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述加強獸藥經營管理的重要性,闡述了桐城市獸藥經營管理經歷粗放管理、整頓治理、規范管理3個發展階段,以及存在問題和市農委所采取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桐城市;獸藥經營管理;對策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117-02
獸藥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东F藥管理條例》對獸藥的研制、生產、經營和使用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加強獸藥管理,是保證獸藥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維護人體健康的有效措施。筆者從事獸藥管理工作30a,在實踐中深深體會到,加強獸藥經營管理十分必要。以下就桐城市獸藥經營管理的發展歷程、存在問題以及所采取的對策與措施進行闡述與分析。
1 桐城市獸醫經營管理發展歷程
桐城市獸藥經營管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目前為止,發展歷程大致分為3個階段:
1.1 粗放管理時期 這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由于畜牧業生產水平不高,大多以家庭散養為主,桐城市獸藥經營主要由8個區、1個鄉(羅嶺鄉現已劃歸安慶市宜秀區)獸醫站集體經營為主,以獸醫隨診售藥為輔。從管理上來說,獸醫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獸醫行業內延襲老傳統,獸醫按區域分工行醫出診,順帶銷售獸藥。這一時期獸藥經營的主要特點是利潤大,假劣獸藥較多。受利益的驅動,農村市場上也有少數商店超范圍代售獸藥,雞鴨孵坊和雛禽供育點以售后服務的名義也經營獸藥。
1.2 整頓治理時期 這個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末到2011年,桐城市畜牧業生產迅猛發展。目前我市年出欄生豬40萬頭,肉蛋總產已達9.6萬t,全年畜牧業產值可達16億元,規模養殖比重達68.5%。全市已初步形成8個養殖小區,其中肉牛養殖小區1個,生豬養殖小區4個,蛋鴨養殖小區2個,肉禽養殖小區1個,擁有各類畜牧產業化組織20家,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有647戶,存欄豬12.6萬頭,蛋鴨以大關為中心,存欄量達140萬羽。
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獸藥管理也與時俱進。1999年5月,經原桐城縣委常委會議研究通過,編辦批準成立了“桐城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作為副科級機構經原農業局授權委托,集中行使涉農法律法規的行政執法權及違法案件的行政處罰權。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的成立,改變了獸醫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局面。根據《獸藥管理條例》規定,原桐城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從規范獸藥經營資質入手,對全縣獸藥經營市場開始整頓治理。一方面整頓和制止無證經營獸藥的行為,另一方面對有意愿從事獸藥經營的人員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對有一定實踐經驗并具備專業知識的從業者通過業務考核和對經營場所考察后,對照《獸藥管理條例》的規定,頒發《獸藥經營許可證》。同時農業部門與工商部門積極配合協調,依法將《獸藥經營許可證》作為辦理獸藥經營工商營業執照的前置條件。通過部門聯合,實現了對全市獸藥經營的齊抓共管,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獸藥經營市場向規范化管理的方向發展。這一時期,隨著我市撤縣設市、撤區并鄉的區劃調整和基層獸醫站納入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管理的性質轉變,獸藥集體經營減少,個體經營增多,全市2000年第一次發放《獸藥經營許可證》80余份;經過3a的發展,第二次換發證件時,共發放《獸藥經營許可證》120余份;又經過3a的市場竟爭,優勝劣汰,2007年第三次發放《獸藥經營許可證》只有60余份(2004年3月24日國務院第45次常務會議對《獸藥管理條例》23條進行了修改,將《獸藥經營許可證》使用時效由3a改為5a)。
從我市3次《獸藥經營許可證》發放的情況看,第一次發證對象主要是集體獸醫、村級防疫員和基層獸醫站門市部;第二次增加了孵坊、農村商店和養殖大戶;第三次發證對象主要是養殖專業合作社、村級防疫員、少量集體獸醫和農村孵坊。農村小店代售獸藥的現象明顯減少,獸藥經營已逐漸形成以技術服務帶動銷售的模式。
1.3 規范管理時期 2010年1月15日,農業部根據《獸藥管理條例》,發布了《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定從2010年3月1日起施行。GSP為獸藥經營企業提供了科學的質量管理思想體系,促使獸藥經營企業的經營思想和組織結構發生根本變化,是我國獸藥經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先決條件。2011年底根據省農委和安慶市農委的統一部署,我市獸藥GSP認證工作全面啟動。市農委行政許可科牽頭,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配合,對我市獸藥經營企業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并召開全市獸藥經營企業GSP認證推進會議,對有關法規要求進行解讀,對申報程序進行指導。2012年我市分3批共申報30余家獸藥經營企業,其中22家通過安慶市獸藥經營GSP認證,由我市農委行政許可科頒發《獸藥經營許可證》。
2 存在問題
(1)無證銷售獸藥的現象依然存在,且隱蔽性較強。隨著畜牧業標準化、規?;陌l展,農村散養戶越來越少,使用獸藥的單位大部份都是養殖專業戶。而我市絕大部份養殖戶都掛靠養殖公司或養殖專業合作社,由公司或合作社提供技術、藥品、飼料、種畜禽及市場銷售等項服務。公司或合作社為養殖戶有償提供獸藥,這種經營行為隱蔽性較強,執法取證有一定難度。這些公司或合作社未辦理《獸藥經營許可證》有3個方面原因:一是自身條件達不到GSP要求,申請未能通過;二是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公司業務開展沒有連貫性。如我市大關很多蛋鴨養殖公司2013年受“禽流感”影響就停止了生產經營。三是少數孵坊雛禽供育點季節性強,在售后服務銷售獸藥時抱有僥幸心理。(2)基層專業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銷售獸藥。這一部分人員營業面不大,不符合獸藥GSP認證要求,加之業務量有限,抱著撿一個是一個的心態,利用身份掩護和執法鞭長莫及的空隙從中漁利。(3)外地獸藥經銷商送藥下鄉。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獸藥經營必須在許可的區域內,但是不少獸藥經銷商打著送貨上門服務的幌子,和基層獸藥經營使用單位沆瀣一氣,擾亂獸藥經營市場秩序。
3 對策與措施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我市農委采取了以下對策與措施:
3.1 上下聯動,加大監管打擊力度 市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和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上下聯手,加強對基層獸藥經營使用單位的巡查監管,基層農監站參與執法,有效地彌補了原來單靠農業執法大隊監管的力量不足,他們對各自轄區內的情況了解得更清楚、管理更及時。基層農監站執法工作的開展,使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更加深入細致。2013年春,市農委行政許可科、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會同鎮(街)農監站一起對全市獸藥經營單位的經營主體資格進行了執法檢查與清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加強對獸藥經營及使用單位的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獸藥經營及使用單位的法制意識 在檢查監督的同時,市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和基層農監站通過案例教育、面對面交流和發放法律法規材料的方式,加強對獸藥經營及使用單位的宣傳教育,幫助他們提高對獸藥經營管理法律法規的認識,構建和諧、有序的獸藥市場經營秩序。
3.3 打擊非法經營和推進獸藥GSP認證并舉 市農委組織執法力量堅決取締打擊未經許可經營獸藥的行為,同時鼓勵和幫助一些具備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獸藥GSP認證,使我市獸藥經營活動步入規范管理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