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在配電網工程建設每年投入很多的資金,使得配電網工程建設項目迅速增多,但是用電客戶也隨之增多,使電網建設與外部建設環境之間的矛盾增多,配電網項目前期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配網工程前期管理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分析,從精益化角度提出提出加強配網工程前期管理的對策,有效的提高了配網工程管理水平。
【關鍵詞】工程前期;配網;管理
0 引言
隨著近幾年來配網工程資金的逐年增多,配網工程前期管理在規劃、立項、方案審批等方面管理粗放,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立項方法。針對工程建設類別的不同,引進配網工程管理精益化,及時有效的梳理相關工程。使得配網工程改造具有針對性、及時性、有效性。保證配網資金投入能夠產生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
1 當前配網工程前期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規劃草率,缺乏遠景與整體協調
規劃方面主要體現是在未對相關項目進行大量充分必要的調查,未進行可行性研究與必要性的分析論證。特別是在某些重大項目上,既無中長期規劃也無針對電網實際情況的滾動修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盲目上馬。對工程實施的外部環境、實施條件、相關政策準入、負荷需求不清楚、不了解,或對地方經濟發展前景判斷失誤,項目還沒有實施或者項目進行當中,發現項目實施地方政策、施工條件已發生變化,或者已經沒有電力需求,項目實施已經沒有必要,或有了出現了替代方案。
1.2 項目審批把關不嚴
方案未經相關職能部門(運行、技術、設計部門等)的會審就急于求成、組織實施。這種造成審批不嚴、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主管部門在立項前未弄清楚項目立項的總體目標是什么,需要達到的效果是什么,目前掌握的資源配置情況是什么,可以利用哪些現有的東西,費用的控制是多少,實施需要時間是多少,存在的風險是什么等問題。就同意立項、投資。這樣的盲目性導致日后問題產生太多。也直接導致我們配網工程項目的投資效益沒有或不顯著。
1.3 初步設計和概算粗糙,甚至沒有
論證一個項目是否可行,不僅僅是對對項目是否存在需求,同時在項目具體實施前應該有一個初步設計和概算,已確定項目的投資建設規模,配電網項目和輸變電項目相互比較,存在項目小、分散、突發性強,實施存在不可預控性,所以做好項目立項初步設計預算編制更加重要,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配網項目個體小,一般以打包形式下達概算,具體項目的預算和初步設計較粗糙或者未編制立項設計概預算,造成工程立項申請沒有統一的書面資料,甚至沒有相關的支撐資料。往往將項目的設計和預算編制直接在施工階段完成,使得在規范的工程管理當中缺少了重要一環。在實際當中,正是由于這樣原因,導致項目實施超概,無法控制投資盤子,一些項目沒有初步設計,在施工設計階段往往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順利實施,成為了尾巴工程,導致遲遲不能投產。所以在取得項目意向后,應該及時跟進配套的項目管理制度、規范要求、依據等,來科學預測和測算數據,避免遇到項目上馬時無切實可行的預算設計方案,導致項目實施階段,存在大量難以解決的問題。
1.4 既要注重社會效益,也要注重經濟效益
電力既是基礎產業,也是社會公共事業,企業在運營上作出的投資的出發點是獲利,是無可厚非的,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產生社會效益。所以在對投資進行可行性研究時,除了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出的同時,也要衡量此項目實施是否產生效益,給企業經營帶來效益。但是從目前電網企業在近幾年的電網建設投資當中看,社會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被放大了,在保供電,保障優質供電的前提下,忽視產生的經濟效益。如一些配變建設,一個項目投入十幾萬元,但臺區用戶的年用電量很少,不過幾百度電,投入和產出差距太大,而電力企業在電網改造后還要承擔還本付息的任務,而電價同時又受到國家管制,導致電力企業在根據國家政策導向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企業的經營風險凸顯,而項目實施產生的經濟效益不明顯。
2 加強配網工程前期管理的幾個措施
以我縣為例,配網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但不利于配網工程項目立項的消極因素仍然在繼續增加,必須要盡快完善管理措施,盡快解決項目前期的消極因素。
2.1 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
做好項目立項前的調研工作,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達到也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效益。配網工程項目存在項目分散、實施范圍廣、實施條件復雜,與負荷增長和客戶需求密切聯系等特點,所以實施當中風險大,因此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配電工程管理者要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拿出切合實際的立項依據和方案。
項目立項的規劃應該注重協同和銜接。做好配網工程的立項工作,需要根據電力企業配網的中長期發展計劃和電力企業近期下達的有關指導性計劃指標編制項目立項規劃。具體工作中要注意包含:項目立項前的調研、立項的目的、任務及工程項目的資源總體評價,工程內容、投資估算、工作部署與措施、經濟效益分析等重要內容。
可行研究應當充分了解建設環境和地方土地、規劃、城建政策要求,在需求和條件的基礎上,根據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反映其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提出項目目標管理。
2.2 加強重點項目的審批和規范管理,確定配網工程項目立項標準
對配網建設立項的原因、改造重點,及達到的預期目的進行標準化管理。通過對立項原因的分類,如低電壓整改、負荷增長等立項理由,針對不同情況,提出各類改造標準。立項申請應按統一的書面資料,明確項目提出單位、項目投費額,工程建設內容、工程關鍵點的控制時間等進行管理項目。同時統一編制工程編號,投資計劃必須歸口部門管理統一規劃,按計劃實施管理。
2.3 明確前期工作的管理流程,實現有效管理與監督
配電項目的建設單位根據年度投資總體規模,確定本年度的改造重點內容,同時開展年度儲備項目的收集工作,滾動實施,然后開展項目立項審批,并讓需求提出單位應該嚴格立項審批的要求規范填寫。對建設的項目基本情況、項目類別、建設內容均應該履行審批制度,能通過審查后,方能通過立項。
項目審查確定后,建設單位委托設計公司進行設計。設計完成后組織項目需求提出單位、設計人員進行設計預(概)算審核。核應當注意方案設計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重要的設備、主材的漏項或者重復計項、是否超投資金額。
3 結束語
通過對配網工程立項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加強配網工程立項精益化管理的若干對策,同時在項目立項中,引進了標準化的概念及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配網工程立項管理水平,規范了工程建設前期管理的行為,使得電網建設更加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并能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陳雙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