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統計工作是在質的規定前提下,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量的研究。它既可以觀察量的活動范圍,又可以研究質的數量界限,還可以觀察現象之間相互影響的數量關系。本文就統計具有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以及統計工作的任務和過程進行了較廣泛的探討。
關鍵詞:統計工作;職能;任務
一、統計工作的職能
統計具有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
信息職能是統計的最基本職能,它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對象,運用科學的統計調查方法,靈敏、系統地采集、處理、傳遞、存貯和提供大量的以數量描述為基本特征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從而為公共部門和社會大眾的決策提供服務。
統計的咨詢職能是統計信息職能的延續和深化,它是利用已經掌握的豐富的統計信息資源,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深入開展綜合分析和專題研究,為經濟活動的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各種可供選擇的咨詢建議與對策方案。
統計的監督職能是通過信息反饋來評判、檢驗和調整決策方案,它是根據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資料,及時、準確地從總體上反映社會經濟的運行狀態,并對其實行全面、系統的定量檢查、監督和預警,以促進國民經濟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指運用統計手段對社會、經濟、科技各方面進行檢查、監督和預警。
二、統計工作的任務
任何學科的實踐都是為了解決主觀對客觀的認識問題。統計工作是對社會經濟進行調查研究以認識其本質和規律性的一種工作,這種調查研究的過程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認識過程。
1983年12月公布施行的,并經1996年5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第2條明確規定:“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工作的具體任務可歸納為以下四項:
(一)為制定政策和編制計劃提供依據
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計劃的編制,都離不開對各種情況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掌握各種情況需要信息,而統計工作提供的統計資料就是信息,它是制定各項正確方針政策、方案規劃的有力保證。(二)對政策和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統計檢查、監督在實施各項方針政策、方案規劃時,也離不開各種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反饋,就可以及時了解執行情況、效果。如發現問題,也好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三)為管理各項經濟事業和社會事業提供資料。運用統計資料可以逐日、逐旬、逐月地公布生產進度,以便隨時總結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運用統計資料,還可以開展統計評比,以激勵群眾主動關心企業命運、參與企業管理,從而為管理和促進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提供資料。(四)為進行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資料。統計要加強國內統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做好統計資料的積累工作,加強社會經濟現象數量關系的綜合分析研究,反映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為各門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提供客觀的數字資料,也為國際社會通過統計數據認識中國。同時,也要加強國外經濟發展各方面統計資料的了解和研究,吸取其科學、合理的部分,為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而使用提供資料依據。
三、統計工作的過程
和人類其他所有的認識活動一樣,統計活動也要經過一個由現象到本質、由矛盾的特殊性到普遍性、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不斷深化的過程。從具體的統計認識活動來看,統計工作是由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等四個環節組成。
(一)統計設計。統計設計是指根據統計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研究目的,對統計工作各個方面和各環節所作的通盤考慮和安排,它的結果表現為各種標準、規定、制度、方案和辦法,如統計分類標準、目錄、統計指標體系、統計報表制度、統計調查方案、普查辦法、統計整理或匯總方案等。
統計工作是一項高度集中統一和科學性很強的工作,無論是統計總體范圍、統計指標的口徑和計算方法,還是統計分類和分組的標準,都必須統一,不能各行其是。只有科學地進行統計設計,才能做到統一認識、統一步驟、統一行動,使整個統計工作有序、協調地進行,從而從根本上保證統計工作和統計資料的質量。因此,統計設計是統計工作的先導。
統計設計的主要內容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的設計、統計分類和統計分組的設計、統計表的設計、統計資料搜集方法的設計、統計工作各個部門和各個階段的協調與聯系、統計力量的組織與安排。
(二)統計調查。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方案的要求,采用各種調查組織形式和調查方法,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所研究總體的各個單位進行觀察、登記,準確、及時、系統、完整地搜集統計原始資料的過程。
統計調查是統計認識活動由定性認識過渡到定量認識的階段,這個階段所搜集的資料是否客觀、全面、系統、及時,直接影響到統計整理的好壞,關系到統計分析結論的正確性,決定著整個統計工作的質量。所以,統計調查是整個統計工作的基礎。
(三)統計整理。統計整理是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任務,對統計調查階段所取得的原始資料進行審核、分組和匯總,將分散的、零星的反映總體單位特征的資料轉化為反映各組總體數量特征的綜合資料的過程。
統計整理是將對總體單位特征的認識過渡到對總體數量特征的認識的橋梁和紐帶,它既是統計調查的繼續,又是統計分析的必要前提,在統計工作中,處于中間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是指在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的基礎上,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所研究的現象總體進行全面、系統的數量分析,認識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進而向有關單位和部門提出咨詢建議,以及進行必要的分析、預測的統計工作過程。統計分析是統計工作的最后階段,也是統計發揮信息、咨詢和監督職能的關鍵階段。
一般來說,統計工作過程的四個階段是依次進行的,各有自己的特定內容。同時,它們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任何一個階段的工作失誤,都會影響到整個統計工作的大局。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保證從整體上取得良好效果,各階段也可以相互滲透、交叉進行。例如,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可以實行邊設計、邊調查、邊整理、邊分析;有時,在調查、整理階段進行一些必要的分析,或者對原設計方案進行適當的改進;有時,在統計分析中現有資料不能滿足需要而做一些必要的補充調查、加工整理和計算工作等。
作者介紹:李曉磊(1984.10-),湖北省襄陽市人,大學本科學歷,軍事經濟學院襄陽士官學校教員,財務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