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是解放軍全軍腎病研究所所長、全軍腎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南京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教授、美國Brown大學醫學院的客座教授。對于如何預防慢性腎病,他說:“前些天,我們醫院在今年的世界腎臟日組織了一次活動,來自全國的500余位腎移植病友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腎移植術后的康復心得。大家都為重獲健康而喜悅。我也很為他們高興,但也為他們惋惜。他們若是早些采取護腎措施,養成定期進行尿檢的習慣,也許就不會使腎病發展到必須進行腎移植的地步。作為一名腎病科醫生,我深知有4種因素對腎臟健康的威脅最大,即發生感染、發生自身免疫(在某些原因的影響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其體內存在的正常物質產生免疫應答的一種現象)、長期處在污染的環境中和濫用藥物。此外,人們在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等慢性病后,也易出現繼發性腎病。在生活中,我和我的家人采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護腎臟,從來不做可損傷腎臟的事。”在生活中,劉教授采取的護腎措施主要有:
1.不急著住新房 劉教授說:“近年來,我們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不良的生活環境對動物腎臟健康的影響。我們做過一項實驗:給小白鼠蓋一個密封的房子,在房子里充入大量苯、二甲苯和硅油揮發出的氣體。兩個月后,住進這間房子的小白鼠全變成了‘腎炎白鼠’,其腎臟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劉教授經常告訴患者和親友,在裝修房屋時一定要選用環保涂料,不要追求奢華、大量地使用石材等裝飾物。在裝修完房屋后應開窗通風1個月以上,等屋內的異味散盡再入住。
2.遵醫囑用藥 劉教授指出,人們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兩個原則:①遵醫囑用藥。②不使用可導致腎損害的藥物。劉教授說:“在我接觸的患者中,很多人都曾因濫用藥物而使腎臟受損。臨床實踐證實,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西藥可誘發腎炎,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等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也可引起腎損害。”
3.定期進行尿檢 劉教授說:“我每年都會進行尿檢。慢性腎病患者在患病之初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癥狀。定期進行尿檢是及早發現慢性腎病最好的方法。”他指出,老年患者、腎功能不全者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慢性病的人一定要定期進行尿檢,以及早發現和治療慢性腎病。患者在長期進行藥物治療期間,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尿檢。
4. 不盲目進補 劉教授說:“很多人都認為,人吃的食物越有營養,其體質就越好,腎功能也就越強。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人們若長期攝入大量的肉、蛋、海產品等高蛋白食物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至會將腎臟‘累壞’。常吃少鹽、少油的清淡飲食,才是護腎的正確方法。”
5.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慢性病 劉教授指出,腎病不是一類孤立的疾病,它和許多慢性病都有密切的關系。高尿酸血癥、糖尿病患者發生腎臟并發癥的幾率較高,而且其病程越長,發生腎臟并發癥的幾率就越高。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腎等器官均可受到損害,其腎臟易發生慢性病變。因此,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的人應采取以下措施來預防腎病:①定期測量血壓。②定期進行尿檢,在進行尿檢時應重點檢測尿白蛋白與肌酐的比值。③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測。目前,衡量腎功能最準確的指標是腎小球濾過率。人的腎小球濾過率若低于60毫升/分鐘,說明其腎功能已經出現了異常。
6.少用劣質的化妝品 劣質化妝品中含有很多的鉛、汞、砷等重金屬。人們在使用劣質化妝品時,可因攝入過多的重金屬而使腎臟受損,甚至可患上重金屬中毒性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