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董事制度的引進是完善中國公司治理結構的有益探索。但是我國的獨立董事制度建設也面臨著制度性的重大困難。因此,現階段要發揮獨立董事制度功能,應立足于現實,側重其咨詢功能,強調獨立董事咨詢功能的充分有效發揮。現在相當不完善的制度仍然不能為其監督功能的全面發揮提供制度框架的支持。所以當前獨立董事制度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其咨詢功能的發揮;要發揮這有缺陷的獨立董事制度的有限功能,我們也應當著眼于其咨詢功能。
【關鍵詞】獨立董事制度;功能;職責
1 獨立董事的主要功能
獨立董事的主要功能是寓含于董事會的制度設計之中的。我們認為,獨立董事的功能首先應該是強化董事會的監督功能。
董事會的監督功能
在國內外的上市公司相關治理規則中,都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董事會,并且都規定,董事會職責主要應包括兩個基本部分,即決策與監督。
但是,現實地看,我們發現決策權似乎并沒有天然地降到董事會頭上。相反,在企業管理中,似乎更多的是由經理層提出戰略、制定戰略和執行戰略,董事會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對戰略的最終審定、監督執行和事后的評價分析,換言之,是經理層而不是董事會在企業的戰略決策問題上發揮了實際的作用。
2 我國獨立董事的職能
從各種文獻來看,我國獨立董事的職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從各個視角對獨立董事職能進行了分析,下面僅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來分析。
第一種觀點認為,設置獨立董事的目的是把專家型人才納入企業管理層,彌補企業決策層在某些專業、技術層面的缺陷或不足。這一觀點也是國外關于獨立董事職能的通行觀點。但是也有人提出這一觀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說獨立董事的設立目的單純是為了引進專家型人才,那么上市公司盡可以請一些專家來當顧問,何必采用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一年只花兩個星期來履行職責,能夠幫助解決多少技術或管理問題?筆者認為這一觀點有失偏頗。雖然說獨立董事由于受時間等的限制,無法做到事必躬親,但是并不妨礙他們在公司進行決策時提供好的建議。由于他們具備外部人的特質,所以建議更加中肯、客觀,同時又因為具有專家的身份,他們的建議更值得采納。
第二種觀點認為中國證監會對外發布的《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后簡稱《意見》之征求意見稿,文中規定:為維護中小股東利益及公司整體利益,在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三分之一以上為獨立董事,其中應當至少包括一名會計專業人士。獨立董事每年為上市公司工作時間不得少于15個工作日,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單獨合并擁有發行股份5%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并經股東大會選舉決定,上市公司不建立獨立董事制或獨立董事人數不足,中國證監會責令限期整改。這個指導意見提到了獨立董事的職能是為了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整體利益。獨立董事在西方設立之初,本身就是為了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是不是說在西方如此,將它移植到我們國家就一定適用呢?在這個問題上,筆者有不同看法。首先我國現階段的法律模式與美英等西方國家并無類似的地方。在美國,先是有了完善的法律保護的證券市場和有著充分經驗的投資者,東的利益和公司的整體利益。獨立董事在西方設立之初,本身就是為了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是不是說在西方如此,將它移植到我們國家就一定適用呢?在這個問題上,筆者有不同看法。首先我國現階段的法律模式與美英等西方國家并無類似的地方。在美國,先是有了完善的法律保護的證券市場和有著充分經驗的投資者,有了堪稱經典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才產生了獨立董事制度,目的是使中小投資者可以在知情權和信息等方面得到保護。但是從上述《意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并沒有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這就表示在我國中小股東是得不到訴權保護的。既然沒有訴權,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根本無從談起,獨立董事在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方面的職能也就無從談起了。其次,在我國,獨立董事的選舉權歸大股東,也就是《意見》中的“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單獨合并擁有發行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這就不同于西方一些國家的由獨立董事委員會推舉。我國的這種獨立董事選任制度的單一性必然造成獨立董事打著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牌子卻不得不聽命于握有股權的大股東。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我國目前的現狀根本就無法完成對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
再次,過于強調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必然會使大股東的股權利益受到損害,與現階段我國這種產權不明晰的狀況也不相適應。就現階段而言,股權就是決定權利、義務歸屬的最終依據,同股同權,少數股權服從多數股權,處于弱勢的中小股東的權利應當集中保護的是知情權,除此之外,所蒙受的損失應當納入投資風險當中。獨立董事在其中的職能應當是在發現大股東對中小股東有不法侵害時,行使侵害請求權的功能。相對而言,獨立董事的職能是為了維護公司的整體利益,這是無可爭議的。對公司本身而言,無論是他的大股東還是執行層都希望能夠引進獨立董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任何經營者都希望能夠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獨立董事如果能給公司帶來利益,當然是皆大歡喜,也符合公司的大股東最初對獨立董事選擇的初衷。就國家利益而言,公司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實現利益最大化,最終國家利益也將達到最大化的標準。國家對經濟的規定是為了更好地使公司發展壯大,同時也是為了在平衡的情況下實現整個國家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3 結論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引進完善獨立董事制度,這不失為改進我國公司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對于獨立董事制度的建設,我們還處于相對比較低的水平;相應的制度建設也是很不完善;故而獨立董事制度仍然相當不完善。在這樣的狀態之下,我們不可能希冀現有的獨立董事制度能夠真正完全的發揮其功能。制度的缺陷使得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因為我們不可能等到獨立董事制度臻于完善之時,才發揮其功能。現在相當不完善的制度仍然不能為其監督功能的全面發揮提供制度框架得支持。所以當前獨立董事制度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其咨詢功能的發揮;要發揮這有缺陷的獨立董事制度的有限功能,我們也應當著眼于其咨詢功能。因此,現階段要發揮獨立董事制度功能,應立足于現實,側重其咨詢功能,強調獨立董事咨詢功能的充分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陳麗娟.論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7(02).
[2]卞雅莉,呂冬梅.理論、法理與現實:獨立董事制度產生的基礎[J].西部論叢,2007(08).
[3]孫強,季青.論我國獨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5).
[4]李俊章.獨立董事制度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之完善[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4).
[責任編輯:陳雙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