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驗證不同的水溶肥料在小麥上應用的實際效果,通過規范的田間試驗方法,對申報產品進行肥效及安全性試驗,從產量、品質、安全性等方面做出肥效和安全性綜合性評價,為肥料登記提供依據。
關鍵詞:新型水溶肥料;小麥;應用效果;肥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82-02
為驗證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水溶肥料在小麥上應用的實際效果,根據農業部《肥料登記管理辦法》和《肥料肥效試驗技術規程》的要求制定試驗方案,進行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供試作物 試驗于2012年10月10日至2013年6月12日在灌南縣新集鎮夏莊村夏立榮的承包田進行。試驗田塊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母質為黃泛沖積物,土壤類型為中鹽性土。主要輪作模式為麥-稻。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質:有機質15.36g/kg,全氮1.21g/kg,速效磷13.29mg/kg,速效鉀135.47mg/kg,pH值8.3,CEC175.26mol/kg。供試作物:小麥;品種:煙農19。
1.2 供試肥料 (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由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氨基酸≥100g/L,Mn+Fe+Zn+B≥20g/L,產品形態為水劑。(2)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由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腐植酸≥30g/L,N+P2O5+K2O≥200g/L,產品形態為水劑。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1)常規對照(ck1)。基追肥按當地常規施用,不使用葉面肥和調節劑。(2)清水對照(ck2)。每667m2每次以同處理3等量清水同時期噴施,其他施肥措施同處理1。(3)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每667m2每次用由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40mL兌水30kg(稀釋750倍)葉面噴施,分別于2013年5月3日小麥揚花期、2013年5月10日灌漿前期、2013年5月17日灌漿中期各噴1次,整個生育周期噴施3次,其它施肥措施同處理1。(4)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每667m2每次用由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40mL兌水30kg(稀釋750倍)葉面噴施,于2013年5月3日小麥揚花期、2013年5月10灌漿前期、2013年5月17日灌漿中期各噴1次,整個生育周期噴施3次,其它施肥措施同處理1。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各處理按當地習慣栽培措施進行。每個小區長10m,寬4m,面積為40m2,共12個小區,小區間筑埂隔離,溝寬0.5m,埂寬0.5m,保護行寬2.0m。
1.4 試驗過程 農事操作:2012年10月10日播種,每667m2播種量15kg;基肥按當地習慣施用,即氮肥為46%的尿素,每667m2施用15kg;磷肥為12%的過磷酸鈣,每667m2施用50kg;鉀肥為60%氯化鉀,每667m2施用4kg;2013年3月22日追施拔節肥,每667m2施用復合肥(15-15-15)25kg;2013年4月29日用50%多菌靈防治小麥赤霉病1次。6月12日收獲,各小區單收單打單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小麥植物學性狀的影響 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在小麥生長中后期噴施新型水溶肥料后,對改善小麥的農藝性狀和產量結構具有促進效應,處理(4)和處理(3)的千粒重要明顯高于沒有噴施的對照(1)和對照(2),并最終目標產量高于對照(1)和對照(2),同時也可看出,噴施參試的新型水溶肥料對植株株高、每667m2穗數和穗粒數影響不大,這可能與葉面噴施時間或噴施量有一定關系。
表1 不同處理對小麥農藝性狀和產量結構的影響
[處理\株高
(cm)\穗數
(萬/667m2)\穗粒數
(粒/穗)\千粒重
(g)\理論產量
(kg/667m2)\(1)ck\85.5\35.8\25.8\40.5\374.09\(2)ck\85.5\35.4\26.2\40.4\374.22\(3)\85.7\36.3\25.5\41.3\382.75\(4)\85.8\36.5\25.4\41.3\383.12\]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2看出,處理(4)的小區產量平均高出對照(1)9.03kg,增產2.41%;高出對照(2)8.9kg,增產2.38%。處理(3)的小區產量平均高出對照(1)8.66kg,增產2.31%;高出對照(2)8.53kg,增產2.28%。說明在小麥生產上噴施參試的新型水溶肥料能起到一定的增產效果。
2.3 產量統計分析結果 對表3區組間均方做F檢驗,計算F=23.263/9.095=2.558
表2 不同處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處理\ 小區產量(kg/667m2) \ 比ck1± \ 比ck2± \Ⅰ\Ⅱ\Ⅲ\平均\(kg/667m2)\(%)\(kg/667m2)\(%)\(1)ck\375.14\374.48\372.64\374.09\\\\\(2)ck\371.76\374.01\376.88\374.22\0.13\0.03\\\(3)\379.11\383.28\385.85\382.75\8.66\2.31\8.53\2.28\(4)\380.16\379.68\389.51\383.12\9.03\2.41\8.9\2.38\]
表3 產量結果方差分析
[變異來源\DF\SS\MS\F\F0.05\F0.01\處理間\2\231.496\77.165\8.484*\6.94\18.00 \重復間\3\46.526\23.263\2.558\6.94\18.00 \誤差\6\54.570\9.095\\ \ \總變異\11\332.592\30.236\\ \ \]
用新復極差檢驗法對小區產量進行分析,將各小區的平均產量從大到小順序排列,當顯著水平α=0.05時,處理(4)、處理(3)相對處理(1)、處理(2)為顯著;當顯著水平α=0.01時,處理(4)、處理(3)相對處理(1)、處理(2)均不顯著(見表4)。
表4 產量的差異顯著性測定(LSR法)
[處理\小區產量
(kg/667m2)\差異顯著性\5%\1%\(4)\383.12\a\A\(3)\382.75\a\A\(2)ck\374.22\b\A\(1)ck\374.09\b\A\]
3 試驗結論
從小區間的產量分析來看,處理(4)的平均產量最高,比對照(1)高出9.03kg,增產2.41%;比對照(2)高出8.9kg,增產2.38%;處理(3)的小區平均產量次之,高出對照(1)8.66kg,增產2.31%;高出對照(2)8.53kg,增產2.28%。說明在小麥中后期噴施參試的水溶性肥料能促進小麥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改善小麥籽粒品質,增加單位面積小麥產量,同時避免施用化肥帶來的環境污染,優化了生態環境。從上述各個處理的表現來看,處理(4)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30g/L,N+P2O5+K2O≥200g/L)表現較為突出,建議在以后的生產實踐中擴大示范,加快推廣應用。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