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淮北葡萄種植歷史悠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果農收入的增長。隨著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葡萄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葡萄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淮北葡萄生產已經跟不上市場發展的要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通過調查分析了淮北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葡萄;生產;問題;對策;淮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6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65-02
葡萄在淮北地區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在當地和周邊地區已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尤其是在段元地區的帶動下,淮北地區的葡萄產業近年來取得了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淮北葡萄已達到2 000hm2。近年來,隨著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水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果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品位和質量已成為人們現代生活的時尚追求。由于淮北地區葡萄品種老化,無公害生產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等問題亟待解決。淮北地區葡萄產業出現了銷售萎縮、果農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不僅嚴重挫傷了果農生產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淮北地區葡萄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淮北葡萄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品種老化,跟不上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 多年來,淮北地區的葡萄一直表現為品種老化、跟不上市場需求和形勢的變化,以種植葡萄最早的淮北市段元大莊村為例,到目前依然還是以巨峰、黃金鐘這些已經栽培很久的品種作為主栽和當家品種,顯然跟不上當前國際國內葡萄新品種發展的形勢。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淮北葡萄主產區的地方政府在葡萄新品種引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由于資金不足、缺乏系統科學的部署和必要的技術研究等問題,品種引進比較盲目,各自為戰,有些品種引進后不能適應當地氣候,結果導致品種更新換代依然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品種老化已成為制約淮北地區葡萄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1.2 品種退化,影響了果品質量的提高和葡萄的增產增收 由于葡萄是多年生植物,品種復壯不易,而且由于果農對品種復壯認識不夠,既不懂也意識不到品種選育和更新復壯的重要性,再加上果農管理技術的不科學和氣候、土壤等條件的影響,淮北地區現有的一些當家品種出現提早衰老、品質退化現象,和現代市場發展的需求越來越不適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淮北地區葡萄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3 農藥使用量超標,不能順應當前農業無公害生產發展的歷史潮流 由于淮北地區葡萄栽培一直局限于原來的地方,病蟲、病原菌長期積累,不能根除,病蟲害一直是困擾當地葡萄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果農們非常頭疼的問題。為了防治病蟲害,果農不得不大量使用農藥,病蟲在適應環境中也產生了耐藥性和抗藥性,果農只好繼續加大農藥的使用量,結果惡性循環,致使葡萄產品農藥嚴重超標,果品質量和安全性受到很大影響,無法適應現代人追求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為進入國內大型超市和國際市場帶來了很大障礙,無疑也影響了葡萄產業的發展。
1.4 化肥使用量超標,果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為了提高葡萄產量,果農缺乏長遠意識,追求眼前利益,在葡萄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導致果品化肥含量超標,影響了葡萄產品的安全性,給產品銷售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大量使用化肥,果實含糖量下降,酸度增加,果品風味大打折扣,因而很難進入大型超市,價格也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淮北地區葡萄在國內尤其是周邊地區的市場占有率。
1.5 誠信意識不夠,給市場銷售設立了一些不必要的人為障礙 以淮北市段元鎮大莊村為例,近年來,當地政府為了打開葡萄銷路,解決果農果品銷售難的實際問題,積極組織人員進行考察,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組織成立了段元大莊富源葡萄專業協會,為果農對外聯系,尋求銷路,較好地解決了果農銷售難的問題。可是,有些果農不珍惜這個機會,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耍小聰明,以次充好,摻假兌水,結果嚴重影響了當地果農的信譽,使有些已經打開的銷路重新關閉,影響了當地葡萄銷售的進一步拓展。
2 對策與建議
2.1 建立品種資源基地,積極引進新品種 盡快建立科學規范的品種資源基地,不僅是當地果農對新品種引進的迫切要求,也是更好地促進當前淮北地區葡萄產業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認真搞好評估,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想方設法予以盡快落實。在建立品種資源基地項目的規劃和落實過程中,一定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充分搞好論證,堅決防止各自為政、盲目引種的不科學行為,確保品種引進結構合理,引進的品種適合淮北地區土壤、氣候條件。另外,品種引進要具有前瞻性,能夠適應未來葡萄產業發展的方向,滿足市場及消費者的需要。
2.2 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作用,盡快制定和推廣無公害生產標準化技術 針對淮北地區葡萄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農藥、化肥使用量嚴重超標的實際情況,一定要想方設法充分發揮當地各級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技術指導和技術推廣作用。通過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引導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加強技術研究,同時科技部門要積極引進和探索現代農業生產新技術,尤其是葡萄病蟲害防治方面的一些新技術、新措施、新成果,大力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如:要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探索并逐步推廣植物免疫、化學誘抗等現代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推廣病蟲害防治新技術和無公害生產時,一定要結合淮北地區葡萄生產的實際,制定出一套符合當地生產需要、群眾易接受易操作的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方案,通過科技人員實地指導、科學引導,逐步進行全面推廣。
2.3 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果農的誠信意識 誠信就是市場,誠信就是效益。誠信不僅是果農生產發展自身的需要,也是一個地方重要的社會人文形象,關乎到地方的對外交流和經濟發展。因此,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一定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教育葡萄產區的廣大果農,立足長遠,放眼未來,克服短視行為,樹立良好的誠信意識,確保形成良好的社會信譽,以便為產品的銷售打好堅實的基礎,創造一個暢通的銷售渠道。
參考文獻
[1]王志剛.濮陽市葡萄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農業,2012(20):57-59.
[2]蒯傳化,劉三軍,于巧麗,等.葡萄種植中如何選用優良品種[J].果農之友,2011(4):37-39.
[3]王海波,王寶亮,王孝娣,等.我國葡萄產業現狀與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果樹,2010(6):74-76.
[4]戴惠忠,仲嘉,徐春明,等.常熟市葡萄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11(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