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與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文化需要通過語言來體現,而語言也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語言的發展會受到文化發展的影響,包括當地的風俗習慣、基本國情以及其他方面的社會文化等。語言的形成特點離不開當地當時的文化背景,所以要學好一門語言,不能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更要對當地的文化背景進行學習,尤其是德語的學習,其受文化的影響更為明顯,需要結合文化背景來學習這門語言。
【關鍵詞】文化背景;教學方法;注意事項
1 高校德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必要性
文化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們通過語言來進行思想交流,由此可見,語言對于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人類任何思想的體現都是通過語言來進行,語言還反映出人類的知識,當地的語言習慣能夠反映出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其他方面的社會文化[1]。也就是說,文化背景不僅通過語言習慣來體現,同時也會影響著當地的語言發展。同時,語言表達也會帶有當地文化的一些特點。因此,要學好一門語言,就要對當地的社會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熟悉當地人們的語言特點,才能真正學好一門語言。不僅如此,就從簡單的語言學習角度來進行探討,很多語言都是存在特定文化背景的,如果對此沒有清楚的了解,就無法理解語言的特定含義。語言是文化的代表,不僅僅代表著民族的物質精神財富,同時也代表著民族的風俗思想習慣以及價值觀念等。在學習德語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德國的文化進行了解。只有清楚當地的文化習慣以及語言特點,才能真正學好德語這一類語言。所以說,在德語教學過程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德語知識。
2 高校德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策略
在不同的條件下,文化思想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語言的表達要根據具體的文化背景情況來選擇。因此,引入德國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是德語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必然選擇。
2.1 課堂上要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
學生需要對德國的文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理解特定語言當中蘊含的意義。德語教學老師要重視文化知識的講解,一方面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寬廣,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跨文化的認識,使得學生的交際能力更強[2]。中國學生學習德國語言時需要理解兩國文化之間的差異,只有理解了這其中深層的含義,才能領悟德語中的具體情境。舉個例子來說,德國人跟中國人打招呼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差別,學生要對這其中的差別進行理解,在學習德國語言的時候需要逃離本土語言的禁錮,換一種與德語相適應的思維方式。
文化滲透在最開始的階段時需要學生對德國文化有大致的了解,不僅要學習德國的歷史,同時還需要學習德國文化的地方特點,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德國的生活和文化感興趣,也才能激起同學學習德語的興趣。文化滲透到了后面的階段,就需要讓學生了解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同時讓學生對兩國文化差別有非常清楚的了解,促進語言學習。
2.2 教材中增加介紹德國文化的內容
學生通過教材來學習德語,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德語學習的教材中需要加入德國文化相關知識。舉個例子來說,德語的一些知識型內容中就可以加入到德語學習的教材中去,德國的一些倫理道德以及德國的一些英雄故事和歷史知識都可以寫進德語教材,讓學生對德國文化的各方面內容有有所了解。在聽力方面,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本土的音樂以及影視等等。從教材的角度出發,能夠在德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就讓學生結合文化知識一起來學習德語,以讓學生能夠盡快融入到德語學習的氛圍中。
2.3 在詞匯教學中實施文化背景知識導入
詞匯教學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德語也不例外,而很多德語詞匯中也蘊含著一定的文化背景。德語的學習并不是簡單的詞匯積累,德語的學習是有生命的。學生不能只是簡單地記憶單詞,這會讓學生對德語學習的興趣銳減。學生只有體會到德語學習的生機和興趣,才能提高其學習德語的積極性[3]。就語言本身來說,其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尤其是在當地的一些文學作品中,這方面體現得尤其明顯。因此,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單詞的具體文化背景和含義,采用聯想記憶的方式,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詞匯。舉個例子來說, Aurore(奧羅拉),老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曙光女神,來自羅馬神話,她是旭日東升的代表,并延伸給學生大致講一下這個故事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詞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詞匯學習的節奏和樂趣,同時加強學生對所學習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2.4 通過閱讀德語文學作品進行文化背景知識導入
閱讀是一門語言學習的必要環節,學生不僅能夠通過閱讀來知道德國發生的一些故事,還能夠對德國精神有所領悟,尤其是對于一些經典名著。經典名著能夠體現當地的文化,也能夠反映出當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特點,也能夠反映當地的社會實情和風俗習慣。學生要從簡單的故事入手,先看德漢對照版本,熟悉了之后可以看德語版本,通過反復閱讀的方式來了解德國文學的寫作特點和方式,逐漸擺脫漢化德語的學習模式。在學習德語方面,學生要堅持閱讀,做到持之以恒,只有長期堅持才能領悟德國文學的精神,感受到閱讀對于德語學習的作用。
3 結論
總之,在全球化加劇的情況下,德語的學習非常有必要。而就目前我國德語學習的現狀來說,光簡單地通過詞匯積累來學習德語是不夠的,也沒有取得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加入德國文化學習相關內容,同時還能夠通過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德國文化知識的內容來讓學生對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相應的背景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德語,讓學生能夠跟德國人自主進行交流。
【參考文獻】
[1]陳欣.從跨文化交際能力視角探索國際化外語人才培養課程設置[J].外語界,2012(05):73-74.
[2]李清華.大學德語教學中詞匯學習方法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2):125-126.
[3]盛力.擴大德語詞匯的有效途徑:反思相似性中的差異[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01):278-279.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