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習題課不單純的是為了中考,更主要的任務在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正確掌握知識體系的整體網絡及內在規律,并以此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那么如何進行初中化學習題課的有效教學呢?
一、科學地選擇習題
要做到科學地選擇習題,老師須認真鉆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課標,分析近年中考試題的變化,每年中考不會有重復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課標,它就是中考命題的依據。研究課標,把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只有教師正確認識了習題的功能,才能準確把握習題的方向,才能做到試題內容、題型、難度、題量等符合學生的實際,才能使習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認為應選擇那些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那些易暴露學生問題、能開闊學生視野、與生活聯系緊密、注重知識應用的題目。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習題時常考慮以下原則:
1.選題要有代表性和啟發性,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
習題對學生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無可替代的,教師要篩選一些科學的、重要的、與教材貼切的、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題海戰術。習題不在多,而在精。比如,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留給學生的習題可設計如下:
(1)在化學反應甲+乙=丙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應,生成8g丙,則參加反應的乙的質量是( )A.2g B.3g C.5g D. 8g
(2)最近,我國擬推出一種廉價環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燒時發生如下反應:x+3 O2=2CO2+3H2O,則甲醚的化學式是(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0
2.以點帶面,突出思路教學
在習題課教學中,重視題意的分析,逐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通過審題,讓學生弄清每類習題與哪些概念、理論、公式和哪些物質的性質有關,進而找出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然后根據習題特點,找出解題的要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案,把握解題方法,并能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重事項。如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一般思路為:⑴審析題意。從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關系。⑵列已知,設未知。⑶列出比例式、求解。⑷寫出答案并驗算復核。
3.要重視習題課的反饋糾正
習題課教學中,對學生習題中出現的范例和錯例應及時整理,并反饋給學生。如解題中的簡捷思路、方法和技巧,筆答題邏輯的嚴密條理清楚,通過講評,介紹給其他學生,有利于推廣交流,啟迪思維。通過對錯例的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理解為什么會出錯,從而對癥下藥。對錯誤嚴重的,還可以進行面批、面改,給予個別輔到,便于因材施教。如我們學校化學組建立錯題集的科研課題,讓學生自己建立錯題集對于常出現的錯題,把它整理出來,寫明原因,分析正確答案,然后不時拿出來看看,通過錯題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和習慣,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分析、梳理,抓住問題的關鍵,條理化、系統化地解決問題;并通過錯題集解決零散、疏漏等問題。學生的錯題處,就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教師不僅據此設計復習題,舍棄了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還因此教學思路更明確,教改的步伐更堅實,學生自己也懂得了如何依據錯題,重點攻關、補救、反思、進取、創新,各方面相得益彰。
4.注重習題的創新性,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新課標和新教材與原教材和教學大綱相比較,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難度,但相應強化了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分析近年中考試題就不難發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化學現象,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化學與健康,生產安全與食品安全等成為了考試的熱點。中考試題的導向性是明確的,老師在選擇習題時就耍符合這種變化趨勢,平時多收集一些這方面的素材,設計一些新穎的習題,有意識地加強練習。
5.注重習題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次完成習題
習題的難度要分層次,習題的題量要適中,且在完成的時間、數量上不搞“一刀切”,讓學生有一定的選擇,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學生逐步實現由“懂得”到“會做”,由“會做”到“會學”。
6.集思廣義,調動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
選擇習題不應由教師獨斷,可以考慮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生中去,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我們化學組的科研課題建立錯題集,我們進行試驗,每位老師每周讓學生將他們自己認為有針對性、容易發生錯誤、有趣的習題“投稿”給老師,每次單元練習和單元測試試題,我們都會從學生的“投稿”中選擇。然后習題課處理后,老師在找這些錯題中學生還有哪些沒掌握的,學生易錯的,我們在把它整理出來,這樣讓學生突破易錯點,得到提高。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又能使學生得到很好的鍛煉,既拓寬了出題的視野,又提高了習題的質量。實踐表明這種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效果特別好。
二、如何靈活、有效地講解習題
精心選擇了好的習題,還只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利用習題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更是需要老師用心思考的問題。高明的老師常常利用習題教學來鞏固和檢查學生所學的知識,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的出發,教育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評價、會質疑、會反思。
我個人覺得:講解習題之前首先要非常熟悉試題的重、難點所在,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搞清知識點,擴大知識面,形成知識鏈。做到心中有數,講解時才能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重點不要放在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重現上,不要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簡單訓練,而應放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和知識的整體聯上,放在總結歸納解題規律、尋找解題突破口上。
無論用什么方法,講解習題一定要讓學生有思辨、質疑的時間,某些實驗題應該讓學生去動手探究,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會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習題中普遍出現的錯誤,教師要重點講解,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矯正學生在審題、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誤,培養他們規范作答的好習慣,而那些絕人多數學生都會的題目,完全可以不講,留待課后個別答疑。從而節約大量的學習時間,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教無定法,生硬地照搬照抄只能是邯鄲學步,批判性地繼承別人的經驗,找出適合自己實際的最好方法,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