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模式進行了研究,構建了高校危險化學品的組織管理體系,包括儲存、領用、廢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為推進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建言獻策??茖W管理化學危險品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和導致環境污染。廢棄的化學危危險品應用科學的方法及時處理。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處理
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使用品種繁多、性質各異、存儲地點分散、使用人員較多,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是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高校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化學危險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具有腐蝕性和放射性的化學品,如果管理和使用不當,極容易引起燃燒、爆炸、中毒,甚至造成嚴重的火災,對人員和物資造成嚴重的傷害,同時也會嚴重污染環境。國家出臺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通則》、《易燃易爆性商品儲藏養護技術條件》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了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為此對危險化學品的保管、領用和管理必須引起重視。
1 儲存倉庫的要求
多數高等學校對危險化學品的購置由統一從學校化學品庫房領取逐漸向自行與試劑公司聯系購置轉變,但也有極少數的高校對危險化學品的購置是統一從學?;瘜W品庫房領取的。因學校不同,各高?;瘜W品儲存的數量及種類差異較大,所以化學危險品倉庫應在陰涼干燥、通風良好,遠離火種、電源、熱源和水源,避免陽光照射。庫房內外應有可移動的消防設備、滅火工具(砂箱、沙袋、滅火器、消防水龍帶等)、消防用電設備、火災事故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庫房內照明電器和通風機的電機應為防爆型。最好安裝自動監測和火災報警系統。保存閃點低于23℃的乙醚、二硫化碳、石油醚等極易燃的液體宜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倉庫,室內溫度不得超過30℃。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應儲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并采取避光包裝。加強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降低室內易燃氣體或蒸汽濃度是庫房安全的關鍵。
2 化學危險品領用制度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無小事”,這些方針與口號總在宣傳,但在實驗室危險品管理及使用過程中引發的安全問題還是屢有發生。如化學品包括劇毒、易制毒化學品隨意擺放造成的隱患和污染,易燃易爆物品由于運輸、使用不當造成的火災、爆炸,輻射物管理不嚴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如鉈中毒事件)等等,這些不安全因素嚴重影響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到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學校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甚至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影響。那么學校就應建立從學校、學院到系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各學院與實驗室簽訂安全責任書,指導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后與所指導或管理的學生簽訂安全責任書,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使每一位師生員工都明確自己在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責任與義務,從而確保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任何管理都離不開規章制度,各項制度的建立,使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實驗室既要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單位的法律法規,還要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不斷健全完善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制定采購、領用、保管、使用及化學廢棄物處置等全過程的安全規章制度。
3 加強安全教育
由于危險化學品品種繁多、性質各異,安全管理人員應對其具備一定的常識,儲存和使用人員應對所涉及的每一種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防范措施有清楚的認識。
實驗室安全工作具有長期性、系統性高校應安全教育方面入手,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危險品安全宣傳工作,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為此,各高等學校應通過參加上級組織的危險化學品管理交流會和培訓班,聘請經驗豐富的危險化學品儲存、使用及管理專業人士到學校作講座等形式,對學校領導、各學院主管安全工作領導及實驗員進行危險化學品安全教育培訓。
切實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步規范實驗室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的各項規定切實落實,以保證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的安全和身體健康。要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和安全宣傳陣地,大力倡導安全文化,在不斷創建安全文化建設的活動中,樹立安全的價值觀念、安全的責任意識。把安全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并確保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對新進教職工、學生也應進行安全教育,對從事危險化學品實驗的師生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并進行考核。學生參加畢業設計進入實驗室前要進行安全教育和考核,使學生掌握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操作要領和安全防護措施。
4 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處理
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理方法: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毒害等危險特性,如果對危險化學品及其廢棄物管理、處置不善,不但會污染空氣、水源和土壤,造成生態破壞,而且會對人體的安全與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具體表現在它們的短期和長期危險性上。就短期而言,是通過攝入、吸入、皮膚吸收、眼睛接觸而引起的毒害,或發生燃燒、爆炸等危險性事件;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和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的人體中毒、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因此,必須從貯存、運輸、處理到處置的各個環節加強管理,避免危險化學品及其廢棄物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均屬于危險廢物的范疇。也就是說,國家對危險廢物處置的所有法規、規定和要求,均適用于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處置。目前,與危險廢物處置相關的法規有《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這些法規對危險廢物的處置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2002年3月15日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就對危險化學品廢棄處置作了規定,要求廢棄的危險化學品必須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有關的規定執行。同時要求處置方案應當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和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公安部門備案。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應當對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對于庫房中包裝破損、失去標簽及變質、過期失效的化學危險品,不能隨意丟棄,學校應組織及時處理。其處理的總原則是“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采用適當方法盡可能回收有用的物質。對不能回收利用的廢棄物,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進行最終處置,將化學危險品廢棄物對人體或環境有害的物質分解為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物質。對于廢棄的放射物質、易爆品、劇毒難以處理的化學危險品應送有關專業部門將按照國家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法律和有關規定進行,嚴格限制向環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
總之高校化學危險品使用較多存儲地點分散,存在著一定的事故隱患,使用時若不加處理地丟棄廢棄物,必然會造成環境污染,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責任重大、涉及面廣、危險系數高的工作,因此,應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化學品儲存及使用管理。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是高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好此項工作,就要理順管理體制,健全安全制度,強化安全教育,加大整改力度,要有計劃、有要求、有布置、有檢查、有措施,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構建校園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模式,預防和遏止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已成為廣大師生員工關心和研究的一項重要使命。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