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自動化生產線的維修方式和生產期間的維護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并對生產線的預防性維修進行了分析,為生產線設備的維修、保養以及平時的生產維護提供了有效的方案,為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為自動化生產線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以及生產管理者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自動化生產線;維修;維護;分析
1 引言
隨著制造業的迅速發展,機械制造設備也越來越先進,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許多企業選用了精度高、柔性高、可靠性高的自動化生產線代替傳統的單體生產設備,但是由于企業的管理不當或設備的維護方法不當,使企業的維修費用居高不下,而且大大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僅浪費了資金和原料,而且也影響了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如何保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可靠性,以最小的設備維修成本完成生產線設備的維修和維護,已經成為企業生產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2 生產線設備的維護和維修方式分析
2.1 生產線設備維修方式簡介
生產設備的維修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種:事后維修、改良性維修和預防性維修,這三種維修方式是維修部門來實施的,下面對其進行一一介紹。
事后維修是指設備出現故障停機無法繼續運轉或者設備的生產性能無法滿足生產的實際需求的情況下,對設備進行的維修,使設備恢復運轉。事后維修又可以分為普通事后維修和緊急事后維修兩種。事后維修適用于對生產不太重要的設備或者備機較多的設備,維修成本較低,可以有效的節省開支,但是事后維修的缺點也十分明顯,比如由于故障突發,一旦出現導致生產線停止,會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又比如設備某處出現磨損,如果等到設備不可使用時再進行事后維修,不僅影響此期間的產品質量,還會對設備本身造成更大的損傷,影響設備的壽命。與其它維修方式相比,這種傳統的維修方式十分落后,但是這種方式不需要付出像預防性維修的成本,所以許多企業還是使用此種維修方式。
改良性維修是指對經常發生故障的零件或已知的易損零件進行合理的改進設計,從而杜絕經常性的維修,所以這種維修又稱為基于設計的維修。改良性維修又分為設備重新改造和設備技術改進兩種,由于一些專用設備在設計制作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所以這種維修方式目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技術人員采用。
預防性維修又叫事前維修,即:設備在出現故障或異常情況之前,對整條生產線設備進行有計劃的全面檢查維護,以減少設備發生故障的次數。預防性維修又可以分為等周期預防性維修和變周期預防性維修兩種,其中等周期預防性維修是以固定的時間周期對生產線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而變周期預防性維修是根據設備使用時間的長短及衰退和退化情況的輕重,進行周期逐漸縮短的維護。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預防性維修稱為預知性維修,這種維修是指對一些關鍵性設備的重要部位進行實時或定期的監控,其狀態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對其進行檢修,隨時保證設備處于最佳的狀態。
在這三種常見的維修方式中,預防性維修是近年來企業及學者們研究的熱點,也是將來維修領域的發展方向,預防性維修按效果可以分為完全維修、不完全維修和最小維修三種,其中完全維修的效果是維修好后與新買的機器一樣,最小維修是正常修復,即以保證機器正常運轉為原則,不考慮設備老化或系統衰退的情況,所以大部分企業的預防性維修是介于兩種維修之間的不完全維修。
2.2 生產線設備運轉期間的維護方式
自動化生產線設備的精度、可靠性和靈敏度都很高,為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行并保持良好的性能,使設備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壽命更長,減少設備維修次數,提高生產線的工作效率,需要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此種維護是由生產人員來實施的,具體的保養措施如下:
2.2.1 日常保養:每天在開始工作前或工作結束時(如果設備日夜不停,則在操作人員換班時),由操作人員對設備進行例行的檢查。主要內容是:對設備進行加注潤滑油等消耗品;按照操作規程對設備松動的螺釘等進行緊固;對設備進行清潔、擦拭;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正常與否,并記錄在日常維護記錄表上。在設備運行期間,操作人員要按時、保質、保量的加注潤滑油等消耗品,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2.2.2 定期保養(月保養或半月保養):除了日常維護和保養外,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主要內容是:①將一些關鍵的部位拆開,如電機冷卻扇的防護罩、電機聯軸器的防護罩等,對這些部位要進行清潔和檢查;②對工裝卡具的配合間隙進行適當的調整;③對振動部位的螺栓進行緊固,做緊固標記;④將油路、水路和氣路的過濾器進行清潔、疏通;⑤更換設備的機油、冷凍液及水箱內的水;⑥對機械導軌或滑動面做清潔保養,清除磨損出現的毛刺或劃傷;⑦對容易污染的關鍵部位進行清潔;⑧對電氣的線路、開關、傳感器及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維修。
2.3 生產線設備維修和維護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3.1 維修人員技能不足,維修方法不正確。目前很多企業的維修人員并不了解生產線設備,對故障發生的原因不清楚,也不認真分析故障原因,盲目拆卸和更換零配件,或者沒有對癥下藥去處理故障,而是以應急代維修,治標不治本,不僅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降低生產效率,還會產生以大量換件代替維修,給公司造成浪費。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提升維修人員的技能和職業素養,這樣可以減少故障誤判,避免盲目以更換配件代替維修,采用正規的方法來排除故障,同時可以由維修人員指導操作人員對設備進行保養和定期檢查,一方面可以減少故障次數,另一方面減少維修資源的浪費,降低維護費用。
2.3.2 管理混亂,維修流程和制度執行不到位。大部分企業雖然有維修流程和制度,但是一方面維修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維修流程和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模糊不清,結果造成維修人員只有在機器徹底不能運行時才到現場進行維修,也不能將生產人員實施的維護保養與維修人員實施的預防性維修相結合,維修時隨意拆卸,不僅降低維修質量,使后續維修難度加大,導致停機時間延長,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利用率,影響設備的生產效率。對于這種情況,企業要根據自身每條生產線的特點,制定合理的維修制度,并結合生產設備的生產情況,對維修制度進行具體的落實,包括維護保養的周期、項目以及維修保養的基準,同時要實行嚴格的崗位監督制,堅決保證制度的有效執行。
2.3.3 預防性維修的意識淡薄。很多企業沒有自己的預防性維修計劃,總是出了問題才去修設備,或者領導要求了才進行預防性維修。這樣不僅影響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還會造成維修費用的大量增加。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是提高預防性維修的意識,許多設備即使在正常運行的狀態下,仍然存在故障隱患,如果沒有及時檢修,這些隱患會導致設備的停機,加大了維修的強度,而有效的預防性維修可以大量減少設備的隱患運轉,提高設備的運行質量,降低維修的成本。
3 結束語
本文通對生產線設備的維修方式和保養措施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然后對目前企業中常見的維修工作中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了合適的解決措施,為企業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提供了有效的借鑒。
隨著科學技術和自動化水平的發展,設備的維修方式也越來越新穎,目前已經出現了綠色維修、智能維修、狀態維修以及虛擬維修等,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生產線的維修會越來越高效。
參考文獻
[1]李少石.機械設備管理及動態維修中的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分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0,(4):68-72.
[2]仵占伏.機電設備維修中存在的問題淺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1,(1):54-55.