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開展不同規格容器培育東方杉苗木試驗,探索東方杉容器育苗技術。結果表明:東方杉容器育苗中,苗木高生長量受容器袋規格影響的差異不顯著,但苗木冠幅生長量受容器袋規格影響達極顯著差異水平。東方杉容器育苗中,14#~18#容器袋適宜培育出圃苗高100~150cm;22#~25#容器袋較適合培育出圃苗高150~200cm;30#~35#容器袋可培育出圃苗高200~250cm。
關鍵詞:東方杉;容器;育苗;試驗
中圖分類號 S7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89-02
東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Ten.X Cry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et Dietr.)為常綠或半常綠的高大喬木,是我國著名林木育種家葉培忠教授在1962年用柳杉(Crytomeriafortunei Taxodiaceae Crytomeria)花粉對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mucronatum Taxodiaceae Taxodium)進行授粉雜交,得球果3個,播種后出苗12株。1967年從中選出5株,用于繁殖。到1972年經連年嫩枝扦插繁殖,共育苗6 000余株,并開始在全國各地試種。隨后上海林業總站與南京林業大學等地多人開展了東方杉樹種的多方面連續研究,但因東方杉造林成活率低、成活后恢復生長慢,導致推廣應用難度很大。筆者通過在福建莆田開展東方杉容器育苗試驗,總結一套東方杉容器苗培育技術,以期在生產實踐中推廣容器苗造林,不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縮短造林緩苗期,發揮造林景觀綠化效果,同時通過提高造林成活率,達到降低造林成本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育苗試驗地設在莆田市城廂區靈川鎮硋灶村市銘妹花木有限公司苗木培育基地,屬低丘下部的坡耕地,地勢平緩,海拔30m,坡度5°。土壤為磚紅壤性砂壤土,土壤厚度大于100cm,pH值為5.5~6.5,質地疏松,土壤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較多,適宜多種苗木生長;氣候屬于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1℃,最冷月(1月)氣溫10.7℃,極端低溫-0.7℃,最熱月(7月)氣溫29.5℃,極端高溫38.9℃,年降雨量1 300~1 950mm,年均蒸發量1 780mm,相對濕度82%,全年無霜期較長,達361d。
1.2 試驗材料 2009年5月從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術有限公司引進東方杉容器苗5 000株,苗高20cm。2010年6月從中選擇1 000株健壯的苗木,用30#容器袋栽植,通過截頂促萌,培育采穗母株,建立采穗圃;2010年9月7~8日,采集半木質化的枝條,經1 000mg/L的ABT1號生根液處理后扦插在黃心土+沙(9∶1)的容器育苗基質內,通過加強水肥管理和溫濕調控技術措施,培育了東方杉扦插苗。
1.3 試驗方法 2011年5月11日在莆田市銘妹花木有限公司苗木培育基地上開展東方杉容器袋苗培育試驗。一是選用高20cm扦插苗移植到設置的14#、16#、18#、22#、25#、30#、35#等7種規格容器袋內,作為7個處理,每個處理20株,株行距為各自容器袋間隔10cm,5次重復;二是選用高100cm、冠幅35cm的苗木移植到設置的18#、22#、25#、30#、35#等5種容器袋內,作為試驗處理5個,每個處理20株,株行距為容器袋間隔50cm,5次重復,都采取日常水肥管理措施;統計參數為苗高、冠幅(取兩側平均值);同年8月10日、11月10日分別隨機調查各種規格容器袋苗生長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20cm高的苗木移植到不同規格容器袋內培育,根系破袋時間在90~180d,其中35#的容器苗破袋時間是14#的2倍,經方差分析,破袋時間有極顯著差異水平;通過3個月的培育,容器苗高度在43.1~46.2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降低,苗木冠幅在15.6~23.6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高,經方差分析,苗高差異不顯著,苗木冠幅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通過6個月的培育,不同袋苗高度在71.6~75.3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降低,苗木冠幅在22.3~35.3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大,經方差分析,苗高差異不顯著,苗木冠幅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
