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強化企業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是實現企業發展目標,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強化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客觀需要,也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迫切需要,對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企業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問題與對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在企業反腐倡廉工作中,構建反腐倡廉懲防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制度建設,而制度的執行則是制度建設得以落實的關鍵,強化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力,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大計,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最初著眼點。當前,如何提高企業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力,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促進企業科學發展,是迫切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一、目前企業反腐倡廉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企業為加強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不斷出臺、完善一系列的相關規定,但仍然存在“反腐制度常建,腐敗行為不斷”的現象,從去年查辦案件統計結果顯示,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由此可見,在某些部門和人員中還存在“有制不依、執制不嚴”的現象。“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反腐倡廉制度落實難、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已直接影響到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效和深入開展。
二、反腐倡廉制度執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1.制度制定后并“束之高閣”,存在著執行不到位、貫徹不徹底、落實打折扣等問題。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包括一些領導干部,對企業規章制度、上級要求置若罔聞,辦事隨意性大,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強調特殊性,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執行上存在的偏差沒有感覺,也不覺得重要。還有一些管理制度下發之后就被束之高閣,從來沒有真正執行過。由于沒有堅持制度,以及制度落實不力而造成管理漏洞、形成風險隱患,企業違法違紀案件時有發生。
2.制度執行缺乏常態化。反腐倡廉制度剛出臺時,執行的比較好,但往往是“一陣風”后就歸于沉寂,隨著時間的推移,執行保障機制跟進不及時,抓落實不夠,某些人思想上逐漸松懈,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制度在執行中逐漸變了樣。需要長期堅持的制度執行起來往往“變形”,缺乏一貫性;一些單位和個人對制度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惡意規避,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制度的規范落實和具體成效。
3.制度監督不到位。監督檢查是對制度的執行效果的有效手段。有些監督檢查人員缺乏責任感,監督意識薄弱,不主動監督;有的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過分注重自我保護,不敢監督。同時,由于監督的方法缺乏創新,監督往往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對基層的檢查往往流于形式,有的僅僅是查看臺賬、翻記錄,對制度的執行效果缺乏科學的評價,無形中助長了重制度不重執行的不良風氣。
三、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需要強化的幾個方面
1.宣傳教育力求內化,增強執行制度的影響力。廉政制度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要區類分層,因人施教。企業領導干部是提高執行力的關鍵所在。要使每一名企業領導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制度意識,牢固確立在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制度貫徹沒有變通的意識,不能因為級別高、權力大就可以踐踏制度、可以漠視制度、可以肆意違反制度、可以不去在落實制度細節上花功夫。要通過向員工灌輸敬業重德、主動積極、細節完美、做事到位、不講借口、立即行動的工作理念,來強化員工的執行意識。特別要注意在企業文化宣貫中融入這些內容,逐步形成有特色的企業執行文化,讓員工心悅誠服地自愿多用心,提高制度執行效能。教育內容和形式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內容要豐富,形式要靈活。一是教育的內容要有針對性,應根據不同制度的要求而定,根據基層干部的不同情況而定,使宣傳教育不搞“馬后炮”,增強時效性。二是開展以案為鑒,典型引導的教育。要通過學習宣傳正面典型,使干部學有對象,趕有目標。三是教育的形式要創新,要有靈活性。古人云:“使為之,不如樂為之”,趣味性、寓教于樂的形式也受大家歡迎,如舉辦執行廉政制度為內容的燈謎競猜、演講比賽等,其形式直觀生動,使大家在輕松的形式下深入學習廉政制度并受到教育。
2.科學制定、不斷完善是保證反腐倡廉制度執行的基礎。在制度的建立上體現科學性---在起草制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在制度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組織機關各職能部門及所屬單位的人員對即將出臺的制度進行評議,確保所定制度用得上、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在制度清理上確保及時性---注重對廉政制度實施動態化管理,按照“查、廢、并、改、立”的原則,對已經過時、不起作用的制度文件及時予以廢止;對企業經營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研究制定相關制度,填補廉政制度的空白;對有缺陷、有漏洞的制度要及時進行修改完善,不斷增強反腐倡廉制度的科技含量,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一要認真抓好已有的規章制度、廉政法規的貫徹執行。要大力增強干部職工對系統內外法規制度的感性認識,將各種廉潔從業規定編印成冊,經常學習和對照檢查,在思想上樹起一把“尺子”,從源頭上防止腐敗。二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現有的制度,建立起一個不愿腐敗、不敢腐敗、不能腐敗的制度管理體系,防患于未然。三要抓好制度的執行。制度一經制定就要公布于眾,讓全體干部職工來學習、相互監督,使制度真正成為一道有約束力的屏障,在制度的執行上要做到不留“死角”和“盲區”。使反腐倡廉各項制度規定彼此銜接、環環相扣、配套完善。
3.監督檢查力求嚴格,增強執行制度約束力。在監督檢查上,把握好三個重點問題。一是誰來監督的問題。公司紀委負責監督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組織、匯總上報等工作,各基層單位按照黨政一把手負總則的原則,組織好本單位的監督工作;對涉及多個部門參與的之間督查事項,明確牽頭部門,加強溝通配合,強力保障制度有效落實。二是監督什么的問題。對于反腐倡廉制度的監督,要出臺監督方案,細化監督檢查內容,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全面提升制度執行力。三是如何監督的問題。采取明察暗訪、網絡監督、觀摩拉練等方式對制度執行力情況開展督查。
總之,加強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力,教育是基礎、完善是關鍵、監督是手段,懲處是保障。只有把四者有機結合起來,真正落實到位,才能有效保證加強廉政制度的執行力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注重實效,使之真正發揮反腐倡廉制度應有的作用,確保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