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肥料“3414”試驗,分析出了小麥生產中最大與最佳施肥量,總結出了不同生產條件下小麥推薦施肥量,提出了小麥施肥技術指導意見,為小麥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關鍵詞:小麥“3414”肥料試驗;最大與最佳施肥量;技術指導意見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1-67-03
東平縣是糧食種植大縣,全縣耕地面積6.85萬hm2,2013年小麥種植面積發展到4.98萬hm2。為了能夠更好地穩定東平縣糧食種植面積,實現持續節本增收,筆者通過肥料試驗對小麥施肥指標進行了分析,為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開展施肥指導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1 試驗目的
肥料田間試驗包括“3414”小區試驗和肥效對比試驗,是獲得各種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也是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的基本環節,通過田間試驗,可以掌握各個施肥單元不同作物施肥數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是施肥指標體系建設的基礎工作,對施肥指標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試驗實施
“3414”方案設計吸收了回歸最優設計處理少、效率高的優點,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方案。“3414”是指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的設計,其含義: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當地推薦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過量施肥)=2水平×1.5。
試驗地選擇平坦、整齊、肥力均勻、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塊;試驗選擇了當地主栽作物品種或擬推廣品種。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區面積一般為33.4m2。參照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NY/T497—2002)執行,收獲期采集植株樣品,進行考種和生物與經濟產量測定。累計安排“3414”小區試驗小麥11處,實行專人負責制,從種植到收獲都進行了管理記載,按照標準的小區測產方案進行認真測產。
3 試驗數據分析
(1)小麥田間試驗數據。全縣小麥“3414”試驗點基本情況匯總于表1。14個不同施肥處理試驗點情況及各小區產量情況見表1、表2。
(2)小麥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利用“3414”試驗記錄表中的N0P2K2、N1P2K2、N2P2K2、N3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2P2K2、N2P2K3 的4個處理,利用一元回歸分析,分別求得最大施氮、磷、鉀量和最佳施氮、磷、鉀量。
將“3414”試驗記錄表中的N0P2K2、N1P2K2、N2P2K2、N3P2K2和試驗地塊的堿解氮含量、試驗二水平的用肥量組成表3。
(3)分析步驟。
第一步:將二水平的倍數用肥量為橫坐標,相對應的產量為縱坐標,利用散點圖,把該元素各水平的點分布到Excel表中的坐標上,如圖1所示。
圖1 散點圖
第二步:利用添加趨勢線的方法,通過散點圖添加曲線,得到各個試驗點的一元回歸方程y=ax2+bx+c,y為作物的產量,x為化肥養分的用量,a、b、c為系數(圖2)。
圖2 趨勢圖
第三步:利用回歸方程求最大和最佳施肥量。
最大施肥量:獲得單位面積最高產量的施肥量,計算方法為dy/dx=0,回歸方程對x求導,等于0,得x=-b/2a。
最佳施肥量:單位面積土地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施肥量,計算方法為dy/dx=px/py。回歸方程對x求導,等于相應的純養分與作物價格的比值,得x=(養分價格/作物價格-b)/2a。
對各點的最大、最佳值進行匯總,如表4所示。
用同樣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有效磷和速效鉀的最大和最
注:計算最佳施肥量時的參考價格:小麥:2.0元/kg,純氮:4.0元/kg,純磷(P2O5):4.5元/kg,K2O:4.7元/kg。下同。
佳的施肥量(表5、表6)。
4 結論
通過對“3414”試驗的匯總分析,從氮、磷、鉀三元肥效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一般高產田氮肥施用量為16~18kg/667m2,磷肥施用量為8~10kg/667m2,鉀肥施用量為4~5kg/667m2;中低產田一般氮肥施用量為13~16kg/667m2,磷肥施用量為7~9kg/667m2,鉀肥施用量為1.0~4.5kg/667m2。當北部山區產量很低,速效鉀含量超過100mg/kg時,可以不施鉀肥。根據最大、最佳施肥量分析確定了東平縣小麥不同生產條件下的推薦施肥量(表7)。
5 小麥施肥指導意見
(1)存在問題。根據我們對全縣農戶施肥情況的調查,農民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現象依然嚴重,重氮肥輕磷鉀肥,重無機肥輕有機肥,有機肥用量明顯不足,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土壤板結透氣性差,肥料利用率下降。
(2)施肥原則。依據土壤肥力水平,適當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增施有機肥,實施玉米秸稈還田,提倡有機肥無機肥配合施用;深松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水肥效率;氮肥分期施用,適當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依據土壤鉀素狀況,高效施用鉀肥;注意鋅等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肥料施用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
(3)肥料運籌。若基肥施用了有機肥,可酌情減少化肥用量。對于缺鋅土壤,可基施硫酸鋅1~2kg/667m2。磷鉀肥全部作基肥。高產田(500kg/667m2以上)氮肥總量的1/3作基肥施用,2/3作為追肥在拔節期施用;中產田(400~500 kg/667m2)氮肥作基肥、追肥的比例可各占1/2。低產田及旱薄地小麥可適當加重基肥比例,各鄉鎮可根據當地土壤肥力水平結合已經發放的施肥建議卡來科學制定施肥指導方案。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