率。
3.有利于零售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就必然要進行業務流程重組,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進而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4.有利于零售企業加快資金周轉
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比一般企業的資金周轉時間縮短40%~60%,而資金周轉時間的縮短就意味著企業資金利用率的提高。
5.有利于零售企業改進交付可靠性,縮短交付時間,提高服務質量
企業通過加強供應鏈管理,可以大大縮短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時間,從而獲得無法復制的競爭優勢。現階段中國市場上產品品種越來越多,消費者需求變化越來越快。所以,在這個變化的世界里,成本固然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優勢,但是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進而有效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是競爭的根本。
6.有利于零售企業成為受歡迎的合作伙伴
實施供應鏈管理使供應商和零售商實現信息共享,供貨商們可以直接進入到企業的系統,各企業實現信息共享,在共享的基礎上,交易雙方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利益矛盾體, 而是建立在戰略發展思維基礎上的受歡迎的合作伙伴,實踐著雙贏的方針,協調彼此的行為。
總之,對于中國零售業來說,面臨著國外零售業巨頭的挑戰與威脅,我們只有面對現實,從戰略觀念到內部管理直至技術投資等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簡介:李燕川,中共黨員,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貴州財經大學MBA中心2013秋集中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