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法國名醫卡薩尼斯有一句名言:“人與動脈同壽”。此后,人們就形象地把血管比作“生命的蠟燭”。可見,人的壽命與其血管的健康有密切的關系。那么,人們應如何維護血管的健康呢?近日,美國著名醫學網站“網絡醫生博士”撰文介紹了一些可保護血管的好習慣。
1. 注意進食的順序和細嚼慢咽 臨床研究發現,肥胖是導致血管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而要想避免肥胖,就要注意進食的順序和細嚼慢咽。“網絡醫生博士”網站的研究人員指出,正確的進食順序是先吃蔬菜及海藻、蘑菇等熱量少、需要一定消化時間的食物。吃完這些食物后再吃主食和肉類食物,就可在血糖升高前出現飽腹感,防止攝入過多的熱量。此外,人們每吃一口食物,應咀嚼30次以上再咽下。
2. 常做可增強血管功能的運動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原地踏步、慢跑、做柔軟體操(一類以慢慢舒展肌肉、關節為主要動作的體操)及肌肉鍛煉等運動均具有增強血管功能的作用。研究人員指出,人們若經常做上述運動,就像給硬邦邦的面團中摻入水一樣,使肌肉和血管變得柔軟,進而取得改善血液循環、抑制交感神經功能的效果。
3.放松精神 瑞士蘇黎士大學醫院的羅威醫師指出,突然加重的精神壓力可使人的血管內皮功能發生障礙,損害血管的擴張能力,使血管不能隨器官對血液需求量的變化而調整其口徑大小,從而可增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
4.年年進行血管檢查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志》上刊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女性在長期服用避孕藥后可誘發靜脈血栓,因此最好每年做一次下肢血管的檢查。
5.控制糖的攝入量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特任教授、東京栗原醫院院長栗原毅在日本《一周新聞》雜志上撰文指出,人們應適當地減少糖的攝入量。長期攝入大量的糖會使人體內的胰島素迅速增多,并可影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人們應將每日攝入糖的總量控制在30~40克之間。在人們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3塊餅干約含糖10克。
6.常喝番茄芹菜汁 研究發現,番茄中富含番茄紅素、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具有保持血管壁的彈性、抗血小板凝聚、預防血栓的作用。芹菜中富含芹菜堿,具有抗氧化、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作用。用這兩種蔬菜制成的番茄芹菜汁具有卓越的保護血管的作用。番茄芹菜汁的制作方法是:取番茄200克,芹菜50克,檸檬汁20克。將番茄洗凈,去皮,切成小丁。將芹菜(包括葉子)洗凈,切成小段。將番茄丁和芹菜段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汁,調入檸檬汁即成,可隨意服用。此外,冬瓜、絲瓜、苦瓜等瓜類蔬菜所含的鉀較多,所含的鈉較少,也具有降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小白菜、大白菜、西蘭花、芥藍、胡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則具有防止膽固醇在動脈壁上形成斑塊、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