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qū)境內,在魯新礦井地面建筑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針對工程施工量大,安全管理隱患紛雜無序的特點,為有效排查治理安全隱患,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而總結完善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方法。
【關鍵詞】“六步檢查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魯新煤礦是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出資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建設的年生產能力500萬噸的現(xiàn)代化大型礦井。魯新礦井地面建筑單位工程多,尤其是原煤倉、主井井塔、運煤走廊等工業(yè)建筑體量大、工期緊、安全管理任務艱巨。為了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有效發(fā)現(xiàn)隱患、消除隱患從而做到本質安全,我們始終堅持“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就是最大問題”的理念,把全面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作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成功應用“六步檢查法”,定量檢查和定性檢查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工程概況
魯新礦井原煤倉為3個內直徑21m(壁厚400㎜)鋼筋砼圓筒倉(其中兩座為連體倉,另一倉與連體倉間距1m)。該工程倉頂標高45.5m,倉頂操作室1層(頂標高50.5m),局部2層(頂標高56.5m),最大建筑高度57.4m。倉底支撐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和框架柱支撐,在標高4.2m處為漏斗操作平臺,倉內布設4個漏斗,漏斗下口標高 +5.9m,上口標高+10.6m。筒倉壁與倉下砼剪力墻厚度為400mm厚,倉頂板標高為+45.5米。
魯新礦井主井井塔工程總建筑面積5250m2,建筑體積37820 m3,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十一層(局部十二層),建筑總高度81.6m,平面軸線尺寸為23.0m×19.0m,外墻總面積約6000m2。井塔外墻保溫為玻美復合巖棉板保溫,采用懸吊吊籃載人施工。
2 課題分析
原煤倉主體工程分為筒體滑模和倉頂室混凝土澆筑兩個階段。原煤倉滑模施工工期長、混凝土澆筑量大,需晝夜進行,施工難度大;倉頂室施工需要搭設滿堂腳手架,滿堂腳手架搭設不規(guī)范易發(fā)生垮塌,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由于主井井塔主體、幕墻及外墻保溫施工全過程都涉及高空作業(yè),施工期在9-10月份,9-10月份多風,客觀條件使施工危險系數(shù)增高。因此原煤倉主體工程和主井井塔主體、幕墻及外墻保溫施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何進行安全管理,確保原煤倉主體工程和主井井塔外墻保溫工程施工安全就成為一個課題。
3 解決方法
地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堅持“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DCA)閉環(huán)工作方法。其中最為關鍵的建筑工程安全隱患“檢查”環(huán)節(jié),采用“聽”、“問”、“看”、“量”、“測”、“運轉試驗”六步法進行,詳述如下:
(1)“聽”。聽取基層管理人員或施工現(xiàn)場安全員匯報安全生產情況,介紹現(xiàn)場安全工作經驗、存在的問題、今后的安全控制方向。
(2)“問”。主要是通過詢問、提問,對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進行的應知應會抽查,以便了解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3)“看”。主要是指查看施工現(xiàn)場安全管理資料和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巡視。例如,查看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yè)人員等的持證上崗情況;現(xiàn)場安全標志設置情況;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現(xiàn)場安全防護情況;現(xiàn)場安全設施及機械設備安全裝置配置情況等。
(4)“量”。主要是指使用測量工具對施工現(xiàn)場的一些設施、裝置進行實測實量。例如,對腳手架各種桿件間距的測量;對現(xiàn)場安全防護欄桿高度的測量;對電氣開關箱安裝高度的測量;對在建工程與外電邊線安全距離的測量等。
(5)“測”。主要是指使用專用儀器、儀表等監(jiān)測器具等特定對象關鍵特性技術參數(shù)的測試。例如,使用漏電保護器測試儀對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電流、漏電動作時間的測試;使用地阻儀對現(xiàn)場各種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的測試;使用兆歐表對電機絕緣電阻的測試;使用經緯儀對塔吊安裝垂直度的測試等。
(6)“運轉試驗”。主要是指具有專業(yè)資格的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實際操作、試驗,檢驗其運轉的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裝置的靈敏性。例如,對塔吊力矩限制器、變幅限位器、起重限位器等安全裝置的試驗;對施工電動吊籃制動器、限速器、上下極限限位器、門連鎖裝置等安全裝置的試驗等。
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原煤倉滑模施工質量和安全,土建部安排專人會同監(jiān)理每天分三班24小時輪流盯班,采取上述“六步檢查法”及時查處存在的安全隱患24條,對涉及高空作業(yè),危險系數(shù)高的主井井塔主體、幕墻及外墻保溫施工全過程采取上述“六步檢查法”共查出安全隱患28條。施工單位按要求對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及時整改,從而確保了整個工程施工安全。
4 實施效果
“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自2008年礦井地面建筑開工建設至今6年來已先后完成58個單位工程,各單位工程在安全管理中均采用了“六步檢查法”進行安全管理,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使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無遺漏、無死角,做到了本質安全。6年來未發(fā)生大、小安全事故。“六步檢查法”具有很好的推廣利用價值,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2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