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門不斷加大對初中學校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的重視力度,以此來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員。新課程改革之后,人們更加關注我國的歷史教育,歷史課程教育已經成為了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歷史教育必須要順應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明確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困境,并實施改革。對此,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現今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高中;困境;歷史教學
在世界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不僅僅是我國,國外很多國家也都將發展的重點轉移到了教育問題上[1]。自2004年我國開始實施初中課程改革,大量的研究學者都對教育課程改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再一次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其中歷史教學在改革中所表現出的不適應十分明顯,而找出歷史教育“不適應”的所在,分析其面臨的困境并及時解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困境
1.教學理念落后
站在教學理念的角度來講,在我國現今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將授課教師作為教育的中心[2]。與此同時,它還指出在進行歷史教育的過程中,實現高中生對人類歷史的進化與發展的認識,同時對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相關的概念等有一定的了解。教學大綱在明確指出了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同時還指出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要考慮到的多個問題[3]。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國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轉變為了創新能力與自學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落后。
2.教學目標不明確
歷史教學實際上就是借助對中國悠久歷史的了解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陶冶學生的情操。除此之外,歷史教學的又一目的就是從整體上提高我國學生的全面素質,最終使其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4]。然而從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開始至今,我國的高中歷史教學都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階段的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究竟為何。高中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歷史教學是為了應付日常考試與高考進行的。
3.高中歷史教學沒有受到重視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高考制度的重視力度,而這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的發展,但是同時也造成了歷史教學下降到副科水平的現象。在過去的教學中,不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對歷史課程有著足夠的重視,但是新時期下我國高中歷史教學卻被忽視了[5]。因為歷史課程自身的課時安排比較少,所以教師不得不在短課時內完成相同的教學任務,這往往會給任課教師造成很大的壓力,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
4.教與學的難度大
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為我國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追求,在社會競爭與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人們對功力的追求過于熱忱,而這就造成了對歷史教學的忽視。由于我國正在轉型階段,所以人們都存在比較明顯的急功近利心理,將經濟利益看得非常重要。歷史這一學科是一門名副其實的意識形態學科,而這一學科注定在經濟競爭環境中得不到好的發展。
二、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對策
1.傳統課堂教學改革
在現今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僅對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性質等知識的抽象概念作一些簡單的區分,使用頻率較低的內容也憑自己的意志任意刪改,使得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貫性被破壞。所以,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能夠很好的將歷史知識和應用實踐聯系到一起,通過實際的歷史性質與意義的聽說應用讓學生加深知識的記憶,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此同時,情境教學對于學生接受新知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把書面中的內容與情境很好的結合到一起。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入游戲教學法,為學生在學習歷史這一意識形態學科的過程中營造輕松的環境。
2.基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創新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等于實現了提高教學質量一半的。尤其是對歷史教學來說,這一學科具有較強的探索能力與思維能力,所以需要學生本身對歷史產生興趣,自主的積極思考,充分活躍起思維。由于受到了心理學的較大影響,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情感教學法可以說是一大創新性的進步。歷史教學受到計算機的影響通常包括多個方面,而網絡課堂則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方面。情感教學法更加注重對學生主體位置的確定,同時還特別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優化課堂效果。而網絡課堂則是借助計算機技術等多種技術為學生呈現出不一樣的課堂內容表現形式,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3.借鑒國外教學的創新
創新精神一直是近些年來社會各界所呼吁的,它能夠使得一個國家更加自立、自強,同時也能夠推動一個民族整體的發展。在將國外教學創新引入我國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對我國歷史課程發展的實際出發,例如案例教學法等。案例教學法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機會,拉近了兩者間的關系。
三、結束語
找出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困境,對高中歷史教學進行改革之后我們就可以非常直觀的在新課標歷史教科書中找到現今我國的發展水平了,這樣不僅有利于高中生將其與自身所處的實際環境聯系起來,還能提高其學習效率。與此同時,這還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我國的發展歷史、當今與未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孔凡哲.課堂教學新方式及其課堂處理技巧:基本方法與典型案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0
[2][美]Linda Campbell 著,霍力巖等 譯.多元智力教與學的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3]黃成富,黃興浩.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異步教學法”實驗情況匯報[J].云南教育,2004(02).
[4]張永功.從同步教學與異步教學的不同結構看它們的不同功能、性質和特點[J].異步教學研究,2007(01).
[5]為新課程教學提供一種現代教育理論和操作系統一新課程異步教學實驗資料介紹[J].異步教學研究,2008(02).
作者簡介:黃志武(1974-),男,廣西武鳴縣,本科,職稱:中一,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