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和縣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提高了全縣小麥生產技術水平,提升了糧食生產綜合能力。該文介紹了太和縣開展小麥高產創建的主要做法與措施。
關鍵詞:太和縣;小麥高產創建;主要做法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40-02
1 基本情況
太和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黃淮海平原腹地,轄31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耕地11.56萬hm2,農業人口152.7萬人,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大豆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全國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試點縣”、“中國桔梗之鄉”。糧食種植面積20.27萬hm2,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33萬hm2左右。2011年舊縣鎮張槐村小麥667hm2高產創建示范片最高單產11 125.5kg/hm2,創全省小麥單產之最。2012年糧食總產100 300萬kg,實現“十連增”,連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3年小麥再獲豐收,平均單產7 504.5kg/hm2,總產76 450萬kg。其中苗老集鎮、三堂鎮2個整建制高產創建鎮小麥單產達8 097kg/hm2,舊縣鎮張槐村667hm2示范片達9 217.5kg/hm2,9個667hm2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平均單產達8 976kg/hm2,較全縣平均水平增產98.1kg/667m2,6 000hm2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增收2 00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小麥高產創建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全縣小麥生產技術水平,提升了糧食生產綜合能力。
2 主要做法與措施
2.1 以強化組織建設為保障,落實高產創建責任 縣政府高度重視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在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糧食高產創建作為政府工作重點,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縣長為副組長,農業、財政、發改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工作制度、考核辦法,建立了糧食高產創建推進模式、工作機制、保障體制。每個667hm2高產創建示范片確定1名縣領導為項目責任人,1名農業專家為技術負責人,聘請省、市農業技術專家負責技術指導。縣、鄉、村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示范片建設有序推進、順利實施。
2.2 以加大資金投入為重點,夯實高產創建基礎 縣政府每年安排600萬元高產創建專項資金,同時將糧食生產大縣獎勵資金全部用于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開展。整合現代農業、新增“千億斤糧食項目”、小農水建設等各種項目資金7 000多萬元,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夯實創建基礎。舊縣鎮667hm2示范片設立了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區,建有2 000m2農機庫、6 000m2機械停放場;引進了60多臺套大型先進的農業機械,安裝大型中心支軸式電動圓形噴灌機6臺。核心示范區基本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水、電、路、橋、涵全部配套。
2.3 以培育創建主體為抓手,擴大示范帶動效應 縣政府著力培育高產創建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見》和《太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考核獎勵辦法》3個文件,培育和引導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涉農企業等參與高產創建,調動其積極性,使之成為高產創建的主體。目前,每個667hm2示范片都有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社會化專業服務組織等參加,生產經營規模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大力推進小麥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建設“百千萬”工程,即村抓百畝點、鄉(鎮)抓千畝方、縣抓萬畝片;在核心示范區樹立標牌,明確技術指標和創建目標。在作物生產的關鍵時期,組織農技人員、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群眾代表等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讓他們感受創建魅力、科技威力,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
2.4 以落實關鍵技術為支撐,提升高產創建水平 牢固樹立防倒伏、防凍害、防病蟲、防早衰的“四防”意識,加強技術培訓,推廣高產集成技術,實施良種良法配套,促進農機農藝結合,實現節本增效。大力推廣小麥優良品種、深松深耕、旋耕鎮壓、科學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結合農業技術推廣示范縣項目、農業專業技術培訓項目等,認真開展了“九月份技術培訓月”活動,精心組織了縣鄉村三級小麥高產攻關技術培訓,培訓鄉、村技術骨干。制發了《小麥高產創建栽培技術操作規程》、《秋播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技術資料,同時利用各種媒體發布信息,出動宣傳車宣傳技術等,有力推動了創建工作的開展。 (下轉83頁)
2.5 以轉變服務觀念為導向,創新高產創建機制 縣政府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秋種督導組、秋種技術服務隊和農機服務隊,劃片包干,分駐鄉鎮,積極搞好技術服務。2012年秋種時,縣鄉兩級266名農業技術人員到崗到位,包村聯戶,服務到田頭,指導在一線,零距離傳授農業技術。及時為農民現場解決精細整地、配方施肥、藥劑拌種、旋耕鎮壓、播后鎮壓、適期適量播種等實際問題,切實夯實秋種基礎。2013年春季管理中,普及推廣增施小麥拔節孕穗肥、防范倒春寒等關鍵技術。同時,大力加強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在全縣31個鄉鎮設立31個鄉鎮統防統治示范區,在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設立了5個縣級小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區。實施小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3.52萬hm2,為切實控制小麥病蟲的發生與為害,確保小麥豐產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2.6 以完善獎懲機制為動力,增強高產創建活力 縣政府把糧食高產創建列入目標考核內容,切實加強督查考核。在示范片的選定上,不斷創新組織形式,完善考核體系,引入競爭淘汰機制。在落實好農業部高產創建示范片的同時,安排2個667hm2高產攻關輻射區、帶動區,同時參與考評。設立小麥高產攻關獎、高產創建組織獎、技術推廣獎。對積極參與高產創建并做出突出貢獻的種糧大戶、村委會負責人推薦為省市縣人大代表,提高他們的政治榮譽,增強創建活力,輻射帶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整建制地推進。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