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農業院校工科專業力學學習的現狀,提出了農業院校力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幾點思考,為改變農業院校 “力學難學”的現狀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礎力學;教學改革;農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1-137-02
力學課程體系主要指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斷裂力學、損傷力學、有限元分析等一系列課程,主要面向高等教育的理工科專業開設,依據各自的專業特色,選擇不同的力學課程,而其中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這兩門課程,又是所有力學系列課程的基礎。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是國內很多理工科本科專業學生必修的2門專業基礎課,即為后面的專業課程打基礎,又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深造、進入研究生培養打下基礎。所以這2門課程的教學,在理工科專業里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從事土木、水利、水電、交通、機械等工程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力學的學習非常重要。隨著農業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許多綜合性的新問題,往往需要多學科協同研究,其中力學就是很重要的學科,很多的農業院校專業都開設有力學的課程,但是在農業院校,工科學生力學基礎的學習令人堪憂。力學課是重修率非常高的一門課程,而且有部分學生重修多次還不過關,力學課程老師被他們戲稱為“殺手”。在這樣的現狀下,筆者對農業院校力學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法。
1 農業院校力學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力學課程體系不適應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采用一刀切,也就是只要學時數一樣或者相當的情況下,采用統一教材。教材本身又很偏重理論的推導,與工程實際聯系少,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卻與專業課脫節。在教學大綱方面,太過于統一,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制定更符合專業的教學大綱。在力學實驗方面,目前開展的也只有材料力學的拉壓力學性能、純彎曲幾個非常老的論證性實驗,缺乏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在學時方面,缺少和專業的溝通,使得同一個課程所有的專業幾乎一樣的學時數。在選修課程方面,缺少針對本科生的力學選修課程,不能滿足部分專業和部分同學的需求。
1.2 教學模式不夠新穎 力學的理論性非常強,相對于其它的以應用為主的專業課程而言,學生普遍感覺枯燥又難學。但是力學的教學模式還是非常的傳統,以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為主,以滿堂灌的講授方式為主,課后習題量大,學生普遍感覺回到了高中的課堂教學模式,適用不了大學生的需求。網絡教學雖有引入,但內容不豐富,更新不夠快。
1.3 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農業院校的力學教師很多來自力學專業,對農科不是太了解,力學教學團隊又以青年教師為多,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還有待提高。
1.4 學生重視不夠 在以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中,學生們普遍重視力學的學習,學生學習力學的興趣比較濃。而在農業院校,主要以農科為主,學生普遍“向農看齊”,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力學。
1.5 學生基礎不扎實 力學是以大學物理和高等數學為基礎,農業院校大部分專業物理和高等數學的要求不高,有些工科專業甚至不開設大學物理課程,也給工程力學的學習帶來了困難。
2 農業院校力學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2.1 力學課程內容和學時與專業緊密相連 農業院校的工程專業往往偏向于農科方向,每個專業的力學要求往往差別比較大,要在力學課程內容和學時分配上與專業緊密相連,在提高學生的力學水平的同時更好的為學生的專業服務。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華南農業大學開設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課程的本科專業主要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應專業需求,對工業設計、環境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工程力學課程(將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基本理論合為一門課程),對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專業,我們在理論力學的運動學和動力學中分配學時多些,對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我們在理論力學的靜力學中分配學時多些。在總學時分配上,也需要經常和專業負責老師溝通。
2.2 力學教學模式要有所改革創新 針對農業院校學生普遍不重視力學,基礎也比較薄弱的情況,農業院校的老師在力學教學模式上要有所改革創新。傳統的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幾乎每堂課都有作業,老師對作業精批細改,學生感覺又回到了高中的學習模式,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參與到力學問題的討論中來,并且在課堂結束后設計一個大型的跟所授學生專業相關的力學問題,供學生討論解答。同時也需要設計一種新的考核方式來適用新的教學模式,將考核的形式分為卷面答題和小組討論,卷面答題主要涉及基本的理論,小組討論涉及力學在專業上的應用。也可以多利用現在的網絡技術與學生隨時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答學生的學習問題。
2.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大多數力學老師都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力學基本功還是比較扎實。但是,農業院校的力學教師很多來自力學專業,對農科不是太了解,沒有太多機會參與到農業科研中。而基礎力學課程的老師是一定要搞科研的,要以科研帶動教學,并以教學促進科研,可以多與本校的農學專業老師交流,多舉行一些力學與專業老師的交流會議。力學教學團隊中的青年教師可以多參加國內外力學教學會議,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2.4 增加力學選修課 農業院校普遍缺少針對本科生的力學選修課程,不能滿足部分專業和部分同學的需求,例如農業機械類的專業,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是很難滿足專業需求的,可以增開一些力學選修課,比如簡明彈性力學、有限單元法、計算力學等,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對力學有更深的認識。
3 結語
在國內力學改革的大浪潮中,走出適合農業院校的力學改革之路,任重道遠,農業院校的力學教學改革要以農科為依托,為農科服務,根據農業專業特點調整課時、優化教學模式、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教師水平。相信會有更多的農業院校力學教師來進行農業院校力學教學的改革,能夠讓基礎力學更好的為農科專業服務。
參考文獻
[1]葉志明. 略談一名基礎力學課程教師的基本功[J].力學與實踐,2005,27(3)。
[2]馮振宇,樊麗儉.基礎力學課程考試改革應充分反映課程的教學要求[J].力學與實踐,2011,33(5):76-78.
[3]華云龍,張偉,董務民.力學可以為農業現代化作貢獻[J].力學進展,1998,28(3):289-298.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