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路交通運輸長期以來都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保障前提,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通過道路交通運輸功能的發揮實現區域生產資料的合理配置,整合區域內的各種資源,促進區域內和區域之間的物資、信息、人才和資金等的流動,促使區域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交通運輸的發展最終將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分析了道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道路交通運輸;區域經濟發展;作用
道路交通通常是指以道路作為基礎設施、以汽車作為主要載運工具的運輸方式,涉及市內、城鄉、城間道路旅客、貨物運輸等方面。道路運輸以其快捷靈活,覆蓋面廣的特點成為區域內或區域之間實現全方位聯系的紐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從微觀方面來看
1.1 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
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和運輸狀況的改善,可以縮短運輸相對距離,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尤其是交通運輸作為主要成本發生點的企業,交通運輸降低其運營成本的狀況更為明顯。當某地區具備良好的交通狀況時,資本和人才就會流入,本地生產要素的成本就會降低。交通設施服務同樣降低了交易費用,便利的交通狀況可以使企業間的物資、信息、人才、商品等的交流更為快捷、方便。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倉儲費用,從而使生產者在商品貿易中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做出更快速的反應。
1.2 優化企業的物流規劃和生產布局
區域交通的發展是物流業發展的載體。交通對企業發展戰略與物流體系的影響主要是區位的相對改變,由于交通條件的改善,企業與原料市場或者與需求市場的相對距離改變,由此影響到企業戰略布局。國內外許多成功的經驗表明,一條高速道路就是一條隆起的經濟帶。一條高速道路從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將以明顯的優勢,迅速成為該區域內的一條主要經濟增長極,不僅能夠加速區域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體內循環,而且還會通過支線將區域內各個經濟單元連接成一體,可以帶動跨區域的體外循環,所以企業最初的選址、布局要考慮交通便利性,當企業開始運作,交通的改善也可以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1.3 提高企業組織效率
道路交通運輸提高了其他要素(勞動力和其他資本)的利用率,增加其他生產要素的獲利能力。本地生產要素的組織效率提高,生產的成本和交易費用將會降低。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生產要素有效率的流動到需要的企業,提高企業的組織效率。流通環節的改善,不僅擴大了企業的市場范圍,而且對企業產品的數量和種類提出了新的需求,市場競爭的需要促使企業重新調整組織效率,以適應市場需要。所以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效率的提高都會引起連動反應,推動其它環節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企業的進步。
1.4 激活沿線資源,拉動沿線土地升值
道路的修建,交通設施的改善對沿線資源有一個明顯的激活作用,尤其是對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根據區位理論,交通運輸會改變一個區域的區位,而區域相對位置的改變將影響土地價值。在交通改善以前,這些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由于不能與其它資源要素達成良好的匹配,而一旦與這些資源結合,這些潛在的價值就迅速轉化為市場價值。而且這對于落后地區的作用更為積極,當落后地區的交通設施和運輸條件改善后,旅游和土地資源可以更好被利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2 從宏觀方面來看
2.1 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消除地區經濟發展差異
增長極理論認為經濟發展不可能在各地區同時出現或按同一速度平衡發展,而是在不同的地區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發展的。道路交通運輸的發展,使發達地區的資金、人才、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等區域經濟發展必備因素向落后地區進行擴散,整合區域內原有資源,帶動落后地區的發展。道路建設項目能推動與之有關的各項生產的發展,道路建設項目資金的投放,必然會在社會生產中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帶動一系列部門和行業的發展。道路項目建成后,還可以帶動流通和分配領域中經濟事業的發展,道路項目建設增加了所需初級產品的需求,促使其生產達到一種規模經濟,在各個領域引起連動,推動其它行業的進步。
2.2 優化沿線地區的投資環境
道路建設對沿線地區經濟的促進作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道路投資建設活動本身對增加本地區GDP會產生積極影響,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另一部分是道路建成通車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車條件改善帶來客貨在途時間節約,交通事故減少,運輸費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獲得的經濟效益,以及因緩解交通瓶頸制約,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并對其他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波及作用。如交通不便利的江蘇省東海縣溫泉鎮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在連徐高速公路出口至溫泉鎮省道建成后,自身豐富的資源就直接吸引投資商的眼光,外資大幅度涌進,進而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2.3 改變產業布局,促進結構升級
道路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就比較明顯,不僅表現在支持經濟的增長上,而且還體現在改善提升產業結構上。道路交通的改善,適應了高新技術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產品體積小,附加值高、時間性強、批量小而運輸頻繁、隨市場要求機動靈活、運輸條件要求嚴格,所以交通運輸尤其是高速道路沿線對高新企業有很大吸引力。同時,知識經濟、新經濟的一些特點使高新技術企業對高速道路的依賴程度大大增高。知識經濟依賴于智力資源,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完全建立在人才競爭的基礎上,而只有高速道路才能使新技術企業與核心城市的人才高地之間形成便捷與頻繁的交流,客觀上也推動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
2.4 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發展
發達的農村道路可以縮短農產品和鮮活產品的儲運時間,保證所需農用物資的及時調入,擴大農業信息交流,有助于農村群眾接受現代文明,提高綜合素質,改變生活方式;有助于農民更快更多地獲取市場信息,按照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種植結構和經營項目;有助于吸引城市居民走入鄉村,使農村地區的旅游資源得到開發,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交通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同時也刺激了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新格局。如位于310國道東海段北側的東海縣雙店鮮切花基地。交通運輸的發展客觀地將多種重要資源大規模輸入沿線農村,同時也打通了農村資源的輸出瓶頸,起到了繁榮農村經濟的顯著作用。
綜上所述,道路交通的建立和發展是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要保證區域經濟得以正常健康的發展,必須建設道路和其他相關基礎設施。道路交通可以把區域經濟的各個發展基點聯結成一個體系,進行商品與信息的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