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基督宗教信仰是美國文化的主流。美國的宗教文化具有自己獨特的色彩:這種宗教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全民的;既是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又是國家意識形態。
【關鍵詞】美國文化;美國宗教文化;宗教信仰
0 前言
現代美國人絕大多數都有宗教信仰,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大多數美國人都信仰上帝,或者說基督教。美國人中信仰上帝的,包括新教、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和摩門教,所以說,美國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基督宗教信仰是美國文化的主流。但是自從20世紀中期以來,天主教和猶太教的人數大為增加,而且其政治和經濟勢力及實力都明顯上升,美國基督新教作為宗教主流的地位已經喪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教-天主教-猶太教三位一體、以信仰上帝為標志的宗教主流,因此,美國宗教文化是一種基督新教文化這種說法是不合適的。
美國人的宗教文化的主要特點有三個:第一,信仰上帝為主流,其次是其他宗教信仰;第二,各種宗教信仰五花八門,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美國落地生根;第三,無宗教信仰也不都可以稱為無神論者,其中還有些人是不可知論者、世俗主義者、人文主義者等等。
1 白人的宗教信仰
絕大多數美國白人信仰上帝,白人的宗教信仰本身自殖民地時代以來就是多元化的。首先,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歐洲人各有自己特色的宗教信仰;其次,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白人宗教信仰也有千差萬別。在對美國白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中,天主教、基督新教和猶太教占的部分比較多,但也不能把東正教排除在外。
美國東正教的歷史始于1794年,當時一個俄國東正教教士團開始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傳教。200年之后,美國的東正教教徒已經超過200萬人,據統計,全世界東正教教徒已經達到20000多萬。東正教一般分為兩個獨立的宗教族系,分別是拜占廷和非加爾西頓。根據美國學者克林達克的統計,美國東正教主教區已經達到22個。
2 拉美裔人的宗教信仰
來自拉丁美洲的美國移民多為西班牙的后裔,或者說有西班牙血統,所以,人們常常稱他們為西班牙裔。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拉美裔人占美國人口總數的12%以上,他們把自己看成白人。由于拉美國家曾經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國是天主教,這兩個國家在進行殖民擴張的時候將天主教傳播到拉丁美洲各國,因此那些拉美裔移民主要信仰天主教,但是卻與美國天主教有很大區別,他們所信仰的天主教是從西班牙或葡萄牙繼承下來的。
由于拉丁美洲裔人大都具有非洲血統,古巴人尤為如此,所以拉美裔移民的宗教信仰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很多人信仰歐洲宗教與非洲宗教相混合的宗教,即使信仰的仍然是天主教,但早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或者說,早已經不是歐洲式的天主教了。例如,古巴移民中有一種“圣托維亞教”,意為“圣徒之路”。圣托維亞教起源于占古巴非洲裔人口絕大多數的約魯巴民族。約魯巴人的這種宗教以及向美國黑人的圣托維亞教的轉變,既是非洲傳統宗教的典型例子,同時也是新舊世界間宗教轉型的明證。根據本杰明?雷的說法,約魯巴人的創世神話反映的是15世紀艾斐城地區最早的居民愛博人對該地區的征服。無論其具體的政治或歷史目的是什么,約魯巴人的創世神話是眾多非洲創世神中最為典型的。
3 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
美國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在歐洲移民到來之前,印第安人各個部落就已經形成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模式,其中包括圖騰崇拜、靈魂信仰、薩滿教、動物崇拜、植物崇拜、自然崇拜等等。
3.1 美國印第安人對天神的崇拜是十分普遍的
在印第安人部落中,有無數個超自然的神靈和鬼魂,而且各個部落有所不同。根據神靈和鬼魂所在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天空神靈、大氣精靈、生物精靈和地下的力量。
3.2 美國印第安人十分流行自然崇拜
一些人追求保護精靈和幻象,這些精靈大多數是動物形體的,它們可能是動物的靈魂或經動物的外形展示出來的靈魂。巫醫是靠幻象獲得力量給人治病的,在許多情況下,熊神是巫醫的保護神,因此他在給人治病時穿著熊皮,模仿熊的動作和聲音。北美東部的印第安人專門追捕大型獵物,包括大野牛、三趾馬和駱駝等。
3.3 美國印第安人對靈魂的崇拜十分虔誠
北美平原地區的印第安人相信,每個人有兩個“靈魂”:一個在活著的人體內,另一個相當于普通的鬼魂。大平原最典型的宗教儀式是知名的太陽舞。太陽舞這個名字的來歷是根據這樣一個事實:當地的人們曾經發誓要在幾天之內看著太陽跳舞,更確切一點說,是在太陽的引導下跳舞。
