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各種心臟結構和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此病幾乎是所有心臟疾病發展的最終結果,其患者在發病5年內死亡的幾率高達65%。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心衰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病理過程,其中,人體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長期處于亢奮狀態是導致心衰病情惡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調整人體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功能是治療心衰的關鍵。
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治療心衰。但這兩類藥物在治療心衰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β受體阻滯劑具有調節心率、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大心臟排血量、降低心肌氧耗量和延緩竇房結及房室結的傳導等作用。使用此藥治療心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心衰患者病情的惡化、降低其發生猝死的幾率,但無法從根本上緩解心衰患者的病情,而且副作用較大,存在肺底啰音等并發癥的心衰患者都不能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是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此藥對人體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療心衰。不過,心衰患者在長期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進行治療時,常會出現“醛固酮逃逸”的現象(即患者體內醛固酮的水平不能持續穩定地降低),即使患者加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也無法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因此,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適合心衰患者長期使用。由于上述兩類藥物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臨床上開始尋找其他可以有效治療心衰的藥物,螺內酯就是其中之一。
螺內酯又叫安體舒通,屬于醛固酮拮抗劑。過去,螺內酯一直被臨床上作為利尿劑使用,然而近年來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此藥對心衰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螺內酯之所以具有治療心衰的作用,其原理有以下幾點:
1.螺內酯對人體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功能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可以顯著地降低人體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心肌的收縮力、加大心臟的排血量,從而具有從根本上抑制心衰病情的發展、甚至逆轉心衰病情的作用。
2.患有低鈉血癥以及人體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抗利尿激素、心鈉素、兒茶酚胺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而螺內酯對上述病癥都有治療的作用。
3.心肌纖維化是心衰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多由鈉潴留所引起。此癥可引起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而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導致心衰患者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螺內酯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減輕心衰患者鈉潴留的癥狀,從而降低其發生猝死的幾率。
為了證實用螺內酯治療心衰的效果,德國的研究機構做過一個臨床實驗。他們將300例心衰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1組和對照2組,每組各有100例患者。研究人員讓治療組患者使用螺內酯進行治療,讓對照1組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讓對照2組患者間斷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進行治療。治療1年后,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而且沒有患者發生猝死。而對照1組和對照2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僅為69%和65%,兩組患者中各有3例患者發生了猝死。研究人員根據此次研究的結果認定,螺內酯在治療心衰方面的效果要遠遠優于目前臨床上其他治療心衰的藥物。此藥可作為治療心衰的首選藥物使用。
用螺內酯治療心衰的方法是:患者在開始治療時每日服25毫克的螺內酯。在治療8周后其病情若沒有得到緩解,且其血鉀水平沒有明顯升高,可將螺內酯的用量增加至每日服50毫克。患者在每日服用25毫克螺內酯治療期間若出現高血鉀的癥狀,可將此藥的用法改為隔日服25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螺內酯可引起月經紊亂、乳房觸痛、男性乳房發育、嗓音變細以及性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對男性心理的傷害比較大。不過專家們在權衡利弊后認為,心衰患者使用螺內酯進行治療雖然會引起多種不良反應,但考慮到此療法對心衰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以及心衰對人體的危害,兩相比較,還是利大于弊。因此,心衰患者不可因出現上述不良反應而棄用螺內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