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選用優良品種、培育壯苗適時早播、深耕改土精細整地、適時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及時收獲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油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油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50-02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安徽省栽培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種植油菜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根系分泌的有機酸能溶解土壤中難以溶解利用的磷素,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對于用地養地、調整種植結構和在輪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 選用優良品種
為保證油菜豐產,選擇優良品種尤為重要。選擇增產潛力大、抗逆性強、低芥酸、低硫苷、出油率高的品種,目前適合安徽省種植的優質油菜品種較多,選擇范圍較大,如秦優10號、華協102、核優56、秦優12、皖油28、皖油27、核優46、中油5628、核雜9號、秦研211、滬油雜4號、蓉油11號、綿新油28等品種。各地可結合本地的生態、氣候特點和種植制度要求,選擇對路品種,要綜合考慮品種的優質、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等條件。
2 連片種植,防雜保純
油菜屬于常異花授粉作物,生產上易發生生物混雜(甘藍型油菜的自然異交率達10%~30%),導致產量降低,品質變劣。油菜大面積種植必須做到統一安排,合理布局,集中連片,防止常規油菜花串粉,降低菜籽品質。同時在油菜開花之前要及時清除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花薹,確保油菜籽的高含油量、低芥酸和低硫苷的優良品質特性。
3 培育壯苗,適時早播
3.1 苗床選擇 選擇排灌方便、土質好、地勢平坦的地塊作苗床。苗床與大田比為1∶(5~6)為宜,苗床播種量0.4~0.5kg/667m2。苗床應施足底肥,足熵播種,力爭苗齊、苗均、苗壯。
3.2 適時早播 掌握好油菜適時播種,對油菜的增產增收十分重要。由于冬前需要一段溫暖時期培育壯苗,若播種過早,溫度高,易旺長形成高腳苗,不利于安全過冬;播種過遲,溫度低,冬前難以形成壯苗,也不利于安全越冬和春發。一般兩熟制地區9月中旬播種育苗,三熟制地區9月中、下旬育苗,苗齡30~40d。
3.3 苗床管理 要求早間苗、稀定苗。出苗后間除叢生苗,3葉期定苗,定苗時應遵循“去弱留強,去病留健,去雜留純”的原則,拔除雜草、異生苗、弱小苗,保留壯苗,每m2留苗120~130株。為培育矮壯苗和防止高腳苗發生,可于3葉期葉面噴施40mg/kg烯效唑或150mg/kg多效唑溶液。同時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于移栽前1周,施送嫁肥,起苗前1d澆透水,以便菜苗帶土移栽。
4 深耕改土,精細整地
大田整地的目的在于加厚土壤疏松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利于排水和灌溉,為移栽后油菜根系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一般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精整土地,做到土粒細碎,土粒均勻疏松,干濕適度。為便于管理,要開溝做畦,實行三溝(圍溝、腰溝、畦溝)配套,做到溝渠相通,雨停田干,明水能排,漬水能濾,降低田間濕度,增加土壤透氣性,促根下扎。旱地一般畦寬2~2.5m,稻田一般畦寬1.5~2m,溝寬20~25cm,溝深20~30cm,田塊較大時要開好中溝。
5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苗齡35~40d開始移栽,還要保證移栽質量,做到精細移栽,達到“全、勻、深、直、實”的要求。根據土壤肥力水平、移栽方式、茬口早晚確定最佳移栽密度,一般每667m2移栽8 000~10 000株,對棉花茬口、肥力水平高、騰茬早的地塊可適當降低到6 000~8 000株。栽后澆足活棵水,縮短緩苗期。
6 肥水管理
6.1 施足基肥 基肥要堅持施有機肥為主,搭配好磷鉀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塊,每667m2需施土雜肥2 500kg、過磷酸鈣40kg、氯化鉀7.5kg。
6.2 重視追肥 油菜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增施苗肥,穩施薹肥,巧施花肥。要有機和無機肥料結合,氮、磷、鉀肥配合,著重施用硼肥,并按比例因地、因時、因苗施用。追肥,特別是氮肥應在抽薹期前施用,防止遲施晚熟。結合打藥于蕾薹期葉面噴灑0.2%硼砂溶液,防止“花而不實”。
6.3 科學排灌 油菜生育期較長,耗水量較多。但各時期的耗水量明顯不同,一般表現為苗期少,蕾薹期開始增大,花期最大,直到角果發育后期才有所下降。分別在苗期、蕾薹期、開花期和角果期視天氣情況及時澆水,速灌速排,保證水分供應。
7 病蟲草害防治
7.1 雜草防治 苗期應根據田間草情草相進行化學除草。一般在油菜移栽后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mL進行封閉。在雜草3~4葉期,每667m2用5%高效蓋草靈乳油45~60mL或50%高特克懸浮劑30~40mL噴霧防治禾本科雜草。在栽后7~10d,也可用35%快刀乳油45mL/667m2或17.5%油草雙克乳油90~120mL/667m2噴霧,以防除禾本科與闊葉混生雜草,每667m2兌水30~45kg噴施。
7.2 病蟲防治 在整個生育期中,蟲害主要是蚜蟲,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在搞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搞好藥劑防治。農業防治:及時清溝排水、加強培育管理,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化學防治:防治蚜蟲可選用40%樂果乳油、20%氧樂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 000倍液等進行大田噴霧,每667m2選用上述藥液75kg噴施葉面。防治霜霉病可在發病初期,每667m2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g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g,加水60kg噴霧,每7d噴1次,可噴2~3次。菌核病是油菜后期的主要病害,應在開花期防治,在花期發病前及時摘除中、下部老葉、黃葉和病葉等,并輔之以適當的藥劑防治,可在油菜初花期用40%菌核凈30g/667m2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噴2~3次。
8 及時收獲
適時收獲是實現油菜豐產優質的重要保證。一般當田間80%油菜角果呈現黃綠色、主花序中下部的角果、果皮干皺、果內的種子呈現黑褐色而主莖上部及分枝果序有少數綠果時即可收割。收獲期間注意天氣情況,搶晴收割、攤曬、脫粒、除雜入倉,防止發生霉變。
參考文獻
[1]程輝,王友華,余新春,等.促生長專用肥浸種液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施用效果[J].河南農業科學,2006(2):55-56.
[2]楊惠成,邢君,董召榮.農作物栽培技術[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5:238-240.
[3]黃義德,姚維傳,李金才,等.作物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1:207-219.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