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彰武縣社區體育現狀進行分析,著重探討彰武縣各社區體育之不足。提出建立高水平的科學健身隊伍,構建新型社區體育模式是社區體育工作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彰武縣;社區體育;發展現狀
城市社區體育是城市化發展進程的產物,是現代城市文明的標志。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社區體育不僅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也不斷提升了自身的地位,使其成為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主要組成部分。針對目前面臨的困難,加快現行體育政策的改革和制度創新,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引導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并關注城市中農民工的體育活動,就成為發展城市社區體育的主要對策。
一、彰武縣社區體育發展現狀
1. 參加社區體育活動人群的年齡現狀。經調查,雖然最近幾年,參加體育活動人群的年齡比例有所變化,但是彰武縣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的年齡仍呈“老齡化”趨勢,即5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數較多,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及少年兒童人數較少(見表1)。
經查閱以前數據和資料,不難發現35-50年齡段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出現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彰武縣居民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經濟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和追求有明顯增加。但是彰武縣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的年齡仍呈“老齡化”趨勢,即5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數較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大多退休賦閑在家,為了尋找生活樂趣和防治老年性疾病,參加社區體育活動是這些老年人的最直接選擇;中年人及青年人,由于大多是企事業的管理人員、業務骨干或是在校學生,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的時間得不到有效的保證。有體育鍛煉意識的也只有利用雙休日及假日時間,但這種無規律的時間安排,無法保證社區體育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少年兒童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的機會也不多,甚至在主觀意識上認為社區體育是老年人參加的活動。
2. 居民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的動機狀況。結合彰武縣的整體發展情況和人民文化素質來看,彰武縣的農村人口占了全市人口很大的比重,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大都是城市人口。調查結果表明,社區居民參加辦事處所組織的體育活動,其主要目的是增進身體健康(見表2)。
3. 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現狀。由于受彰武縣的經濟條件限制,以及參加社區體育人群的局限性,彰武縣的社區體育的場地設施建設及管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諸如場館數量較少,參與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場館管理和利用不充分。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區體育設施不斷提高和完善,但仍無法滿足現階段社區體育的需要,嚴重匱乏的體育設施與日益增長的社區體育人口形成極大的反差。調查結果表明,社區辦事處所屬場地僅占18.2%(見表3)。因此,可以得出,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體育場地設施,到目前為止不能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
4. 居民選擇社區體育活動內容的狀況。經調查,由于參加社區體育的人群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因此,體育活動內容以適合老年人為主,室外項目主要有門球、老年秧歌、慢跑、太極拳、劍、氣功等。彰武縣近年來舉辦了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但是大多數項目為分散型、小型化的自發性活動。
5.各社區體育活動的地點。經調查,彰武縣居民自發的社區體育活動點的活動場地,主要集中在社區的空地、廣場、公園、小區綠地等,從選擇人次可以看得出來,占總人次的74%,而選擇在單位場地和社區公共體育場館鍛煉的人數僅占19%。在收費體育場館鍛煉的人數就更少了,只有2%的居民選擇這一項(見表5)。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與目前體育活動點的活動項目對場地設施的使用情況有關,另一方面與目前體育場地設施匱乏及社區內現有的體育場地設施的使用情況有關。
二、結論
1.目前彰武縣社區體育組織不夠健全和完善,組織管理機構職責不明確;社區管理體制存在政社不分的現象。。2. 參加社區體育的人群以城鎮老年人為主,我市農村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相對較少。。3.場地設施的使用情況不夠理想。很多體育場館、學校及企業單位內的場地設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建議
1. 健全和完善社區體育組織。2. 加大宣傳力度,促使中老年以外的人群積極參加體育鍛煉。3.加強在體育設施方面的經濟投入,積極開放學校,企業單位內部場地,使其充分利用。
作者簡介:李秋艷(1980—)女,遼寧人。武漢紡織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訓練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