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人才需求分析為基礎,以職業能力分析為重點,根據職業崗位確定工作任務,據此構建學習領域,設計學生職業素質訓練環節和生產性實訓,構建高職包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學生職業素質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包裝;人才培養;方案
1 人才需求分析
包裝專業人才需求分析應體現在:一是,分析國內行業發展狀況,從宏觀層面說明專業人才需求的總體態勢;二是,分析區域經濟與行業發展現狀,說明區域經濟的特點及對人才需求的背景,這是確立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三是,分析人才供求狀況,通過實地調研相應數據并做出定量分析,做到數據真實;四是分析典型職業崗位人才需求。
我國的包裝工業在國民經濟42個工業行業中列第14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已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五年的工業生產總值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已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包裝產業帶。廣東是我國包裝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其產值約占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的20%,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包裝生產基地,包裝業已成為廣東的支柱產業。
東莞包裝業經過三十余年的產業積淀,憑借顯著的區位優勢、活躍的外向型經濟、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以及勇于創新、敢為人先、腳踏實地的行業特質,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泛珠三角“世界包裝印刷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國重要的包裝印刷業基地之一。東莞橋頭鎮為“廣東省環保包裝專業鎮”、“中國環保包裝名鎮”;望牛墩鎮正在建設“印刷包裝行業專業鎮”;萬江(嚴屋)的“包裝品及印刷品產業園”為2012年東莞市重點建設項目;厚街鎮即將開建“包裝印刷產業服務一條街”。正是由于包裝業的異軍突起,在2011年12月1日,東莞市政府正式發文(東府辦函〔2011〕480號),將2005年確定的八大支柱產業,重新調整為“五大支柱產業和四大特色產業”,其中“包裝印刷業”為四大特色產業之一,也是唯一新增的一個產業類別。
筆者借助東莞市環保包裝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企業一線進行了調研,根據包裝企業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研方案設計,調研方案縱向上包括:企業負責人調研問卷、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問卷以及企業生產一線工人問卷等;橫向上包括:包裝人才結構現狀、包裝工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包裝工藝過程、各個崗位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相應的職業資格。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包裝使用企業,對包裝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向比較一致,主要集中在包裝工藝設計與運輸包裝設計。如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供應鏈部門招聘的包裝工藝技術員要求具備電子產品包裝工藝制定、評估與推廣,能依據客戶的要求制定最優包裝方案,具備制定包裝操作指導書,貫徹推動產品包裝工藝規范化的技能要求。再譬如:東莞雀巢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招聘的包裝工程師要求具備充填包裝生產工藝設備的使用及改進的技能、制定包裝工藝規程的能力、對一線普工培訓的能力。這類大型企業管理先進、崗位職責明確,十分有利于畢業生的成長與發展,且工作環境與薪酬超過學生預期,普遍受到畢業生的青睞。
2 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設定
專業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設定應建立在外部專業人才市場供求分析和自身辦學條件分析的基礎上,二者的一致性是確定專業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的依據。
依據人才需求調研,筆者將包裝專業分為包裝技術與檢測、包裝造型與設計兩個方向。包裝技術與檢測方向的定位與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包裝技術的基礎理論,掌握包裝工藝過程的操作技能,具備合理選用包裝材料、制定包裝工藝流程、進行包裝質量檢測等相關工作的能力;能在包裝企業、商品供應流通等部門從事包裝材料選用與檢測、現代包裝工藝及包裝設備的操作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包裝造型與設計方向的定位與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包裝造型設計與包裝裝潢設計的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具備現代包裝設計理念與設計技能,熟悉包裝工藝、印刷工藝流程,熟練掌握常用包裝設計軟件的運用;能在包裝設計公司,包裝生產企業的印前設計等部門從事包裝結構設計、包裝造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技能人才。
3 職業能力分析
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能力分析應做到有機結合,一個具備職業能力的職業人在特定的職業崗位上,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項目,應處理好工作項目與課程體系的關系;課程體系中知識點技能點職業素質的相互關系;課程內實訓、綜合實訓與頂崗實習的相互關系;課程教學中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導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
包裝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的企業和崗位分析如下:
面向企業:紙包裝、塑料軟包裝等生產企業,包裝設計公司,包裝檢測中心,食品、藥品、電子產品等生產企業。
面向崗位:包裝設計師、包裝檢測人員、包裝工藝技術員、包裝銷售人員、包裝生產技術人員。
4 課程體系構建
在職業能力和工作過程分析的基礎上,工作任務應和課程相對應,一門課程可以對應多項工作任務,盡量避免一項工作任務對應多門課程,從而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 課程設置一方面要與工作任務相對應,同時應明確完成該任務應具備的知識點、能力點和職業素質,從而為制定課程標準和教材開發奠定基礎。
依據包裝行業現狀,突出以“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開發,以適應職業崗位對人才的需要為目標、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理念構建課程體系,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設置為:第一學期、包裝材料與檢測;第二學期、包裝工藝與設備;第三學期、包裝結構與CAD;第四學期、包裝設計與制作;第五學期、紙箱生產技術;第六學期、軟包裝生產技術。構建的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核心能力,對應的核心課程與實訓項目見表1。
5 工學結合教學環節設計
校企合作是平臺,工學結合是形式,教學做一體是過程課程教學應是專兼職教師共同圍繞每一項工作任務將理論和實訓教學融為一體的工作過程。
通過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進行分析,課程內容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東莞包裝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聯系,以職業活動來引導組織教學,以“實際應用”為主題構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更新教學內容和重組課程知識結構。將知識點、技能要求與具體工作任務聯系起來,突出知識與技能要求的崗位針對性,具體內容以實訓項目的形式表現。課程內容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進行知識點的選擇,教學內容強調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實訓項目分為難易程度不同的基本項目和進階項目,為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設備的能力,每個實訓項目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強調實踐教學環節,對知識點的選擇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改革,改革教學大綱,改變傳統上按照學科教學的方式,改變以往課程內容比較強調課程中知識點的掌握,重視知識和操作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綜合應用,著重解決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實現所學知識的整合與職業能力的全面提高,使學生對未來就業崗位建立全面的認識,給學生未來崗位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樂,趙美寧,王芳.校企合作培養包裝人才模式探索[J].印刷世界,2009(01).
[2]許文才,蔡惠平.現代包裝高等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印刷世界,2006(06).
[3]王保升,張麗.包裝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輕工教育,2008(02).
[4]楊福馨,徐偉民,毛中彥,李學忠.包裝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參與式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中國包裝工業,2008(21).
[5]余華,劉彩鳳.包裝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包裝世界,2008(05).
[6]向紅,吳若梅,劉躍軍.包裝工程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7(02).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