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法翻譯法的歷史地位、價值及其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優勢和不足,已經引發了諸多有意義和無意義的爭論,作為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它:是簡單棄之,還是科學實踐?針對當前我國英語教學水平及現狀,筆者認為語法翻譯法還應該繼續存在。
關鍵詞:語法翻譯法;我國;英語教學
語法翻譯法是為培養閱讀能力服務的教學法,其教學過程是先分析語法,然后把外語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和逐詞逐句直譯,在教學實踐中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語法翻譯法重視閱讀、翻譯能力的培養和語法知識的傳授。課堂以老師為中心,學習方法以記憶力為主。
該方法繼承了拉丁語的傳統又稱傳統法。翻譯法的優點是:1.在外語教學里利用文法,利用學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2.重視閱讀、翻譯能力的培養,重視語法知識的傳授以及對學生智慧的磨煉。3.使用方便。只要教師掌握了外語的基本知識,就可以拿著外語課本教外語。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設備。4.在外語教學里創建了翻譯的教學形式,對建立外語教學法體系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語法翻譯法是英語教學歷史最悠久的教學法,但長期以來,因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點如忽視口語教學,過分注重語法、翻譯教學而備受尊論,尤其是在注重口語教學,強調聽說、交流運用的聽說法、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等相繼傳人我國后,語法翻譯法便被當作是陳舊落后的教學法而遭到非議和排斥,有些人甚至把“啞巴英語”現象歸罪于語法翻譯教學,致使這一傳統教學法在當今沒有得到應有的合理運用。其實,語法翻譯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還是有其用武之地的,教師如能善加利用,是可以用它來促進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
首先,適當利用語法翻譯法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英音、詞匯、語法等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于中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是在非英語語言環境下進行的,并且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屬于基礎英語的學習,是為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獲得可持續學習英語的能力打基礎的。基礎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語音、詞匯、語法等。其中,語音是語言的本質。說話人如果不規范甚至錯誤,不僅會造成該說話人對信息的接收出現偏差,也會讓聽話人產生誤解。因此對語言進行語音訓練時,除了讓學生聽和模仿外,教師有必要用母語輔以發音理論的講解。而對于構建語言大夏的材料—詞匯的教學,教師并非都能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直觀教具來進行,一些具有抽象意義的詞匯往往難以用直觀教具來進行教學。還有一些詞匯,即使教師有足夠的能力用英語來解釋其詞義及用法,受實際接受能力的限制,學生也未必理解得了,這時還不如用語法翻譯法讓學生學得更直接、明了。至于說到語法,至今有些教師并未引起重視,就其原因,一是語法翻譯法受到很多批判,教師對講授語法有很多忌諱:二是近年來高考命題有了很大變化,單純考語法的試題逐漸減少,于是出現了“淡化語法”的說法,一些教師認為教英語不必教語法,學生學習英語不必學習語法。這種觀點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學習英語不懂使用相關規則,在學習時很容易受到漢語負遷移的影響而出現過多的漢式英語。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對語法應給予重視。而對于語法的教學,有一些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感知和理解,但有些相關的語法定義、結構及使用規則,有時有必要用母語進行說明,以便學生逐步掌握其規律并用之來指導自己的語言實踐,而不是靠所謂的語感來進行語言實踐,因為在非語言環境中且輸入不足夠的情況下很難形成準確的語感。
其次,適當運用語法翻譯法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需要大量語言知識的輸入,而閱讀是進行語言輸入的一條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因此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這不僅符合英語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和途徑有多種,而適當運用語法翻譯法有助于培養閱讀能力。在課堂上,用語法翻譯法進行閱讀課文教學或閱讀理解題的訓練,并非指那種單純依靠母語對閱讀文進行逐字逐句地通篇翻譯講解的方式,而是結合教學實際,針對一些為英語所特有的且學生容易弄錯的表達方式、較難理解的結構復雜的長句,運用語法翻譯法進行解釋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句子的分析能力,積累語言材料,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句子的意思或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進而理解篇章內容。對閱讀文中的重點詞匯、句式,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進行英漢對譯練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詞句的用法,同時提醒學生關注英漢兩種語言表達的差異所在,因為這些差異往往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難點所在。在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訓練時,只注重答案而對學生理解不理解文章內容不予以關注,造成學生囫圇吞棗,這不利于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提高,而教師必要的解釋則會讓學生豁然開朗。做課外閱讀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找一些配有譯文或答案詳解的文章來閱讀,以增強理解力。學生看得懂,才會越發有閱讀興趣,其閱讀能力才會得到更好地提高。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法翻譯法進行書面表達的訓練。筆者認為書面表達的實質就是寫語法,語法水平決定一篇文章的好壞。我們知道,母語對英語的學習既有“正遷移”的積極作用,也有“負遷移”的反作用,而受母語“負遷移”影響,在書面表達中一個常見錯誤就是漢式表達,要克服這一毛病,需要教師平時注意引導學生熟知英文相關的詞法、句法,并要注意用語法翻譯法對比英漢兩種語言表達上的差異。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使學生逐步形成英漢語言表達差異的意識,在今后的寫作中盡量減少或不出現漢式英語表達現象。因此,恰當利用語法翻譯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準確性。
實踐證明,隨著科學的進步,教學經驗的不斷豐富,翻譯法吸取了其他教學法的一些優點,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閱讀為主的情況下,兼顧聽說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因而教學形式也變得多樣,方法較活,活躍了課堂教學。恰當運用語法翻譯法有助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目前情況下,仍然沒有哪一種教學法是萬能的,且語法翻譯法還有使用價值的情況下,有必要對語法翻譯法這一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挖掘并加以創造性地利用,以便讓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