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學?!把凶x教材,追求實效”的課題,確立了“追求教學實效,提高語文素養”的努力方向,并從重視知識教學、關注過程設計、優化合作交流、進行智慧評價具體實施。
關鍵詞:教材;過程;評價
圍繞“研讀教材,追求實效”這個研究課題,我們鹽池第五小學在領導的有序安排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研讀教材活動。方法各種各樣,形式豐富多彩,教師的研讀狀態可謂是熱火朝天。在研讀中,大家逐漸達成共識——“追求教學實效,提高語文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努力方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努力:
一、重視知識教學
發展為本,但沒有知識就沒有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淡化、輕視知識是錯誤的,是誤導。我們始終堅持重視知識、講清講透知識。課改不是不要知識,而是如何濃縮知識,抓住智慧含量高的知識,少教多得,減負增效。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鉆研教材,進行復制
任何一節好課,教師首先必然要吃透教材,是對教材再認識、再建構的結果,反之亦然。為此,我們教師要對教材“三讀”“三把握”:讀全冊教材,把握整冊知識結構;讀單元教材,把握單元訓練重點;讀一課教材,把握本課知識的重點、難點、特點、亮點、疑點等。我們通過讀教材,制作知識樹,說教材,課堂教學來展示了研讀教材的成果。
2.明確目標,講清知識
學生只有牢固地掌握了知識,才能準確、迅速地完成作業、解決問題。教學決不能離開知識,空談發展,而是在獲取知識、運用知識中發展。依據知識的特點,適合講的就大膽地講;具有“過程性”的知識則設計知識的教學過程;具有“討論性”的知識就設計討論性教學方式。知識是人自身的復制,是身心能量總和的結晶。它蘊涵著真的概括、善的渴望、美的升華,都有其自身的個性、魅力。教師只有將知識內化,才有教學的個性、學科的滋味。
為此,我校專門成立了教材研究小組(以年級組為單位),同一課教材,由兩位或三位老師分別備課執教。老師們采取的方法不同、形式各異,但常常是異曲同工,如段愛芳、苗艷梅、趙艷梅老師執教的《我要的是葫蘆》,我與南勤合老師執教的《鯨》,施原旗、裴增香老師執教的《花鐘》等,觀念、方法、效果的碰撞中教師如并蒂蓮般結伴提高。
二、關注過程設計
知識都有自身的產生過程性,但不一定都有“教學的過程性”,即不一定都要重復或設計一個知識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教學過程性是教師依據知識的性質、難易,為使學生有效地學習而做的一種設計。為了優化教學過程,我們要充分發揮校本教學研究功能,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和個人發展三條渠道解決問題。
1.專家引領,提高認識
我們多次邀請專家來校講學,答疑解惑,幫助教師鉆研、把握教材,理解什么是過程,知識的過程性和知識的教學過程性的區別等,提高教師有效設計教學過程的能力。如,我校邀請吳忠市利通區優秀教師講解:如何通過繪制知識樹來研讀教材。邀請教研室馬主任講解:通過“先學后教”來研讀教材。邀請大水坑二小和麻黃山小學與我校聯校共同展示教材研讀成果等,使我校教師對教材研讀有了方法、有了目標、有了過程、有了結果,更有了提高。
2.集體備課,設計有效的教學過程
根據知識的不同類別、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學生所處的不同發展狀況以及教師的個性,教學設計呈現多樣化。從實際出發,從實效出發,我們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通過集體備課、一課多教等方式,設計、探究有效的教學過程。我們的課堂,學生思維活躍異常。
除課堂教學外,教師們自主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也各有特色。如,我圍繞一年級上冊最后一單元教材設計了“話說冬天”,劉冬梅老師設計的“步行街上識字”“話說逛超市”等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三、優化合作交流
合作是新課程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碰撞、打破對方的思維定式,達到集思廣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
1.有意編組
為保持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有益于學生的學習。一般說來,合作小組不宜過大,不能固定不變。根據語文教學的特性,我們按照學生的性別、學習差異、性格特點等分成同桌二人一小組、前后四人一大組(選好小組長和大組長)。分組的原則是“立足有效,帶動學困生,促進全體發展?!敝攸c培養組長的合作意識、謙讓精神和帶動能力。為了學生平等地溝通和交流,為了避免優秀學生“一言堂”,后進生成陪襯,我給小組成員編上號,組長是最后號,也就是最后發言者。
2.有效合作
小組合作交流應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要給足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討論的時間,同時要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時機。如,當問題答案不唯一時、當找尋答案的途徑不唯一時、當問題的答案呈現方式不唯一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集思廣益,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得到了結論本身,更多的是張揚差異、發展學生的個性。但是一定要注意:學生都會的不宜討論,學生討論不出來的也不宜討論。
四、進行智慧評價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環節,是激勵導向機制。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于是出現了教師一味的表揚或是不敢批評等模糊評價。針對這種現象,我校以這個課題的研究帶動全校所有學科進行了評價改革。
實驗教材的研究不斷向前,我們教師的教藝也逐步提高。我們鹽池五小建校遲,但發展快。雖然我們只是實驗的“志愿軍”,可我們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小學語文改革的方向,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學生的生命發展,從來沒有停歇過語文教學探索的腳步。“研讀教材,追求實效”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是我們永遠不變的研究主題。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