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故事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能讓觀眾持續的對故事中的角色和情節保持興趣,這就需要對講故事的媒介和方法有著一定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今天我們就要探討一下動畫電影敘事的方法跟技巧。
所有的影視作品都有著強烈的戲劇性,這種戲劇性體現在一種對日常生活的藝術表現。例如我們用剪輯來制造劇情里時間的流逝,利用鏡頭的縮放來制造劇情里場景的變化等等。這種戲劇性來自演員的表演,來自于情節特定的安排,來自于導演對生活的領悟和提煉與超越。我們需要在現實中刪減與主題無關緊要的部分來挑選各種可以制造戲劇性矛盾的因素,通過藝術加工來重新營造影片的一種現實。故事永遠不是真實,它是高于現實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
而動畫電影對戲劇性的依賴和表現就更加的徹底和純粹,場景,角色以及劇情完全是我們主管創造的得產物,是一種徹底的對現實在加工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動畫電影和所有的電影一樣,是一門視覺藝術,對于視覺藝術語言的追求與創新通常反映了這門藝術的形式的本質,這也是很多動畫電影擺脫了傳統的敘事方式而去追求更純粹藝術表現形式的原因。
我們選擇動畫或者人偶來講故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動畫形式的角色能夠完成人類演員無法完成的情節,如果真人來演動畫中的情節,那會是無比的直白和空洞,那種奇思妙想和夸張的情緒是人類無法企及的。動畫表現形式的價值不只是能夠創造出那些奇幻的場景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理解事物的角度。相比真人電影的拍攝,動畫更能讓我們有機會去詮釋一個更具想象力的世界。
在科幻和童話故事里,非人類的角色總是具有擬人化的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用動物、機器人、木偶等非人類角色來詮釋故事,用童話寓言的形式來演繹生活,有些像小孩子吃藥時必須要配上糖水一樣,常常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領悟到人生的一些哲理。視覺上的隱喻往往比起冰冷的事實顯得更加真切和生動,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話這些經典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想象一下這些故事中如果少了擬人化的表現方式后將會變得多么平淡。隱喻得得手法常常讓故事的人物和情節更加生動和豐滿,在絕大多數童話和傳說故事里,非人類的角色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們其實并不是在表現自己,而是在影射人類身上的一些特點。
對于觀眾來說,影片中的角色的境遇和觀點的轉變常常非常有啟發性,就像狄更斯小說里的吝嗇鬼先生在最后痛改前非讓所有讀者感動一樣。角色的這種改變總是能夠帶來精彩的戲劇性,這也是影片創作者總喜歡利用這一點來敘述故事的原因。角色的境遇的轉變往往往往會給影片帶來新的視角,而這種角色完全被設定在現實與虛幻交錯之中,充滿魔幻色彩的情節會更加讓人為之感動,利用動畫來表現這種手法將是不二之選。
動畫電影常常用夢境來表現,這種手法可以讓我們把現實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實物放入超越現實的背景當中。在那里,本來沒有關系的事物變成相互關聯的,本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描繪夢境常常是劇作家非常愿意使用的手法,因為它非常適合用來揭示人們內心的活動,或者向觀眾傳達一些隱晦的信息。盡管在今天看來這種手法有些俗套,但還是會經常出現在影片之中,只不過被表現的更加巧妙了。所以,現在的夢境往往與現實不分彼此,讓觀眾們無法分辨,從而讓夢幻效果更加的自然、更加的真切。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不僅僅是用來呈現夢境的畫面,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以此來呈現某種超越現實的邏輯和思考。
我們通常認為動畫的形式很難去表現一些嚴肅深刻的主題,但其實在動畫電影的歷史中,嚴肅題材的動畫一點也不比童話這樣輕松的主題少。動畫片強有力的寓言性正式表現深刻主題的有利手段,它往往能夠讓我們打破一些陳規舊俗,摘下有色眼鏡去認識事物深層的本質。隆納濟世助殘和阿德曼動畫公司合作了一些列公益性動畫片,片中的動物角色在身心上都有些殘疾。但這并不是為了制造什么幽默效果,而是讓人們如何理解和幫助殘疾人,動物的出演讓這一嚴肅的社會現實題材一下子變得具有了親和力,容易讓人理解。
當利用動畫這種隱喻性的時候,需要選擇適當的題材和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動畫這種表現形式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