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解合肥市規模化豬場豬寄生蟲感染情況,給豬寄生蟲病防治提供理論依據,從合肥市境內3個規模化豬場采集172頭豬的新鮮糞樣,用飽和鹽水漂浮法和離心沉淀法進行蟲卵檢查。共檢出6種寄生蟲卵,其中豬結腸小袋纖毛蟲包囊感染率是24.42%,豬蛔蟲卵感染率是10.47%,紅色豬胃圓線蟲卵感染率是7.56%,豬毛首線蟲卵感染率是5.81%,豬球蟲卵囊感染率是4.07%,食道口線蟲卵感染率是1.16%。
關鍵詞:寄生蟲;蟲種鑒定;豬;規模化豬場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113-03
在現代養豬生產中,寄生蟲對養豬業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慢性營養性消耗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多數情況下豬只感染寄生蟲后表現為“亞臨床癥狀”,造成的損害不如傳染病表現劇烈,導致豬場管理者往往只注重豬傳染病的防控而忽視對豬寄生蟲病的防控[1-2]。因此,國外最新的一些文獻資料已開始將亞臨床狀態的感染也稱為寄生蟲病,這一概念的改變目的是要引起我們增強對寄生蟲病的防控意識[2]。寄生蟲的嚴重感染可降低生長豬的增重和飼料報酬,母豬空懷、死胎、流產,甚至引起豬死亡,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3]。雖然規模化豬場為豬只的生產繁殖創造了較好的環境條件,有效地控制了一些重大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顯著地提高了養豬經濟效益,但由于規模化豬場飼養密度過大,圈舍相對密閉,光照與通風較差,為土源性寄生蟲病的發生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4-5]。為了提高合肥市養豬經濟效益,有效防控規模化豬場豬寄生蟲病,筆者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對合肥市部分規模化豬場豬寄生蟲的感染情況進行了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糞樣來源 在合肥市肥西縣境內選H養豬場、長豐縣境內選K養豬場、肥東縣境內選S養豬場作為采樣點,按比例抽取各豬場種母豬、育肥豬和仔豬作為采樣對象,分別采集每頭豬的新鮮糞便25~30g,將糞樣放入塑料袋中,登記豬的年齡、體況和糞便外觀等,編號后放入4℃冰箱中保存待檢。
1.2 糞樣檢查方法
1.2.1 飽和鹽水漂浮法 取糞樣5g,置于小燒杯中,加入10mL飽和鹽水,充分攪勻,待糞樣與鹽水充分混勻后,再加入50mL飽和鹽水攪勻,將混合液用40目銅絲篩過濾,濾液靜置25~30min。用直徑7mm的鐵絲圈與液面平行接觸沾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鏡檢。在10×10倍生物顯微鏡下檢查每個糞樣各3張涂片,觀察所有視野,發現蟲卵者即判為陽性,分別記錄每張糞涂片中蟲卵的種類和數量。
1.2.2 離心沉淀法 取糞樣2g,放入小燒杯中,加入5mL水,充分攪勻,再加入15mL水攪勻,用40目銅絲篩過濾至另一小燒杯內,倒入離心管中置于離心機內,以1 500r/min離心3min,最后傾去上層液,取沉渣涂片鏡檢。每頭豬糞樣做3張涂片,在10×10倍生物顯微鏡下觀察所有視野,發現蟲卵者即判為陽性,分別記錄每張糞涂片中蟲卵的種類和數量。
1.3 蟲種鑒定 在生物顯微鏡下,對所獲蠕蟲卵(原蟲卵囊或包囊)的大小、形狀等進行觀察,參照有關資料進行蟲種鑒定[4,6]。
2 結果與分析
2.1 豬線蟲感染情況 本次共檢查合肥市境內3個豬場172頭豬的新鮮糞樣,豬線蟲感染情況見表1和表2。由表1可知,本次檢測結果豬蛔蟲感染率是10.47%、豬毛首線蟲感染率是5.81%、紅色豬胃圓線蟲感染率是7.56%、食道口線蟲感染率是1.16%。在調查的3個豬場中均發現了豬蛔蟲卵,感染率最高的是H豬場,為18.18%,其次是K豬場為7.02%,感染率最低的是S豬場為6.67%。在3個豬場中均檢測到豬毛首線蟲卵,感染率最高的是H豬場為9.09%,其次是S豬場為6.67%,感染率最低的是K豬場為1.75%。在2個豬場中檢測到紅色豬胃圓線蟲卵,其中S豬場感染率是18.33%,K豬場感染率是3.51%;僅在H豬場2頭豬糞樣中檢出了食道口線蟲卵。
由表2可知,在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糞樣中均檢出了豬蛔蟲卵,其中仔豬感染率最高,達19.61%,其次是種母豬,為6.90%,育肥豬最低,為6.35%。仔豬毛首線蟲感染率最高,達15.69%,僅在1頭種母豬和1頭育肥豬糞樣中檢出了毛首線蟲卵。種母豬紅色豬胃圓線蟲感染率最高,達13.79%,其次是育肥豬,為4.76%,仔豬最低,為3.92%。僅在2頭育肥豬糞樣中檢出了食道口線蟲卵。
2.2 豬原蟲感染情況 對合肥市境內3個豬場172頭豬糞樣中原蟲感染情況進行了檢查,其結果見表3和表4。由表3可知,豬球蟲感染率是4.07%,結腸小袋纖毛蟲感染率是24.42%。在3個豬場中均發現了球蟲卵囊,感染率最高的是S豬場為5.00%,其次是H豬場為3.64%,感染率最低是K豬場為3.51%。在3個豬場中均發現了結腸小袋纖毛蟲包囊,感染率最高的是K豬場為31.58%,其次是S豬場為30.00%,感染率最低的是H豬場為10.91%。