從表1可以看出:100cm高的苗移植到不同容器袋內培育,根系破袋時間在50~96d,其中35#的容器苗破袋時間是18#的1.98倍,是22#的1.59倍,經方差分析,破袋時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通過3個月的培育,容器苗高度在128.3~130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高,苗木冠幅在51.3~62.1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大,經方差分析,苗高差異不顯著,苗木冠幅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通過6個月的培育,不同規格容器袋苗高在160.6~166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高,苗木冠幅在70.8~92.0cm,隨著容器袋的規格增大而增大,經方差分析,苗高差異不顯著,苗木冠幅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
從以上分析來看,培育的容器袋苗因管理措施、苗木規格一致,容器袋規格對苗高生長量影響差異不顯著,但株行距過小時,苗高隨著容器袋規格擴大而降低,株行距過大時,苗高隨著容器袋規格擴大而增高,但增高或降低都不明顯;對苗木冠幅的影響達極顯著差異水平,苗木冠幅隨著容器袋規格的增大而擴大明顯。
通過東方杉容器袋苗培育的觀察和對比分析得出:用20cm高的小苗培育容器袋苗時,出圃苗高100cm的,可用14#~18#容器袋培育8~10個月即可;出圃苗高要達150cm以上的,需用22#~25#容器袋培育12~15個月;出圃苗高要確保200cm以上的,需用30#~35#容器袋培育18~21個月。同時,根據苗木生長狀況,加強水、肥管理及防范白蟻危害,觀察根系破袋情況,加強煉苗,滿足不定期栽培東方杉景觀樹種的需要。
3 結論
3.1 容器扦插育苗 東方杉容器扦插育苗可在春季、夏季、秋季等不同時節進行,扦插時采集半木質化的枝條,經1 000mg/L的ABT1號生根液處理后扦插在黃心土+沙(9∶1)的容器育苗基質內,通過加強水肥管理和溫濕調控技術措施,培育東方杉扦插苗。
3.2 容器袋苗培育技術成熟 東方杉容器袋苗培育中,容器袋的規格對苗木高生長量影響差異不顯著,但對苗木的冠幅的影響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東方杉容器育苗與原苗木規格(特別是苗高)、容器袋大小、培育季節、存圃時間、出圃苗木規格等密切相關,假如空間條件允許的話,還要適當擴大容器苗間距,培養出莖高比協調的容器苗。一般情況下,14#~18#容器袋適宜培育出圃苗高100~150cm;22#~25#容器袋較適合培育出圃苗高150~200cm;30#~35#容器袋可培育出圃苗高200~250cm。
3.3 育苗管理 在容器育苗期間,要注意水、肥、藥管理,加強煉苗、防白蟻等措施。據苗木生長狀況,特別是根系的發育情況,及時組織不同規格容器苗生產,滿足不定期栽培東方杉景觀樹種的需要,以縮短造林緩苗期。
3.4 容器苗栽培 東方杉容器苗造林不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縮短造林緩苗期,同時能通過提高造林成活率達到降低造林成本的目的,但因推廣應用面積不大,東方杉容器苗的栽培優勢更有待于進一步的推廣試驗,以便更好地指導生產實踐。
參考文獻
[1]尹中明,吳文.東方杉溫室大棚扦插育苗技術[J].江蘇林業科技,2009,36(5):44-45.
[2]陳端欽,張順恒,李寶福,等.平潭沿海沙地引種東方杉的生長表現及其展望[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212-213.
[3]孔強,陳秋夏,吳良文,等.不同立地條件下東方杉等防護林樹種的生長生態特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7(28):40-46.
[4]閔士元.東方杉造林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4,12:11-12.
[5]陶澤文.東方杉的特性及栽培方法[J].中國花卉園藝,2005,24:47.
[6]宋全輝,劉勝,周誠.東方杉在寧波沿海不同種植特征表現的調查[J].江西林業科技,2008(4):37-38,56.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