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通過對鄉土樹種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應用的意義及應用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提出積極推廣鄉土植物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鄉土植物;城市園林綠化;儋州市
中圖分類號 S73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113-02
近年來,儋州市在園林綠化建設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在植物應用方面存在只注重視覺景觀效果、短期效應而忽略生態效益的問題。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導下,引進一些外來樹種,以追求綠化的新奇特效應和近期效果。據調查,引用這些外來樹種,有的不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抗逆性和耐受性差,生長不良,不僅耗費巨資,而且還達不到應有的景觀效果,這與國家倡導的節約型園林背道而馳。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應該以鄉土植物為主,就地取材,適當配植一些外來植物,以保證城市園林的植物多樣性。如何建設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園林綠地景觀,以達到最佳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這是值得園林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1 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應用的意義
鄉土植物是指原產當地并經長期的自然選擇,經受當地極端氣候條件,病蟲害侵襲等一系列自然災害考驗仍能健壯生長的植物[1]。儋州市是海南省西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地處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具有豐富的園林植物種類,如何開發、利用具有儋州地區特色的園林植物,并將鄉土植物很好地應用于城市園林建設中,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不僅能產生最佳的生態效益,良好的園林景觀,還能突出地方園林特色,對儋州市園林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適應性和抗性強,養護成本低 鄉土植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對當地的水、土、溫度、陽光等自然氣候條件比較適應,對極端氣溫、水澇、干旱、臺風等惡劣環境及病蟲害具有很強的抗性。如芒果、龍眼、海南紅豆等,在儋州地區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日常養護管理中,不需要特別的照顧,可節約養護管理經費。
1.2 彰顯出地方文化特點 由于各地的氣候特點不同,各種植物的地域分布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每個地方都有代表本土特色的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可充分利用鄉土植物建立起彰顯地方文化特點的園林景觀[2]。儋州市的市樹——小葉榕,在儋州地區有較長的生長歷史,根深枝茂,抗性強。在鄉村,小葉榕與村民的生活密切相聯,村民把小葉榕當作“神樹”來拜祭,在歷史的長河中,鄉土植物被賦于一定的人文色彩,形成特定的植物文化。
1.3 具有穩定生態系統的作用 鄉土植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經受過多次惡劣環境的考驗,能夠很好地保存下來,具有很強的抗性,相對外來樹種而言,鄉土植物具有更多的生態功能優勢,對穩定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建成一個穩定的植物生態群落,鄉土植物是最佳的選擇,若盲目地引進外來樹種,容易造成本地區植物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如印度紫檀,由于易生易長,產生遮蔭效果較快,儋州地區廣泛引種了印度紫檀。近幾年來,每年4~10月,大面積發生蟲害,給當地植物蟲害防治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引進外來植物要慎重,要確保本地區園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 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儋州市城市園林植物實地調查,發現鄉土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觀,但總體來說,鄉土植物應用相對比較少,一般以常綠喬木配置一些開花或造型的灌木,植物群落結構簡單,沒有科學的植物應用規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鄉土植物應用水平低 在園林建設中,政府相關部門對項目建設要求立竿見影,時間緊、任務重;少數領導對鄉土植物有思想偏見,認為鄉土植物普通,不上檔次,導致在苗木選擇上,認為外來植物是新品種,是高檔次的象征,忽略了鄉土植物的生態功能作用。另外,園林設計人員,對鄉土植物的認識也不足,設計時往往只考慮植物的景觀效果,追求大色塊,或者只是為了迎合上級領導的旨意,滿足“政績工程”的需要,違背了“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致使鄉土植物應用水平低。
2.2 缺乏植物應用規劃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儋州地區的綠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植物應用方面,缺乏科學的植物應用規劃。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園林主管部門對園林項目報建審批管理不嚴;工程竣工驗收過程中,不嚴格執行相關的驗收標準;建設單位追求短期效果,設計單位只是為了迎合業主單位的意愿,施工單位追求經濟效(下轉128頁)(上接113頁)益等諸多原因,使苗木選擇隨意性大,往往選擇生長度速快、見效快、價格便宜的一些外來品種,如火焰木、黃槐等苗木,近幾年來,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大量應用。
2.3 鄉土植物科學研究缺乏 近年來,儋州市在鄉土植物科學研究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果。如2005年起,儋州市園林管理局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成立科研小組,對海南鄉土植物資源進行深入的調查,到儋州市農村、昌江縣霸王嶺,樂東縣的尖峰嶺等地,采集野生植物種子進行繁育、馴化,如海南紅豆、嶺南山竹子人、母生、孔雀豆、五味子、細基九、竹節樹等20多個野生品種,經過幾年的引種馴化研究,發現這些鄉土植物,適應在儋州地區生長,景觀效果不錯,值得在園林綠化中應用推廣。但許多野生植物資源,由于馴化時間長,經費短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馴化苗用地得不到落實,鄉土植物研究停留在較低水平的試驗階段,不能進行產業化生產。
3 加強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應用的對策
3.1 制定儋州市鄉土植物應用規劃 要使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就要對儋州市鄉土植物資源進行全面的調查,建立植物檔案,分析鄉土植物的應用現狀,結合儋州市的氣候環境和鄉土植物的特征,制定適合儋州市鄉土植物的應用規劃,并在新時期園林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鄉土植物資源利用為根本,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園林發展理念,選定優質的鄉土植物作為今后綠化建設的基調樹種和骨干樹種,建議量化和規定鄉土植物在綠化工程中的比例。
3.2 政府支持,加強鄉土植物科學研究 要深刻認識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在發展利用鄉土植物方面,政府要加大科學研究資金投入,落實鄉土植物的科研項目,開展儋州地區鄉土植物生物特性研究,挖掘優良的鄉土植物品種,建立鄉土植物引種、馴化、生產示范基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推進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3.3 提高認識,大力推廣應用鄉土植物 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應用鄉土植物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認識其具有保水、降溫、固土、防風沙、形成地方特色景觀、節約養護管理成本等優點。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按照儋州市鄉土植物應用規劃方案,充分考慮園林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使鄉土植物在當地的園林建設中形成地方特色。通過提高認識,使大家對鄉土植物利用形成共識,大力推廣鄉土植物在儋州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3]。
4 結語
在城市綠化建設中,鄉土植物對穩定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園林建設者要求真務實,努力創新,調整思路,統一認識,以鄉土植物為基調科學合理配置植物,突出鄉土地域特色,營造出親切于人的園林意境和便捷于人的行為空間,方能使鄉土植物成為園林建設中的主角。
參考文獻
[1]孫衛邦.鄉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中國園林,2003(7):63-65.
[2]吳憲亮.鄉土植物在沈陽地區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9(6):734- 737.
[3]陸華東.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與分析[J].現代園藝,2012(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