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可出現關節游走性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等癥狀。晚期的此類患者可出現關節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縮等癥狀,甚至可發展為殘疾。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適當飲酒可使其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2010年,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信托基金會羅瑟勒姆分會風濕病專家詹姆斯·馬克斯韋爾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對873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經常飲酒的此病患者,其病情比從不飲酒或很少飲酒的此病患者的病情輕得多。在臨床上,中醫經常使用藥酒方治療此病,屢有效驗。在宋代的官修方書《太平圣惠方》中就收錄了一些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酒療方。下面就介紹6則此書中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很有效驗的藥酒方:
1.萆薢酒
取萆薢、牛膝、石斛、干地黃各90克,防風、獨活、川芎、山茱萸、當歸、酸棗仁、桂心各60克,大麻仁150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裹數層,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祛風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
2.海桐皮酒
取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干蝎、杜仲、酸棗仁、肉桂心、制附片、薏苡仁各30克,生干地黃90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7~14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合有下肢疼痛、行立不得等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
3.石斛酒
取石斛、牛膝各15克,五加皮、羌活、防風、海桐皮、木香、肉桂心、川芎、甘菊花、川椒各60克,猴骨150克,附子、天麻各90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適合有下肢疼痛、行立無力等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
4.杜仲酒
取杜仲、蛇床子、當歸、川芎、干姜、秦艽、炮附子、防風各15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適合有四肢疼痛、麻木、屈伸不得等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
5.仙靈脾酒
取仙靈脾90克,桂心、防風、猴骨、羌活、萆薢、川芎、生干地黃、海桐皮、牛膝、骨碎補、附子各60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5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適合有四肢疼痛、麻木等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
6.酸棗仁桂心酒
取酸棗仁、桂心、猴骨、生干地黃各90克,羌活、牛膝、山茱萸、仙靈脾、萆薢、川芎、天麻、肉蓯蓉、甘菊花、天雄、桑寄生各45克,白酒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干凈的紗布包好,與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此方具有暖臟腑、利手足、緩急止痛的功效,適合有四肢疼痛、麻木等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