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國華油1208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精細整地、機械開溝、合理施肥、化學(xué)除草、防治病蟲、適時收獲等。
關(guān)鍵詞:國華油1208;特征特性;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127-02
1 品種簡介
國華油1208是合肥豐樂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油菜新品種。該品種2010-2011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油菜區(qū)試,2011年同步進入生產(chǎn)試驗,2012年年底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油2012009。2011-2012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為189.7kg,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5.5%。適宜密植,種植密度10 000~20 000株,適宜機械化直播,機械化收獲。舒城縣2011年開始引種該品種,實行機械化直播和收獲,2a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為192.5kg,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8.5%。同時實行了機械化作業(yè),比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式省工省時,經(jīng)濟效益顯著提高。該品種符合油菜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方向,在我縣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2 特征特性
國華油1208(FRC02)為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種。苗期半直立,頂裂葉較大,葉色淡綠,無臘粉,葉片長度中等,側(cè)疊葉4對以上,裂葉深,葉脈明顯,葉緣有小齒,波狀?;ò挈S色,花瓣長度中等,較寬,呈側(cè)疊狀。種子黑色。區(qū)試結(jié)果:全生育期226d,與對照秦油10號相當(dāng)。平均株高158cm,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12個,勻生分枝類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85個,每角粒數(shù)22粒,千粒重3.77g。菌核病發(fā)病率20.62%,病指10.00;病毒病發(fā)病率6.59%,病指3.46??共¤b定綜合評價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芥酸含量0.2%,餅粕硫苷含量21.46μmol/g,含油量41.74%。
3 國華油1208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shù)
3.1 田塊要求 塊要平整,填平田塊中的輪轍印痕、深腳印;前茬留茬高度小于15cm。進行秸稈還田的田塊應(yīng)將切碎的水稻秸稈鋪撒均勻,并應(yīng)用秸稈還田機械進行旋埋作業(yè)。
3.2 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用旋耕機精旋一次,要求打碎大土塊,切斷雜草并旋入土中,旋耕深度20~25cm,耕深一致,不重耕,不漏耕。精旋一次后施入基肥,再用旋耕機粗旋一次,要求將基肥埋入土中。
3.3 播種與定苗
3.3.1 播期與播量 適宜播期:9月下旬~10月上旬,最佳播期:9月25日~10月5日。播種量:200~300g/667m2。
3.3.2 機械開溝 播種前按播種機一個來回的寬度為一廂開溝,溝寬25㎝,溝深20㎝。溝土均勻拋撒廂面,開溝后及時播種。
3.3.3 播種方法 將油菜種子與失去生命力(蒸或炒)的油菜籽按1∶9~10的比例混合均勻,選用2BG-6A型小麥免耕條播機間隔封堵播種口或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機播種,行距40cm,播種深度2.0~2.5㎝。播種后清理溝內(nèi)碎土,挖通腰溝和圍溝。
3.3.4 間苗、勻苗、定苗 于油菜1~3葉期開始進行間苗、勻苗,拔去弱苗、差苗,梳理擁擠苗;4~5葉期定苗,每667m2留苗15 000~20 000株。
3.4 施肥 土壤肥力中等條件下一般每667m2化肥施用量按純氮15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鉀10kg,硼砂1.25kg,折算成化肥或復(fù)合肥的實際用量。
3.4.1 基肥 在總施肥量中,將80%的有機肥、50%~60%的氮素化肥、70%的鉀肥以及全部的磷肥和硼肥作基肥施用。基肥結(jié)合耕地時一次施下。
3.4.2 苗肥 油菜5葉期或定苗時,按照“早、速、輕”的原則,每667m2追施尿素3~5kg或腐熟的人糞尿750~1 000kg。底肥不足,苗勢不好的要早追,并適當(dāng)多追。
3.4.3 臘肥 臘肥以有機肥為主,如草木灰、豬牛欄糞、廄肥、河塘泥等。稻田油菜可增施一定的速效鉀肥。施肥時期以土壤封凍前,結(jié)合冬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先將土雜肥施在油菜根部,再進行中耕培土。有些缺肥田塊以及三類苗可配合增施少量氮素化肥。
3.4.4 薹肥 薹肥的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20%~30%。薹肥要以速效氮肥為主,每667m2可施用尿素8~10kg,見薹(薹高3~5cm)施用。嚴重缺硼田塊,要噴施0.1%~0.2%的硼砂水溶液50~75kg。
3.4.5 花肥 對前期施肥量偏少,或者前期長勢過旺,消耗養(yǎng)分過多,而薹肥用量又不足,有脫肥趨勢的田塊,可以補施花肥,每667m2用尿素2~3kg。
3.5 化學(xué)除草
3.5.1 播種前處理 油菜播種前用滅生性除草劑處理一次:如田間存在較多數(shù)量的大刺兒菜、苣荬菜等多年生雜草,可在播種前7~15d,用草甘膦或農(nóng)達于晴天細水噴霧。如田間只有1年生雜草,在播種前3~7d,可用百草枯于晴天細水噴霧,殺滅田間已出土雜草;或者每667m2用48%氟樂靈乳油100~150mL,兌水均勻噴布土表,立即混土。
3.5.2 播后苗前封閉處理 于播后苗前用96%金都爾EC或90%乙草胺對進行土壤噴霧,進行封閉處理。
3.5.3 成苗后莖葉處理 在油菜出苗后,對田間又長出雜草的情況,可用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除草。(1)對以單子葉雜草為主的油菜田,在雜草3~4葉期,每667m2用5%精禾草克乳油45mL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20mL兌水45kg噴霧除草。(2)對以闊葉雜草為主的油菜田,可在雜草2~3葉期,每667m2用50%高特克30mL或17.5%快刀乳油100~150mL,兌水30~45kg細噴霧除草。可選用30%草除靈SC進行莖葉噴霧處理。(3)以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的油菜田:在直播油菜4~5葉期、每667m2用30%草除靈SC加10.8%精喹禾靈EC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3.6 主要病蟲害防治
3.6.1 菌核病 綜合防治方法:實行與水稻輪作、深翻土壤、鹽水選種、開溝排水降漬、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通風(fēng)透光。藥劑防治可選用:40%菌核凈(紋桔利)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400~500倍液噴灑,于初花期用藥。
3.6.2 病毒病 防治方法:適期播種,加強苗期蚜蟲防治,杜絕病毒源??捎?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5 000倍液,或50%滅蚜松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蚜螨清乳油2 000倍液防治。
3.6.3 菜青蟲 防治菜青蟲的藥劑有,25%溴氰菊酯(敵殺死)3 000倍液;20%殺滅菊酯2 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蘇云金桿菌或青蟲菌粉800~1 000倍液。
3.6.4 黃曲條跳甲 常用藥劑有:80%晶體敵百蟲1 000~2 000倍液;50%殺螟氰乳油800~1 200倍液;0.5%~1%魚藤精800~1 200倍液;20%硫丹乳油300~400倍液。
3.7 收獲與脫粒 聯(lián)合機收是采用機械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脫粒、莖稈粉碎分離、種籽清選等過程。聯(lián)合機收要兼顧大多數(shù)角果的成熟度。一般掌握油菜90%熟(葉片基本落光,主軸上角果70%變黃,籽粒深褐色,分枝角果籽粒呈淺褐色)時選用履帶全喂式“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注意調(diào)整好機械走速、留茬高度及幅寬,以減少落粒,機械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nèi)。收獲的油菜籽應(yīng)盡快運至場地晾曬,防止堆悶引起高溫“燒籽”,降低品質(zhì)。
3.8 貯藏 菜籽含水量降至10%以下進倉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