3.4 印第安人還有多種形式的薩滿教
北美加利福尼亞和落基山脈與卡斯卡達山脈之間被稱為高原和大河地區,薩滿為大多數大河地區的小群印第安人提供足夠的精神引導。而在高原地區,則主要依靠個人的精神力量,這種個人精神力量成為服務于這個地區宗教體系的基礎。
4 黑人宗教多元化
美國黑人的宗教信仰包含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巫術和其他宗教。
在非洲文化中,對于巫術的信仰強烈而又持久。非洲人認為,除了神和人類,還有鬼魂,鬼魂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在非洲傳統宗教中存在著共同的元素,就像基督教不同教派之間的共同點一樣,人們可以說出它們的主題特征,幫助人們更清楚地理解代代相傳的非洲人的宗教信仰和行為,及其對美國黑人宗教和精神世界的影響。
黑人宗教有自己的特色,黑人神學對黑人及其事業有自己的解釋。按照黑人神學,上帝選擇黑人在人類歷史上起一種特殊的作用,黑人的解放將成為全人類從壓迫中獲得解放的中心任務,上帝是站在被壓迫人民一邊的,而被壓迫的人是不分膚色和種族的,所以,不論黑人還是白人,只要是被壓迫的人,就應該團結起來、聯合起來,共同為人類的解放和自由而斗爭。
5 亞裔人的宗教信仰
5.1 華裔美國人的宗教信仰
在美國的華裔人宗教信仰十分復雜,除儒教、道教和佛教之外,還有許多宗教派別存在。在這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當代華裔美國人宗教信仰多元化,或者說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宣稱沒有宗教信仰就不足為怪了。當代華裔美國人宗教信仰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化,其中最大的、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是基督教,其次是佛教、道教、其他各種民族宗教。華裔美國人信仰基督教的歷史與中國移民的歷史一樣長,而早期美國華裔基督教教會卻是美國教派組織的。上世紀,華裔教會的數量快速增長,到本世紀初,已經達到幾百個。
5.2 印度裔美國人的宗教信仰
在印度裔美國人中,宗教信仰多元化十分突出,其主要特征是維護印度教的傳統。例如,最著名的“國際黑天覺悟會”從一開始就要求堅持印度教的宗教活動,許多人認為這個宗教組織對印度裔美國人保持印度教精神十分有利。到20世紀末期,印度裔美國人中有100萬印度教徒,90萬佛教徒和傳統中國宗教的信仰者。
5.3 日裔美國人的宗教信仰
早期進入美國的大多數日本移民具有佛教背景。對于第一代移居北美的日本人來說,佛教是與出生、結婚、死亡的方式緊密相連的,同時也是與種族思想和行為聯系在一起的。日裔美國人強調宗教和種族關系的重要性。日裔美國人著重強調長久的不同的標志。就佛教來說,在猶太教與基督教所共有的框架之外,他們懷疑佛教徒可以真正成為美國生活的組成部分,盡管時間不斷推移,但這種廣泛懷疑的態度卻沒有消除。因此,對日裔美國人的新教徒來說,與美國主導宗教傳統分享信仰已經不足以彌補種族造成的鴻溝。
5.4 韓裔美國人的宗教信仰
韓裔美國人中有75%信基督教,其余的信仰佛教、天道教、巴哈伊教、儒教、多宗教信仰或無神論。如同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樣,韓國人從20世紀初期開始移民美國,但是直到1970年以后,“韓國人”作為一個種族的名字第一次被用在美國人口普查當中。到上世紀末,在西海岸居住和韓國人與其他移民以及美國本土居民混居,出現了韓國人與美國人或其他種族的沖突問題。在這個時期,政治和經濟問題比宗教問題更加引人注意。
美國的宗教文化具有自己獨特的色彩:這種宗教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全民的;既是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又是國家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1]董小川.美國文化概論[J].人民出版社,2006.
[2]陳致遠.多元文化的現代美國[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80
[3]何綿山.海外華人華僑族群宗教信仰研究:以福州新移民在紐約的宗教信仰為例[J].宗教與民族,2012,00:174-186.
[4]楊衛民.經濟危機與社會精神重建——20世紀30年代美國宗教信仰的變遷[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04:101-106.
[5]楊雁.美國原住民區域宗教信仰自由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05:58-60.
[6]Peter W..Williams, America’s Religions from Their Origins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6-27[M].
[7]Charles H. Lippy, Pluralism comes of Age, American Religious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rry,112-115[M].
[8]Pyong Gap Min and Jung Ha Kim, Religions in Asian America, Building Faith Communities,186-201[M].
[責任編輯:陳雙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