由表4可知,僅在仔豬和種母豬糞樣中檢出了豬球蟲卵囊,其中仔豬球蟲感染率為9.80%,種母豬球蟲感染率為3.45%。在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糞樣中均檢出了結腸小袋纖毛蟲包囊,以種母豬的感染率最高,達29.31%,其次是育肥豬,為25.40%;仔豬最低,為17.65%。
3 討論
本次對合肥市境內3個規模化豬場172頭豬新鮮糞樣的檢測結果表明,感染率較高的依次是結腸小袋纖毛蟲(24.42%)、豬蛔蟲(10.47%)、紅色豬胃圓線蟲(7.56%)、豬毛首線蟲(5.81%)和豬球蟲(4.07%),這與有關報道基本一致[2,4]。從表1和表3可以看出,合肥地區以往散養豬較普遍感染的姜片吸蟲、華枝睪吸蟲和顎口線蟲等需要中間宿主的寄生蟲在本次調查中沒有發現,這可能是由于本次調查的3個豬場,其養殖方式均是舍飼,飼料為自配全價豬料,在飼料和飼養環境中沒有淡水螺和劍水蚤等中間宿主的緣故[4]。據文獻報道,規模化豬場隨著飼養模式和飼料成分的改變,生物源性寄生蟲病(如吸蟲和絳蟲等)已得到控制,而土源性寄生蟲病(如消化道線蟲、球蟲、結腸小袋纖毛蟲等)發病率仍然比較高,特別是一些消化道線蟲,因其生活史簡單,發育過程中不需要中間宿主,且蟲卵的抵抗力強,容易通過飲水或地面感染,是豬場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2,4]。因此,建議合肥地區規模化養豬場今后應重視消化道線蟲和原蟲病的防治。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3個豬場豬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感染均較普遍,但感染豬沒有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這可能與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條件性致病作用有關[7],結腸小袋纖毛蟲是一種人畜共患原蟲,當宿主抵抗力下降時,不僅可引起仔豬嚴重腹瀉,甚至導致死亡,還可引起人的腹瀉、(下轉134頁)(上接114頁)腸炎。在調查的3個豬場中,仔豬和繁殖母豬蛔蟲的感染率均高于育肥豬的感染率,這與李培英等的報道基本一致[4]。從豬球蟲感染情況來看,哺乳仔豬的感染率最高,其結果與焦鳳超等的報道相同[8]。從本次調查結果看出,3個豬場都存在豬毛首線蟲感染,可能是由于合肥地區的氣候條件適合毛首線蟲卵的發育,該蟲卵的卵殼很厚,發育成熟的幼蟲被卵殼保護,因此感染性蟲卵可以在外界長時間地保持對豬的感染力,從而增加了豬感染毛首線蟲的機會[4]。
豬的土源性消化道線蟲和原蟲病的發生與豬場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密切相關,這些寄生蟲奪取宿主營養,降低飼料利用率,影響養豬經濟效益[6]。為了提高合肥地區規模化豬場養豬經濟效益,有效防治寄生蟲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定期進行豬寄生蟲感染情況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合理選擇驅蟲藥,原則是盡量使所選擇的藥物在驅殺胃腸道寄生蟲的同時,兼治外寄生蟲和其它種類寄生蟲[4];其次要加強飼養衛生管理,給豬提供充足的營養全面的飼料,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注意豬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
致謝:在豬糞樣采集過程中得到合肥市華杰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劉文,安徽省科鑫養豬育種有限公司陶立,安徽省森科地方品種豬保種場張學道等同志的幫助;在寄生蟲卵檢測實驗過程中得到安徽農業大學動物寄生蟲病學研究室袁恒青、張龍樂、劉思嘉和劉富等碩士研究生的幫助,在此一并致謝!
參考文獻
[1]祁炳章.規模化養豬場寄生蟲病感染情況的調查與防控[J].養殖與飼料,2007(7):58-60.
[2]黃永康.豬場寄生蟲病的流行現狀與科學防控[J].福建畜牧獸醫,2013,35(3):59-61.
[3]鐘曉浩,曲友國. 規模化豬場寄生蟲病的防控[J].山東畜牧獸醫,2010,3l(12):39-40.
[4]李培英,徐前明,李郁,等.安徽部分規模化豬場豬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養豬,2012(4):116-117.
[5]郁星星. 豬常見寄生蟲病的預防與治療[J].湖北畜牧獸醫,2013,34(5):17-18.
[6]孔繁瑤.家畜寄生蟲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7:345-346,363-364,390.
[7]翁亞彪,胡毅軍,李巖,等.廣東集約化豬場結腸小袋纖毛蟲感染情況調查[J].熱帶醫學雜志,2005,5(6):827-829.
[8]焦鳳超,李迎曉,魏愛枝.規模化豬場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雜志,2010,46(8):48-49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